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资讯 资讯 跟主席学国学 活动 公告

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刘晓阳 刘诗萌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1-12
摘要:11月2日,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院长靳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11月2日,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院长靳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林尚立等出席会议。靳诺主持会议。

孙尧代表教育部向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办好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过去十年间,联合研究生院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跟新时代要求,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下一步,希望联合研究生院以学术委员会成立为契机,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更好承担起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责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林尚立表示,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办学宗旨,旨在培养矢志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与时代价值的高水平人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联合研究生院要勇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矿,不断完善联合培养与学术合作机制,着力推动各项共识落地落细,育一流人才、创一流课程、出一流成果,凝聚起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大合力。

靳诺在主持时表示,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自成立以来,坚持高位推动、高点谋划、高效落实,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明确了联合研究生院未来一个阶段的发展“路线图”,更进一步凝聚起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集聚与培养高地的最大合力。希望学术委员会成员高校以此为契机,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着力推动联合研究生院高质量发展,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章程》;补选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为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推选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副主任乔清举,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朱昌荣,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舒大刚为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会上,新当选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依次发言。

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浩,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刘皓介绍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及有关单位支持服务联合研究生院建设发展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联合研究生院秘书长臧峰宇介绍了联合研究生院专项研究生招生培养有关情况。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理念以及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等展开深入讨论。

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中国人民大学党政办、哲学院,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研究生部,中国孔子网相关负责同志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