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贵州省安顺市档案局:《谱》写正气
Date:2023-05-19
访问量:
来源:
作者:张爱国 范勇 赵涯
档案视角“无影灯” 历史文化“柳叶刀” 廉洁奉公“基因图”
贵州省安顺市档案局:《谱》写正气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彰显着家风正气,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包含了许多家风家规家训,是对族人和后代进行人生教育的生动教材,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得益彰。
从家谱里激活家风家训“廉洁因子”、培育风清气正“生态土壤”,用廉洁文化润育人心,培养廉洁操守,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是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为此,笔者以贵州省安顺市档案馆馆藏《贵州詹式宗谱(河间郡)》(以下简称《詹式宗谱》)为研究对象,采取“整体—分析—系统整体”的方法进行精密“解构”,讲述家谱中廉洁齐家好故事,缕析华夏廉洁文化演进脉络,以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丰富义理为党员干部进行精神营养的补给。
第一部分:看修撰“牵头人”,思考领导力形成
家谱速读:据《詹式宗谱》谱叙记载,贵州詹氏祖籍多为赣,“大明定鼎,南疆不休,奉旨南征,落业贵州”,入黔时间早自明初始,距今已640余年,全省现有49个支系,散居全省各地,尤以安顺、毕节、遵义较众。
《詹式宗谱》主编詹明祥1943年生于安顺,中共党员,曾任原安顺市平坝县农业局副局长、省农经学会会员,是贵州省詹氏协会创始人之一。
修撰家谱古人谓之五善之一,《詹式宗谱》记述贵州詹氏各支系的源流、世系以及繁衍、迁徙、分布等情况,目的在于弘扬优良家风文化,传承詹氏家族文脉。然而,修撰家谱,并非易事。非经其事,不知其难。能在丁口螽螽、人才济济的詹氏族人中脱颖而出,扛起《詹式宗谱》主编重担的詹明祥,论官职,乡科级干部,可论不大;典钱财,收入靠工资,可谓不多,且修撰族谱又是一个公益文化性质的民间活动,付出没有报酬,工作缺少帮手,詹明祥能获得宗亲族人信任托付,充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这种赢得群众自发性参与支持的领导力从何而来?——答案且看序篇。
2010年贵州詹氏经济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后,修撰《詹式宗谱》便是协会头等大事,是年的詹明祥已近古稀之年,然老骥伏枥矢志不渝,历经六载奔波,行遍8个地州市、40多个县市和几十个支系,顶酷暑、迎风雪,宣传发动、内查外调、潜心搜集、挖掘、整理、考究,夙夜兴寐、披星戴月,走访期间跋山涉水饥肠辘辘有之,被误解拒绝嘲讽驱赶有之,黔州大地遍足迹,酸甜苦辣皆尝尽,“甘当传统文化‘摆渡人’,让家谱文化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中,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繁荣作出贡献”,这是支撑他不辞辛劳、不惧艰辛工作的信念,也是他获得宗亲族人认可肯定的“关键之钥”,余生盯住一件事、余生干好一件事,以身作则躬亲示范,示范带动宗亲族人发挥聪明才智,同心同德,献策献计,顺利展开修谱的各项工作,他,“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心无旁骛干事业、亲力亲为甘奉献,他,“最终”——功成!
