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八卦鼓舞”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栖霞举办
4月13日-14日,栖霞市在烟台苹果博物馆举办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八卦鼓舞”保护与传承研讨会,进一步促进栖霞市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非遗保护项目传承活力,提升非遗项目知名度。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市文化馆、庙后镇上林家村、福山区臧家庄镇泊子村、苏家店镇集后村调研,现场观摩了我市非遗展厅、“八卦鼓舞”、“穿花舞”及“鹌子斗鳖”等项目。
栖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刘海华介绍了该市文化旅游资源和非遗工作取得的成果,希望领导和专家在研讨会期间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对栖霞非遗传承人及非遗保护工作人员提出下步工作意见。
研讨会上,调研组对栖霞市非遗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非遗项目展开研讨。山东省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新天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栖霞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项目种类繁多,专家组要深入挖掘“八卦鼓舞”、“穿花舞”、“鹌子斗鳖”三个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与栖霞市的非遗保护工作者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并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能够代表栖霞特色的艺术作品,共同促进栖霞优秀传统非遗项目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擦亮“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为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从规模及邀请专家层次在栖霞市均属首次,是烟台地区首家召开非遗保护专题研讨会的县级市。目前,栖霞市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四级名录体系和传承人队伍,有八卦鼓舞、螳螂拳2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戏灯穿花、鹌子斗鳖等11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和29个烟台市级非遗保护项目,省市县非遗传承人147名,一大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大价值的非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自2012年以来栖霞市连续三届被授予“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董卿)
热点信息
-
4月12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舞剧《唯我青白》选段《流沙》精彩亮相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
-
4月11日至1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5周年而创作的音乐剧《寻找李二狗》在北京保利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