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开化县擦亮传统文化底色,助推民族团结进步
艳阳高照,春光明媚,2月11日,在树范村新建的乡村大舞台上,10多名身着畲族盛装的舞蹈演员排练着节目,伴随着热烈欢快的节拍,将凤凰展翅的动人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要将春天的祝福和喜悦传递给每一个人。他们排练的正是作为“衢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开化畲族民歌,准备在之后的和美乡村活动演出,这一节目也在蛇年农历大年初一的“村晚”的舞台上演,赢得群众阵阵掌声。
这个市级非遗开化畲族民歌是开化县委统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开化县委统战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打造“文化+”工作载体,通过举办文化风情节、非遗技艺展示、“村晚”等活动,不断推动以文化浸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搭建平台,让文化“活”起来
春节期间,潭头村未来乡村生活馆成为了返乡游客的热门打卡点,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纷至沓来。场馆内民族体验馆与“同心之家”空间,不仅展现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建共融的美好场景,还呈现出基层统战阵地多元化发展。此外,开化县委统战部积极行动,争取资金支持,对民族村的基础设施进行修缮,打造文化展示馆、文化广场等阵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筑牢根基。同时,鼓励各族群众组建文艺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创新形式,让文化“火”起来
在开化霞山古村,明清古建筑、高跷竹马与民族元素在其中大放异彩,无论是精美的民族服饰,还是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从色彩斑斓的刺绣,到构思精巧的竹编木雕,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它们与古建筑、民俗表演相互交融,共同绘就了霞山古村独特而迷人的文化画卷 ,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品味。在创新文化传播形式上,开化县委统战部与文旅部门紧密合作,探索民族元素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将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民族村景观、旅游线路开发以及文创产品设计等各个环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促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注重教育,让文化“传”下去
开化县委统战部携手县教育局,采用各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在校园内联合开展民族团结故事宣讲、民族服装展演、《论语》诵读、趣味亲子运动会、非遗游园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此外,华夏根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为立足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活动,2024年,共引进60多支研学团队,累计研学人数6.19万人次。这些活动加强了各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了解,让青少年从小接触、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新生力量。
歌声悠扬,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舞步欢快,踏出乡村振兴新篇章。接下来,开化县委统战部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热点信息
-
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驻部纪检监察组,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决定对教...
-
4月15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非遗灯会旅游创新发展活动在四川省自贡市举办。 会上,多位专家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