启发思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修撰历史者可谓师者之师。回顾詹明祥呕心沥血修撰家谱的历程,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是应有所感悟和收获。领导力,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能力,锻造新时代党的领导力要以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支持和追随状况为标尺,共产党员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为民干事要真抓实干,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敲”定了就要守一生、行一生。这是我们赢得群众认可之“根”,是我们获得群众拥护支持治“基”,更是我们干事创业之“本”,聂荣臻元帅曾含泪留下“阜平不富,死不瞑目”的心愿,焦裕禄临终之际依然想着“要看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杨善洲用一生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奋斗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实现的,只有坚定信心、负重前行,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各项工作,才能交出合格答卷,获得群众认可肯定与帮助支持。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重点民生事业的发展堪比追根溯源的纂史修志工程,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实现的,有的甚至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接续奋斗。任何一项工作也不是群众从始至终都坚定支持理解的,很多事情往往是干部先“干”、群众在“看”,需要一个认可接受进而转换为参与支持的规律性过程,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只有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大家才会跟着学、照着做。
“民心如海,滴水汇聚成其汪洋;民利如山,寸土累积成其巍峨”,党员干部唯有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做个群众信得过的人,保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跑好“接力赛”,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晨思夕念、朝乾夕惕”的工作韧劲,多几次“一日无为、彻夜难眠”的转辗反侧,多几回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我鞭策,时刻将党员的责任牢记于心,保持坚守为民造福的初心、律己恪守的本分、敢于担当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攻坚克难的力量、一往无前的劲头,真抓实干、一抓到底,才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钉钉子”精神将认准的事一抓到底,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党员干部应该秉持的座右铭。
历史启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二部分:看典藏“老故事”,思考清廉人生意义
家谱速读:《詹式宗谱》设卷首、文献、活动、捐资、村寨照片、源流、艺文、世系、人物、家教家规等10部分,全书共5册,在文献篇中收录《宋博学弘辞科状元詹邈轶事》《餐饮业祖师詹鼠》《詹何钓鱼》等轶闻典故5篇,其中,《宋博学弘辞科状元詹邈轶事》讲述了状元詹邈殿前应试的故事。
詹邈,利川都亭人,自幼死去父母,与七、八十岁的祖父母相依为命,住的房屋是用十块竹篱围成的茅草棚,天穿地漏,不避风寒,风来尘走,月起为灯。但詹邈天生聪慧,从小立下“胸怀坦荡天下事,心系黎民社稷情”的大志,勤学苦学,贫贱不能移其志,只为早日学成报效国家、造福百姓。
宋元佑3年(1088年),哲宗赵煦立博学宏词科,遴选贤才,经地方官员举荐,詹邈赴朝应试。廷试中,哲宗问:“家居何处?”詹邈答曰:“家住清江都亭里,本是钟灵毓秀地,周有蔓子秉忠义,汉有竹王把疆辟。”哲宗复问:“有多大房屋?”邈答:“十座牌楼绕墙,千根柱头落地,万片丝茅盖顶,两丈之阔容人生。”哲宗再问:“有多少仆役?”邈答:“不用仆役,风扫地,月点灯,狗拉弓,猪弹琴,老鼠半夜读五经。”詹邈对答如流,用精妙绝伦的语言向哲宗回答了故乡位置、山川景色和家境状况,既不卑不亢吐露窘境,又坦然自若笑对人生,哲宗甚是惊奇,喜呼:“奇才!”后又问治国方略,詹邈旁征博引,一一作答。哲宗大喜,钦授詹邈博学宏词科第一名。
#p#分页标题#e#
启发思考:一位是身着珠光宝气龙袍朝服的高高天子,一位是穿着简陋朴素粗布麻衣的寒门学子,然在问答之间,我们却感到詹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读书人不凡气质,胸怀天下者方能不拘个人得失小节,詹邈早年的生活周遭可谓惨淡多艰,但就因其始终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鸿鹄大志,既无自怜自艾,更无自暴自弃,始终把个人命运与天下苍生交织在一起,终成就其“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人生转变。据此观之,党员干部坚守清廉底线永葆公仆本色,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先决条件和根本前提就是——党员干部要有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历经挫折而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回溯党的百年历史,无论是战争年代的革命先烈,还是和平时期的先进模范,他们之所以能做出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坚贞不渝,怀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远大理想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定信念,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捆绑在一起、焊接在一起,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人,总要有点精神头活着,共产党员更是!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决定着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走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员干部一旦丧失理想信念,贪腐就会像洪水一样汹涌而入,从而就会迷失方向,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行无所止。一介寒门书生詹邈尚能不忘“心怀苍生、兼济天下”的读书人本心本色,那么,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更要自觉地加强对理想信念的锤炼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涵养浩然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历史启示: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
第三部分:看家谱“新变化”,思考智慧和力量之源
