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中医 中医 茶道 服饰 戏曲 饮食 体育

拜访清朝御医后人张立成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明岚 连跃 天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1-23
摘要:笔者有幸拜访了张圣仲景同道人:清朝御医张慎三之后传承人张立成。共同回忆医史,展望未来。就中医前途、杏林春天、中医育新展开了对话与交流。不敢自藏,以飨文友。
         笔者有幸拜访了张圣仲景同道人:清朝御医张慎三之后传承人张立成。共同回忆医史,展望未来。就中医前途、杏林春天、中医育新展开了对话与交流。不敢自藏,以飨文友。

          在清朝嘉庆年间,嘉庆皇帝到访方城,流连于方城山水之间乐不思蜀,夜宿裕州,因兴奋过度竟然成疾,竟病倒在客店里了,因离京城较远,时间疾病都不等人,无奈急招方城名医张慎三看脉,于1818年在方城成就传奇。方剂汤饮之后大愈,皇帝难以忘怀,钦为御医,后于1820年由皇室赐予方城“玉照堂”匾牌一块,以彰方城杏林医绩。数年间,张氏医学走俏一方,中医内科、中医外科响誉乡里。至今,矗立在张氏祖籍由当时钦差大臣赵明珊篆文的石刻纪念碑仍然向人们展示着当年仲景之邻、方城中医的魅力。张慎三的学识,他能成为清朝中医大家,于其自幼立志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天资佑聪,读熟内经难经神农等著作是分不开的。正应了爱迪生的那句话:天才都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一点天资而成就的。在学深悟透原理的基础上张祖渐悟中医之妙,六经主旨、升降沉浮。即把为群众诊病当做已任,每每预见共众之大患,号脉舍药,广播医德,大仁爱,真性情、扶危助贫无不令人钦偑。随成一方名家。1862年,瘟疫再次从安徽、河北、山东、湖北向方城包围。肆虐人间,张慎三义又无反顾地象张仲景一样投入抗疫,自制汤液广济黎民百姓,深受后世爱戴。而作为御医传承之后的张立成,更是继承前业,守正秘方,决心利民惠民,护持一方健康为已任,多次申报中医成果。誓要把这些千年的不朽方药专利为人类的遗产,中国的秘方。把为百姓诊病,把为家乡服务扛在肩头,落实在文明里、行医在一线中。

         张立成,张氏医学学派之正传,治时疾,疗白血,除肠疾,彰医德,兴正统,好疾无数,先后荣获国家科学院奖,世界遗产之荫,南阳名医名方,发现杂志之光。中医方城的先祖在方城这块大地默默耕耘七千年,传承的是手艺、宏杨的是国学,服务的是群众。盛世能有张氏后人,仲景之邻佑方护裕,实为方城人民的幸事儿!从中央到地方鼓励中医、支持中医,尤其是疫情的中医能量祛邪力挽狂澜更是坚定了国人的信心,张成立高兴地说,从多地的中医形势来看,李强总理高瞻远瞩,习总书记英明正确,中医正迎来她的春天高光。我们还要时不我待,奋蹄疾行才行。好好保护好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东西!故此,他在行医过程中,从不高价坑患,多从医德医技入正。不分贵贱高低一视同仁地着“手描杏林,医德惠健康”。患者从国家的科学家到下里巴人,纷纷把一些疑难病症从省会大中城市转向方城。多地流转的疑难重症被他转危为安,也为全国先进中医方城增了光,添了彩。患者中,有的在国企供职,有的在大学读研,有的联合国兼职。散点扩散式的方城健康、方城中医就这样被他的医德仁术带向四面八方。

          张立成少承祖业,走上中医之路,还不忘为中医守密、为国粹前行。坚决不把祖国的医学秘方当成赚钱的工具,并表达了对李强总理关怀中医、扶持中医的感激之情。张立成走上中医之路后,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守祖之方、救治一域。至今以治疗白血病为主的几贴特效药方仍然不欲出售,只为百姓疾苦着想。常常为患者诊病忘记了吃饭、不知了时间。在方城西关“玉照堂”中医有限公司青囊济世,殚精竭虑,深得仲景心法,独步青囊医海。诊疗不限内地一直到江浙港澳边,其所熟悉的《汤头歌》、《药性赋》、《神农本草经》体会,也欲参与编写入册国医大师中医志,成为方城中医走向全国的标志。张氏一族从张仲景到方城之邻,一生行医,救人无数,更难得的是医德高尚,常为百姓义诊,从不嫌贫爱富。较好地奉行了张氏中医代代人情系国粹,传承国学的世代精神。

         张立成医术精湛且将其运用于临床。谨尊张氏古训,仁心斋术,每遇苦厄之家免费多项,终使“玉照堂”在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儿,中科院的领导也光临方城求医,而布满疗室的“科学小巨人”奖,申遗申报奖,中医市级文化奖,发现媒体奖,方城中医奖在一大批象张氏这样的方城中医群体中熠熠生辉。

          张族行医方城,防疫治病,在瘟疫大流行时广施妙手,救民众无数,清朝政府颁布给“玉照堂”的内容“万世流芳”实在为激励方城中医前进的动力之一。

          习太阳,梁家河,中国唯巍伟人光;习思想,中医亮,照祛疾苦民间畅,仲景医理惠千古,张氏后辈增添奖。七个秘方守一方,中医再兴续辉煌!

           (明岚 连跃 天君)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