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
邯郸爱眼医院被曝光!违规收费、商业贿赂等问题
近日,西西新闻报道,邯郸爱眼医院陷入舆论漩涡。一名 21 岁大学生在该院做完全飞秒近视手术后,不仅没能恢复清晰视力,反而出现角膜损伤、眼痛重影等严重并发症。更令人震惊的是,患者家属指控医院术前评估数据造假,还存在违规收费、商业贿赂等问题,这起事件让近视手术的安全性与医疗行业的廉洁性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事件回顾:一场期待变失望的近视手术
时间回到 2024 年初,化名李华的大学生为了摆脱眼镜困扰,选择在邯郸爱眼医院进行全飞秒近视手术,整个手术费用约 2 万余元。原本满心期待术后重获清晰视野,可等待他的却是无尽的痛苦。术后,李华频繁出现角膜损伤、视力下降、眼痛重影等症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完全被打乱。
带着疑惑,李华前往北京多家医院复查,一个关键数据的巨大差异让事件疑点丛生。邯郸爱眼医院记录的他的暗瞳值为 3.85mm,而北京医院的检测结果却高达 8.03mm。要知道,全飞秒手术通常建议暗瞳值≤6.5mm,暗瞳过大极易在暗光下出现眩光、光晕等不适,这也是术前重点评估的指标之一。如此悬殊的数据差,让人不得不怀疑该院术前评估的专业性与真实性。
除此之外,手术过程中的 “专家费” 也充满争议。院方承诺外请专家并收取 2500 元费用,却直到手术当天才告知李华执刀医生的身份,这种信息不透明的做法让患者家属难以接受。而家属提供的微信记录更是直指核心问题 —— 医院工作人员提及 “介绍患者有提成”,这一细节成为指控医院存在商业贿赂的关键证据。
目前,医患双方陷入沟通僵局,院方调查无果,家属已向多个部门反映情况,但官方核查结论尚未公布,责任认定、赔偿等问题均未落地。
争议聚焦:三个核心问题直击行业痛点
这起事件并非个例,其背后折射出的医疗行业问题值得深思。从专业角度来看,此次风波主要聚焦在三个核心争议点上,每一个都关乎患者权益与行业规范。
术前评估:数据造假还是操作失范?
暗瞳检测作为全飞秒手术前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患者是否适合该术式。根据眼科常识,全飞秒手术有明确的适宜人群标准,暗光下瞳孔直径≥切削区直径属于相对禁忌证。邯郸爱眼医院与北京医院的检测数据相差 4mm 以上,这种误差远超合理范围,要么是检测设备存在问题,要么是操作不规范,甚至可能存在数据记录不实的情况。而术前评估的失守,正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收费合规:专家费为何 “暗箱操作”?
全飞秒手术费用通常在 18000 - 26000 元左右,其中并不包含不明不白的专家费。邯郸爱眼医院收取的 2500 元专家费,既未提前明确专家身份、资质,也未说明是否纳入正规收费与票据。更关键的是,外请医生需具备异地执业备案等相关资质,这些信息医院都未主动公示,这种收费不透明、信息不公开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
商业贿赂:“介绍提成” 触碰了哪些红线?
家属指控的 “介绍患者有提成”,并非简单的院内绩效问题。根据《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严禁医务人员利用执业之便实行开单提成,这种以商业目的介绍患者并收受财物的行为,可能涉嫌商业贿赂。此前成都骨科医院汤宏伟收受好处费、杭州临安区中医院谢某收受药品回扣等案例,都因违反该准则受到了法律制裁,而邯郸爱眼医院的 “介绍提成” 是否构成商业贿赂,还需监管部门固定证据后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的邯郸爱眼医院曾多次以正面形象亮相,不仅获得过民建省委调研组的点赞,还开展过残疾鉴定 “绿色通道” 等公益服务。这种表面公益与实际争议的反差,更让公众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实用提醒:近视手术避坑指南,看完再决定
这起事件给准备做近视手术的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全飞秒手术虽被列为一级手术,但并非零风险,术前评估、医院选择、术后护理等每一步都不能马虎。结合行业规范与维权经验,这份避坑指南请务必收好:
术前评估多院复核:暗瞳、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等核心指标,一定要在两家以上医院测量比对,尤其是公立医院的检测结果,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避免因单一医院数据不准导致手术误判。
明确信息书面确认:术前务必让医院以书面形式明确执刀医生、资质、异地执业备案情况,以及所有费用明细。对于专家费等额外收费,要确认是否合规开票,拒绝口头承诺。
全程留存相关证据:从术前检查报告、缴费票据,到与医院的沟通记录、宣传材料等,都要完整留存。一旦出现问题,这些材料将是维权的关键依据。
术后异常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复查,若出现视力下降、眼痛等异常情况,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记录病情发展,避免延误诊疗同时断裂证据链。
结语
邯郸爱眼医院的这起风波,最终结论还需等待官方核查结果。但无论结果如何,它都为医疗行业敲响了警钟:医疗的核心是患者健康,而非商业利益。医疗机构必须严守术前评估标准化、收费透明化、医生资质公示等底线,才能重拾公众信任。
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近视手术等医疗选择,切勿轻信宣传,要做到理性判断、谨慎决策。而对于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民营医院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商业贿赂、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守护医疗行业的清风正气。
你是否有过近视手术的经历?对于这起事件,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来源:西西新闻 记者 张黎江)
热点信息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5年第43期)根据抽检计划,广东省市场监...
-
2025年11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行政处罚案例,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因使用劣药被没收违法所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