家谱速读:先看长房安顺新寨有光公支世系表,“如先:有光子,葬长冲山,配严氏,生一子;绍洪”;再看“兴吴:国荣子,生于1960年,高中文化,酿造厂工作,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共党员,配鲍安芬,生女;詹华”,通过对比,一门家谱却有两种入谱凡例,后者除了增加了政治身份、文化程度、工作职业等内容外,还增加了个人参军参战的履历,体现了詹氏一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对女性的尊重和重视更是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詹式宗谱》在凡例中规定,“古谱受宗法制度影响仅录男丁。本谱与时代政策吻合,1980年以前仅录男丁,1980年以后则男女俱录;配偶在世系表中体现。”这是我们读谱发现的第一个新变化。
接着看,《詹式宗谱》第四部分“活动篇”中收录了有关贵州詹氏经济文化交流协会重要活动的相关记录,每次重大活动都要专门就协会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通报,并且将捐款详细名单和支出开销账目在詹氏协会网站上进行公示,开销“明细账”每一笔收入都清清楚楚,每一次花销都明明白白,通过接受族人监督,规范机构健康有序运行,家谱即算“人”账、也算“钱”账,更算“人心”账,“清白做人、清白做事”浓缩的是百年大族齐家治家大智慧,这是我们读谱发现的第二个新变化。
再看家教家规家训篇目,《詹式宗谱》在过去治家格言、格言八则、家教、家规、宗规族约、家训基础上,通过提炼精华、与时俱进,新凝练了训令六则,训令新增了包括“胸怀世界、放眼世界”“专研科学、兴我中华”“遵守政令、拥护改革”“植树造林、保持生态”“兴修水利、造福后代”“克己奉公、为国为民”等内容,家训家规集中体现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良好的家风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在“以德化人、以勤育人、以廉示人”的坚守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变”,又紧跟新时代步伐不断赋予其“变”的新内涵和新理念。这是我们读谱发现的第三个变化。
启发思考:《詹式宗谱》在“变”与“不变”之间的传承和发扬,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为科学社会主义从一般原则到具体实践的转化提供了深厚文化土壤,也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探索径向,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正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苦干、实干、巧干,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一切伟大的奇迹都是人民群众奋斗、创新的结果。正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进行开创性探索,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才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
党员干部无论看问题、行政事还是作学问,都应当首先回归实践对象本身,从最直接、最基础的地方去问道求解,观《詹式宗谱》之变化,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群众的智慧源自无数次的社会实践,是无止境的,是党员干部的百科全书。对待群众,党员干部就要像对待老师一样虔诚尊敬,时刻以一颗赤子之心相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我们才能不断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更好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群众利益,“卧听雅斋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党员干部要涵养为民情怀,树立正确的从政观,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做对人民群众有益的好事,不谋私利,不当利己主义者,一心为民,一心为公,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自觉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谋划工作,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唯有这样我们的步子才更加铿锵有力,我们的路子才不会跑偏走歪!
历史启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作者:张爱国 范勇 赵涯
单位:安顺市地方志办公室 安顺市档市案局<馆>
贵州省安顺市档案局:《谱》写正气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彰显着家风正气,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包含了许多家风家规家训,是对族人和后代进行人生教育的生动教材,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得益彰。
从家谱里激活家风家训“廉洁因子”、培育风清气正“生态土壤”,用廉洁文化润育人心,培养廉洁操守,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是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为此,笔者以贵州省安顺市档案馆馆藏《贵州詹式宗谱(河间郡)》(以下简称《詹式宗谱》)为研究对象,采取“整体—分析—系统整体”的方法进行精密“解构”,讲述家谱中廉洁齐家好故事,缕析华夏廉洁文化演进脉络,以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丰富义理为党员干部进行精神营养的补给。
第一部分:看修撰“牵头人”,思考领导力形成
家谱速读:据《詹式宗谱》谱叙记载,贵州詹氏祖籍多为赣,“大明定鼎,南疆不休,奉旨南征,落业贵州”,入黔时间早自明初始,距今已640余年,全省现有49个支系,散居全省各地,尤以安顺、毕节、遵义较众。
《詹式宗谱》主编詹明祥1943年生于安顺,中共党员,曾任原安顺市平坝县农业局副局长、省农经学会会员,是贵州省詹氏协会创始人之一。
修撰家谱古人谓之五善之一,《詹式宗谱》记述贵州詹氏各支系的源流、世系以及繁衍、迁徙、分布等情况,目的在于弘扬优良家风文化,传承詹氏家族文脉。然而,修撰家谱,并非易事。非经其事,不知其难。能在丁口螽螽、人才济济的詹氏族人中脱颖而出,扛起《詹式宗谱》主编重担的詹明祥,论官职,乡科级干部,可论不大;典钱财,收入靠工资,可谓不多,且修撰族谱又是一个公益文化性质的民间活动,付出没有报酬,工作缺少帮手,詹明祥能获得宗亲族人信任托付,充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这种赢得群众自发性参与支持的领导力从何而来?——答案且看序篇。
2010年贵州詹氏经济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后,修撰《詹式宗谱》便是协会头等大事,是年的詹明祥已近古稀之年,然老骥伏枥矢志不渝,历经六载奔波,行遍8个地州市、40多个县市和几十个支系,顶酷暑、迎风雪,宣传发动、内查外调、潜心搜集、挖掘、整理、考究,夙夜兴寐、披星戴月,走访期间跋山涉水饥肠辘辘有之,被误解拒绝嘲讽驱赶有之,黔州大地遍足迹,酸甜苦辣皆尝尽,“甘当传统文化‘摆渡人’,让家谱文化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中,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繁荣作出贡献”,这是支撑他不辞辛劳、不惧艰辛工作的信念,也是他获得宗亲族人认可肯定的“关键之钥”,余生盯住一件事、余生干好一件事,以身作则躬亲示范,示范带动宗亲族人发挥聪明才智,同心同德,献策献计,顺利展开修谱的各项工作,他,“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心无旁骛干事业、亲力亲为甘奉献,他,“最终”——功成!
