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
黄玉顺:为共建全球文明贡献“儒家智慧”
Date:2017-09-22
访问量:
来源:
作者:黄玉顺
9月16日上午举行的嵩山论坛开幕式上,专家学者和与会嘉宾围绕“成己成人:共建天下文明”主题,展开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就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共同发展进行精彩发言,赢得台下阵阵掌声。那么在全球视野中,儒家文明究竟该如何作为、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面对记者的提问,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玉顺一语破题,“未能成己,焉能成人?”
![](/uploads/allimg/170922/0JFVB1-0.jpg)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黄玉顺教授说,“成己”是“成人”“成物”的先决条件,首先“成己”,而后“成人”,才能进入“成物”阶段。
他解释,值此全球化时代,对于儒家文明来说,“成己”意味着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完成自身的现代转型;“成人”意味着完善其他文明、与人为善;“成物”意味着与其他文明一起共建全球文明,这是时代的要求。为此,必须避免文明冲突,开展文明对话,而在文明的对话中,需要“仁”的情感、“诚”的态度,需要“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的姿态。
全球化状态下的当今世界,已经使得人类结成了一个休戚相关的共同体,而这样一个全球“共在”“共同生活”的共同体,急需建构某种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规则”就是“全球文明”。
从儒家的视域出发,黄玉顺将这个“游戏规则”,也就是“全球文明”的建构过程视为“制礼作乐”,以形成一套全球性的“礼”制。同时他也指出这样的全球文明不是任何形式的文明冲突可以达成的,只能通过在文明对话中的“共建”方可构筑,而儒家今日最大的“成物”责任,就是参与到为共建全球文明而开展的文明对话之中去。
今天,人类需要超越复数的“世界文明”,构建某种单数的“全球文明”,对此儒家当然责无旁贷,要参与到这个“成物”的建构工作中去。为此,儒家文明应当“成人”,“与人为善”,即帮助完善世界其他文明。前提条件是,儒家文明首先需要“成己”,先完善自我更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华传统文化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魏永刚:从历史文物中寻找文化自信
热点信息
-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