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德州|做实“里子” 打造宜居幸福之城
“老楼加装了电梯,再也不用担心爬楼梯,我有空就坐电梯从四楼下到一楼,到小区花园与老姐妹唠家常。”10月18日,说起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好处,家住德城区十三局小区东区的周俊南老人难掩喜悦之情。为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方便居民出行,我市加力推进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既有建筑加装电梯851部,加装数量居全省前三。
“十四五”期间,我市各级大力推进城市民生工程建设,棚改回迁安置、老旧小区改造、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供电改造、充电设施建设、红色物业建设等,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与原先的住房相比,新楼房宽敞明亮,小区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极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德城区齿轮公司宿舍居民对新住宅楼非常满意。今年德城区天衢街道开展齿轮公司地块回迁选房工作,完成156户居民选房回迁,实现了群众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目前,全市棚改回迁安置项目411个、18.8万套,回迁率位居全省前列,60万群众搬新居,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高。同时,我市不断健全租、购、补多元化发展的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全市累计筹建公共租赁住房2.9万套、经济适用房1万套、人才住房4.3万套,累计28万户家庭受益。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走进德城区广川街道吉星小区,道路干净整洁,小广场上安装了各式健身器材,供水、供气、供热工程已全部进行了改造,这个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如今焕然一新。
“小区环境好了,各项配套齐全,大家都很满意。”提起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吉星小区居民齐声夸赞。目前,全市共改造老旧小区1363个,惠及群众16.1万户。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推动老旧小区雨污分流、飞线整治、停车位、外墙保温、非机动车集中充电设施的建设,不断补齐功能短板,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聚焦用电自管小区供电设施老化、负荷不够、居民用电体验差等问题,202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用电自管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工作,并连续2年纳入民生实事,压实责任、优化服务、精准攻坚,已完成改造小区307个,惠及群众7.65万户。今年3月,我市在全省非电网直供电小区供配电设施改造升级工作推进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满电回家”守护百姓安全幸福。市住建局牵头消防、机关事务、城管等11个部门开展“满电回家”惠民行动,将“满电回家”列入民生实事,高位推动实施,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全场景覆盖为目标,构建起规范高效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体系,全市充电端口数量大幅提升,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10.56万个,有关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红色物业”织密群众幸福网。“十四五”期间,我市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物业管理体制机制,开展物业领域问题集中攻坚、“红色物业”建设、行业文明创建、民生实事等重点活动,推动物业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物业行业日益规范。全市539家物业服务企业建立了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6%,全市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93%以上。
城市是群众幸福生活的依托。按照全市城市工作暨房地产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会议部署,今后我市将进一步谋划好、实施好一系列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发展工程,统筹推进城市燃气、供水、排水、污水、热力和地下综合管廊更新改造和智能化建设,让城市更有温度和品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热点信息
-
日前,教育部党组召开2025年第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现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