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中医 中医 茶道 服饰 戏曲 饮食 体育

山东中医药大学:“155”多维育人模式 培养高素质中药人才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1-07
摘要: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聚焦培养高素质中药人才这一主线,坚持以德为先、德术并举,创新探索出“一流专业强势引领、五位一体立德树人、五维融合全面育人”的“155”中药专业人才多维培养新模式,为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

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聚焦培养高素质中药人才这一主线,坚持以德为先、德术并举,创新探索出“一流专业强势引领、五位一体立德树人、五维融合全面育人”的“155”中药专业人才多维培养新模式,为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流专业”强势引领,打造协同育人“多平台”。以培养博学且专精的高素质中药人才为己任,充分发挥中药学学科(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优势,产学研协同育人,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时纳入课堂、教材,使人才知识结构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学以致用。一是与企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着力构建“理论教学立足学校、实践技能借力企业、创新训练协同科研平台、创业实战依托孵化基地”的协同育人模式。二是通过整合教学实践资源,与企业共建教学课程,打造协同育人师资队伍,科研反哺教学,孵化科创项目,搭建创业平台等多项举措,拓展学生行业认知和学术视野。三是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现代中药产业学院建设,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业对接产业,推动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撑,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解决了产业需求与专业培养结合不紧,教材内容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

“五位一体”思政体系,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精准把握中医药思维与思政教育在立德树人目标上的内在耦合,探索出中医药文化传承、中药人才能力培养与厚德仁心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构建了思政课先导、专业课融合渗透、名师与名团队引领、中医药文化熏陶、实践活动感悟“五位一体”有机统一的思政教育模式,让思政教育更加系统、完善,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乐于接受,教育效果显著提高。一是设立研究项目、举行教师演讲比赛等,强化思政课程建设,引导每位教师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职责,教师素质明显提高。二是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打造课程思政双融立体课堂,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发挥了“润物细无声”作用。三是教师坚持每年带领学生举行登山认药、技能大赛等活动,发挥名师、名团队引领作用,言传身教,播撒师爱,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四是聘请名医、名家举办“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仁”“和”等中医核心理念、齐鲁文化精髓学术讲座,结合美育教育,借助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学校药植园、小学校园及社区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推动药文融汇,树立中医思维,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五是组建研习营、“三下乡”服务队等赴农村推广药材种植技术,与劳育教育结合,引导学生增强服务社会意识,助力人民群众更好地享有中医药服务。

“五维融合”培养体系,厚植中药人才“优沃土”。构建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融合、中医思维与现代科学融合、专业与产业融合”的中药人才多维融合培养模式。一是坚持“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课程设置原则,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专业集中实践、个性培养”六大课程模块。二是着力加强实践训练,依托中药学学科与专业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课程模块设计、推行以实验、实训、见习、实习为主体,课外科技创新和综合社会实践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实践教学模式。三是开设创新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扩大选修课程资源,开展科研训练等,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人才分化培养,满足社会对中药专业人才的差异化需求,推动产业服务精准化。

“155”中药专业人才多维培养模式有力提升中药人才培养质量,为中药产业培塑了大批高水平创新型与应用型的中药产业技术人才,有效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