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指尖跃动科学梦 非遗传承润童心 双福社区开展传统文化里的科学探秘之旅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辖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激发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4月25日,贺兰山中路街道双福社区妇联携手银川市阅海四小,在银川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带领下,在万家社区食堂开展“科普传承 非遗焕新”的活动。让孩子们以纯真的视角探索剪纸中的数学奥秘和糖画里的物理奇观,让传统文化与科学启蒙在春日的阳光下完美交融。
活动现场,万家社区食堂弥漫着麦芽糖的香甜气息。四十余位“小科学家”手持剪刀和糖勺,糖画区不断升腾着甜美的雾气。非遗传承人张师傅手腕轻抖,琥珀色的糖浆瞬间化作一只展翅的凤凰。“糖稀在118度时结晶最快,温度每下降10度,流动性就会减弱一个等级。”在志愿者的科学讲解中,12岁的卫铭辰成功浇铸出人生第一朵“糖画牡丹”,他兴奋地举着作品说:“原来熬糖就像做实验,温度计就是我们的魔法棒!”
“同学们请看,将红纸对折三次,按照老师画的形状剪,就能剪出八颗连着的星星!”科技辅导员王老师举起窗花模板,孩子们立刻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欢呼起来:“这就像我们数学课上学到的对称图形!”原本安静的剪纸区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都跃跃欲试。“要让剪刀沿着这条看不见的‘魔法线’走,就像你们画对称轴那样。”当展开的窗花呈现出完美的对称图案时,郭妍芯小朋友拍手欢呼:“原来剪纸是立体的数学作业呦!”活动现场,非遗技艺与现代教具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剪纸工作台旁,数学课用的量角器成了设计窗花的好帮手;糖画操作区,物理实验室的温度计架在糖锅边缘;就连孩子们的水壶,也成了观察液体结晶的“显微镜”。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青少年对非遗艺术的兴趣,还在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下一步,贺兰山中路街道双福社区将继续探索以“活态传承”的形式,让青少年在文化浸润中培育科学思维,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文化课堂。
热点信息
-
4月26日上午,2025江西非遗大集在南昌东湖意库盛大开幕。景德镇以其丰富的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展现了...
-
4月27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聊城市五一假期文旅活动有关安排。发布会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