启发思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修撰历史者可谓师者之师。回顾詹明祥呕心沥血修撰家谱的历程,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是应有所感悟和收获。领导力,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能力,锻造新时代党的领导力要以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支持和追随状况为标尺,共产党员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为民干事要真抓实干,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敲”定了就要守一生、行一生。这是我们赢得群众认可之“根”,是我们获得群众拥护支持治“基”,更是我们干事创业之“本”,聂荣臻元帅曾含泪留下“阜平不富,死不瞑目”的心愿,焦裕禄临终之际依然想着“要看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杨善洲用一生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奋斗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实现的,只有坚定信心、负重前行,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各项工作,才能交出合格答卷,获得群众认可肯定与帮助支持。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重点民生事业的发展堪比追根溯源的纂史修志工程,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实现的,有的甚至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接续奋斗。任何一项工作也不是群众从始至终都坚定支持理解的,很多事情往往是干部先“干”、群众在“看”,需要一个认可接受进而转换为参与支持的规律性过程,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只有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大家才会跟着学、照着做。
“民心如海,滴水汇聚成其汪洋;民利如山,寸土累积成其巍峨”,党员干部唯有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做个群众信得过的人,保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跑好“接力赛”,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晨思夕念、朝乾夕惕”的工作韧劲,多几次“一日无为、彻夜难眠”的转辗反侧,多几回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我鞭策,时刻将党员的责任牢记于心,保持坚守为民造福的初心、律己恪守的本分、敢于担当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攻坚克难的力量、一往无前的劲头,真抓实干、一抓到底,才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钉钉子”精神将认准的事一抓到底,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党员干部应该秉持的座右铭。
历史启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二部分:看典藏“老故事”,思考清廉人生意义
家谱速读:《詹式宗谱》设卷首、文献、活动、捐资、村寨照片、源流、艺文、世系、人物、家教家规等10部分,全书共5册,在文献篇中收录《宋博学弘辞科状元詹邈轶事》《餐饮业祖师詹鼠》《詹何钓鱼》等轶闻典故5篇,其中,《宋博学弘辞科状元詹邈轶事》讲述了状元詹邈殿前应试的故事。
詹邈,利川都亭人,自幼死去父母,与七、八十岁的祖父母相依为命,住的房屋是用十块竹篱围成的茅草棚,天穿地漏,不避风寒,风来尘走,月起为灯。但詹邈天生聪慧,从小立下“胸怀坦荡天下事,心系黎民社稷情”的大志,勤学苦学,贫贱不能移其志,只为早日学成报效国家、造福百姓。
宋元佑3年(1088年),哲宗赵煦立博学宏词科,遴选贤才,经地方官员举荐,詹邈赴朝应试。廷试中,哲宗问:“家居何处?”詹邈答曰:“家住清江都亭里,本是钟灵毓秀地,周有蔓子秉忠义,汉有竹王把疆辟。”哲宗复问:“有多大房屋?”邈答:“十座牌楼绕墙,千根柱头落地,万片丝茅盖顶,两丈之阔容人生。”哲宗再问:“有多少仆役?”邈答:“不用仆役,风扫地,月点灯,狗拉弓,猪弹琴,老鼠半夜读五经。”詹邈对答如流,用精妙绝伦的语言向哲宗回答了故乡位置、山川景色和家境状况,既不卑不亢吐露窘境,又坦然自若笑对人生,哲宗甚是惊奇,喜呼:“奇才!”后又问治国方略,詹邈旁征博引,一一作答。哲宗大喜,钦授詹邈博学宏词科第一名。
#p#分页标题#e#
启发思考:一位是身着珠光宝气龙袍朝服的高高天子,一位是穿着简陋朴素粗布麻衣的寒门学子,然在问答之间,我们却感到詹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读书人不凡气质,胸怀天下者方能不拘个人得失小节,詹邈早年的生活周遭可谓惨淡多艰,但就因其始终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鸿鹄大志,既无自怜自艾,更无自暴自弃,始终把个人命运与天下苍生交织在一起,终成就其“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人生转变。据此观之,党员干部坚守清廉底线永葆公仆本色,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先决条件和根本前提就是——党员干部要有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历经挫折而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回溯党的百年历史,无论是战争年代的革命先烈,还是和平时期的先进模范,他们之所以能做出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坚贞不渝,怀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远大理想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定信念,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捆绑在一起、焊接在一起,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人,总要有点精神头活着,共产党员更是!