资讯
威海市:坚持三点发力 推动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落地见效
威海市坚持在强化机制建设、规范外部事务、优化内部管理等三方面精准发力,为中小学教师松绑减负。今年来,全市通过12345热线等渠道反映教师负担类问题数量同比下降约80%,教师对减负工作成效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以强化机制建设为“支撑点”,夯实工作基础
坚持分类治理,从源头上查找教师负担,明确减负要求,调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将教师减负工作纳为党组会重要议题研究部署3次。印发《威海市教育领域减负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会同市直部门合力推进12项整治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共识与合力。二是健全调研机制。制定阶段性专项调研计划表,开展2次集中调研工作,收集8500余名教师反馈意见,以教师的减负获得感及时检验工作成效。同时让减负调研融入日常,常态长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将教师减负工作纳入对区市政府、管委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确保上下拧成一股绳,破除思想“中梗阻”,营造积极工作氛围。市及区市均公布社会事务进校园监督电话、邮箱,设立82个中小学校内部监测直报点,畅通问题线索反映渠道。目前,共处理问题线索53条,下发专门督办单5份、通报1份,问题办结率达100%。
二、以规范外部事务为“着力点”,筑牢校园屏障
坚持标本兼治,充分考虑区域、城乡、学段等不同特点,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协调好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关系,突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主责主业。一是摸清“底子”。按照“边调研、边整治、边规范”的工作思路,通过问卷调查与入校座谈相结合方式,面向7500余名中小学教师开展调研,收集社会事务进校园情况线索,对92个既有活动事项建立问题台账,梳理排查风险点,明确教师额外负担的主要来源,制定专项整治的主要工作任务与重点整治范围,为精准整治打好坚实基础。二是开准“方子”。统筹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机制,完善年度计划和审核报备制度,明确准入标准。对区市级临时性事项进校园实行“凡进必审、提级审批”,对市直各部门提报的41个事项进行严格把关,保留9项并印发《2024年威海市社会事务进入中小学校园事项白名单》,实现申报依据、开展时间、参加范围、主要内容、开展方式“五公开”,社会事务进校园数量同比压减70%以上。三是扎紧“笼子”。建立活动进校园跟踪问效机制,严控活动时间与范围,对于师生反映强烈、重留痕轻实效的活动事项,不再纳入下一年度“白名单”。今年及时叫停3项未经审批进校园活动,各类“小手拉大手”、线上打卡学习等社会事务活动得到清理。
三、以优化内部管理为“突破点”,赋能提质增效
坚持数字赋能,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让信息多跑路、让教师少跑腿,帮助教师精力回归课堂教学质量本身。一是“大数据库”整合证照信息。建设“威海市教育数字服务平台”,开发“教育工作者基础数据库”“学生荣誉证书库”等大数据信息库,为教师、学生提供信息查询、调用、下载和电子印章加盖等服务,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次使用”,避免教师反复统计、重复提报。目前已累计汇集28725名教育工作者基础信息,收录市级学生荣誉证书1872份。二是“数据跑腿”替代人工跑办。整合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阶段3大报名平台,统一接入“爱山东”APP,联合公安、民政等9部门建立户籍、不动产登记、社保等10项电子数据库,替代以往基层教师人工统计数据、核验资料,实现自动采集、自动校验报名信息,大幅减轻基层教师统计负担。2024年秋季学期,实现6.1万人次入学(入园)零跑腿、轻松办。三是“电子教案”赋能教学管理。探索教师备课方式改革,改变传统手写教案过程繁琐、耗时较长的难点,倡导“电子教案”教学设计理念。将电子教案研讨学习纳入各级教研活动计划,先后开展“威海市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威海市数字素养校园行”等10余场专题活动,鼓励教师群体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效率。2024年第三季度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市级优秀电子教案评选活动,区市逐级筛选推荐54件电子教案、遴选10件市级优秀电子教案,汇编形成《2024年威海市中小学教师优秀电子教案作品集》宣传册,并依托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开设网络展示专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热点信息
-
12月26日,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南京开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江苏省委书记、...
-
12月26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工作会在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