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资讯 资讯 跟主席学国学 活动 公告

韶关始兴:非遗多样发展,传承融入生活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吴婷 何诗颖 杨英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3-16
摘要:日前,笔者在韶关始兴县隘子镇走访,村民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唐朝名相张九龄的传奇故事,从“捉鼠解朝廷”到“智谏唐明皇”,村民们都能绘声绘色地描述。据悉,这些故事被编入《张九龄传说》,去年底入选第八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日前,笔者在韶关始兴县隘子镇走访,村民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唐朝名相张九龄的传奇故事,从“捉鼠解朝廷”到“智谏唐明皇”,村民们都能绘声绘色地描述。据悉,这些故事被编入《张九龄传说》,去年底入选第八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理线索,文化分类保护
 
始兴县是千年古县,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非遗名录项目30项,其中省级项目2项,市级名录项目6项,县级名录项目22项。这些传承下来的民间的文艺、技艺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是始兴的历史瑰宝。
 
山歌是一种能反映当地历史民风和活动的载体,始兴大多数山歌是以传唱的形式来延续,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变更,本土山歌面临失传困境。“非遗项目的普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始兴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吴慧介绍道,“始兴非遗工作者们深入各村各组,翻阅了县志、村志、族谱等一切记载历史的资料,遍访会唱山歌或有主持村里年节活动经验的老人,记录自己听到的故事和有关的线索,然后整理保护起来。”如今,《始兴客家山歌》《瑶歌》已被列入县级非遗名录保护起来,它们融入现代艺术创作中得到发展传承,作品《清化河哟水渺渺》《席草青席草黄》《十二月红军》多次获得艺术类奖项。
 
早在2006年,始兴县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非遗工作者们遍访挖掘非遗线索,收集整理的非遗线索有八大类28项,其中,民间文学类2项,传统音乐类2项,传统舞蹈类5项,传统手工技艺类11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项,传统曲艺类2项,传统民俗类3项,传统医药类2项目,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
 
非遗线索的发掘探寻和整理保护一直在进行时,据始兴县文化馆数据显示,始兴县每年都有申报成功的非遗线索,去年就有民间文学《张九龄传说》、传统医药《深渡水瑶浴》、传统技艺《澄江黄酒》《罗坝香火龙》《米裹糍》等。吴慧表示,始兴特色文化项目多,但文字史证资料难寻,用征集的方式挖掘本土非遗线索资料很好地改善了这一局面,现在始兴的线索资料不断完善,未来也将有更多的传统文化被保护起来。
 
 
 
选传承,非遗规范化流传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宰相粉制作技艺及代表性传承人官国林介绍,宰相粉需要经过选米、洗涤、浸泡、磨浆、蒸煮、晒干、过水、切粉、团粉、晒干等十几道工序才能有“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等特征。官国林对宰相粉传承人这个身份感到十分自豪,他告诉笔者:“我作为宰相粉的传承人,能从把控制作工序层面来把控品质,也能作为宰相粉的推广大使,去展示宰相粉的传统食用方法,让外地的朋友了解到始兴味道,爱上宰相粉。”
 
始兴县非常重视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将省级项目宰相粉生产性示范基地交由官国林管理,基地设置了体验区、品尝区、展示区,评为韶关市级非遗工作站,是以传承带动发展的典型案例。
 
宰相粉的传承只是始兴县非遗保护传承的一个缩影,仅在2021年,始兴县就有了陈佳汉和陈运湖作为《外营草席》传承人、刘美连作为《竹筒糍》传承人、吴孙传作为《城南醒狮》传承人、杜韶东作为《扛阿公》传承人。当前,始兴县非遗传承人共31人,其中省级传承人1个、市级传承人5个、县级传承人25个。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近年来,始兴县积极打造非遗展厅等,除宰相粉生产性示范基地外,还建有始兴县文化馆非遗展厅、外营草席制作技艺传统工艺工作站、深度水瑶族文化展示馆、澄江青草狮传习学校等,并依托人才驿站、结合人才新政,不断吸引年轻人回到家乡,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得到传承,越来越多人主动了解非遗。
 
 
 
助推广,普及传统文化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宣传推广,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生命力,让人更快的接受、熟知和热爱,是每一个非遗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非遗保护工作原则,始兴县每年都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非遗系列活动受到广大青少年喜爱,他们通过这些活动主动去学习了解了身边的非遗项目和故事,并当起了小传播者,去年省里和市里组织的“非遗少年说”等活动始兴取得了较好名次。
 
“一堂课外时”“非遗少年说”“非遗体验游”“我来画非遗”“我来写非遗”,各式各样的非遗保护活动,让非遗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培育了青少年对始兴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奠定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础。
 
始兴县文化馆副馆长杨英认为除了向青少年普及非遗外,民俗活动也是很好的传播平台“始兴举行的新春民间艺术展演就包括罗坝舞龙、澄江青草狮、城南醒狮、钱叉舞等,这些非遗项目是始兴民间传统艺术,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就是最好的保护和宣传。”
 
此外,始兴非遗工作抓住每个可以让非遗“走出去”的机会,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中,始兴县在丹霞山主会场现场展示非遗项目传统技艺《宰相粉制作技艺》《澄江黄酒》《外营草席》《始兴畲族刺绣》4个项目,并借活动热度开展线上直播售货,这些非遗项目受现场群众和网友的喜爱,运用网络的便利进一步展现始兴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的艺术魅力,这也为始兴县非遗推广提供了新思路。
 
兴文旅,撬动非遗经济
 
非遗项目是始兴的重要旅游资源,始兴县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非遗旅游”模式,文旅成为带动非遗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突破口。
 
始兴县将非遗项目产业融入周边旅游路线,打响文化旅游品牌特色。在满堂客家大围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不少外地游客向笔者表示,自己在景区看到听到了很多始兴的非遗宣传,准备到附近的宰相粉生产性示范基地参观及购买。同样,到始兴县红围、八一革命历史展览馆、外营保卫战遗址的游客也对具有红色历史内涵的非遗产品外营草席、南方窖姜颇感兴趣。为了让当地村民更有获得感,始兴围绕非遗代表性项目“宰相粉制作技艺”“澄江黄酒”“外营草席”“南方窖姜”等,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带动农民学习技艺和进入工厂工作,在非遗文旅线路的带动下,隘子镇的宰相粉产业、澄江镇的黄酒产业、沈所镇的南方窖姜、外营草席产业发展势态稳中向好,成为始兴旅游经济的重要一环。
 
节假日,到特产店购物的游客非常多,始兴远东特产商店店长陈耀凤表示,往年春节返工时期大家喜欢购买香菇、灵芝等常见土特产,近年来在始兴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宰相粉”“澄江黄酒”等非遗产品也打出了招牌,今年宰相粉和澄江黄酒的销量大幅上升,越来越多始兴人选择将自己家乡的非遗带走、将文化带走。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