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决定着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走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员干部一旦丧失理想信念,贪腐就会像洪水一样汹涌而入,从而就会迷失方向,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行无所止。一介寒门书生詹邈尚能不忘“心怀苍生、兼济天下”的读书人本心本色,那么,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更要自觉地加强对理想信念的锤炼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涵养浩然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历史启示: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
第三部分:看家谱“新变化”,思考智慧和力量之源
家谱速读:先看长房安顺新寨有光公支世系表,“如先:有光子,葬长冲山,配严氏,生一子;绍洪”;再看“兴吴:国荣子,生于1960年,高中文化,酿造厂工作,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共党员,配鲍安芬,生女;詹华”,通过对比,一门家谱却有两种入谱凡例,后者除了增加了政治身份、文化程度、工作职业等内容外,还增加了个人参军参战的履历,体现了詹氏一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对女性的尊重和重视更是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詹式宗谱》在凡例中规定,“古谱受宗法制度影响仅录男丁。本谱与时代政策吻合,1980年以前仅录男丁,1980年以后则男女俱录;配偶在世系表中体现。”这是我们读谱发现的第一个新变化。
接着看,《詹式宗谱》第四部分“活动篇”中收录了有关贵州詹氏经济文化交流协会重要活动的相关记录,每次重大活动都要专门就协会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通报,并且将捐款详细名单和支出开销账目在詹氏协会网站上进行公示,开销“明细账”每一笔收入都清清楚楚,每一次花销都明明白白,通过接受族人监督,规范机构健康有序运行,家谱即算“人”账、也算“钱”账,更算“人心”账,“清白做人、清白做事”浓缩的是百年大族齐家治家大智慧,这是我们读谱发现的第二个新变化。
再看家教家规家训篇目,《詹式宗谱》在过去治家格言、格言八则、家教、家规、宗规族约、家训基础上,通过提炼精华、与时俱进,新凝练了训令六则,训令新增了包括“胸怀世界、放眼世界”“专研科学、兴我中华”“遵守政令、拥护改革”“植树造林、保持生态”“兴修水利、造福后代”“克己奉公、为国为民”等内容,家训家规集中体现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良好的家风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在“以德化人、以勤育人、以廉示人”的坚守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变”,又紧跟新时代步伐不断赋予其“变”的新内涵和新理念。这是我们读谱发现的第三个变化。
启发思考:《詹式宗谱》在“变”与“不变”之间的传承和发扬,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为科学社会主义从一般原则到具体实践的转化提供了深厚文化土壤,也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探索径向,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正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苦干、实干、巧干,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一切伟大的奇迹都是人民群众奋斗、创新的结果。正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进行开创性探索,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才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
党员干部无论看问题、行政事还是作学问,都应当首先回归实践对象本身,从最直接、最基础的地方去问道求解,观《詹式宗谱》之变化,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群众的智慧源自无数次的社会实践,是无止境的,是党员干部的百科全书。对待群众,党员干部就要像对待老师一样虔诚尊敬,时刻以一颗赤子之心相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我们才能不断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更好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群众利益,“卧听雅斋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党员干部要涵养为民情怀,树立正确的从政观,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做对人民群众有益的好事,不谋私利,不当利己主义者,一心为民,一心为公,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自觉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谋划工作,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唯有这样我们的步子才更加铿锵有力,我们的路子才不会跑偏走歪!
历史启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作者:张爱国 范勇 赵涯
单位:安顺市地方志办公室 安顺市档市案局<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华传统文化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高氏族谱捐献长清区档案馆
热点信息
-
方城县“家风养廉·文化润廉,姓氏转廉”系列活动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成为新时代发展的新理念。
-
11月23日,著名作家、学者唐浩明,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湖南省社科联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