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昌邑市:小公交驶出新风尚,文明风赋能大振兴
昌邑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将“千万工程”经验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实现了城乡面貌与群众文明素养同步提升。目前,昌邑市已实现省级文明村镇全覆盖,2个镇、4个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探索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破立并举,移风易俗浸润心田
没有豪华车队,不闻鞭炮声响,一场简约而不失浪漫的“公交车婚礼”在昌邑市下营镇大营村温暖上演。新郎用精心装饰的公交车迎接新娘,这一新颖、低碳的迎亲方式,不仅赢得了现场乡亲的祝福,更在网络上收获广泛赞誉,成为昌邑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最生动的注脚。
昌邑的经验表明,陈规陋习的“破”,关键在于文明新风的“立”。近年来,该市将移风易俗作为提升群众内在幸福感的重要抓手,指导各村因地制宜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具体标准,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事前申告、事中服务、事后评议”的全流程服务与监督作用。在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下,文明新风吹遍乡野,全市婚丧事宜平均支出下降约40%,有效为群众卸下了“人情债”的重担。
同时,昌邑市注重典型引路,用榜样的力量成风化人。常态化开展的“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评选,让凡人善举熠熠生辉。守护烈士陵园24年并为56名烈士寻亲的“中国好人”杨智忠、14年坚守烈士祠的义务讲解员魏铁良、50年如一日免费为村民理发的赵元文……他们的感人事迹通过百姓宣讲、文艺演出等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蔚然成风。“我的家风故事”主题宣讲活动则邀请文明家庭、老党员分享淳朴家风,引导村民传承向上向善、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让文明种子在家庭单元中生根发芽。
共治共享,文明实践提升治理效能
夜幕之下,围子街道孙斜村的“广场夜话”如期举行。村干部与村民团团围坐,没有台上台下,只有坦诚交流,共商村务民情。这个接地气的民主议事平台,已成功孵化出大学生“英才计划”、孙斜威风锣鼓队等多个深受欢迎的品牌项目,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连心桥”。
昌邑市有效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资源,匠心打造“村民说事”“邑谈即合”等民主协商平台,推动“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确保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干群关系在共治中更加融洽。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在107个村居创新推行“文明积分”制度,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积累积分并可兑换物品,此举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建共享氛围日益浓厚。
此外,昌邑市深化“一镇一品”文明实践,打造“赤诚龙池”“梨花水镇”等10余个特色展示区(带),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积极培育“红色+”文明实践品牌,涌现出“圆梦·芳华”“为烈士寻亲”“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故事”等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全年举办“村晚”、“村BA”、“中医药文化夜市”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4500余场,6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扶老助残、关爱儿童、服务生产一线,让文明之花在昌邑大地璀璨绽放。
融合创新,文化赋能激活乡村产业
红色,是昌邑最鲜明的文化底色。该市精心规划设计东、西、南3条主题线路,将中共胶北特委旧址、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胶河战役烈士陵园等红色展馆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大力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近年来,全市各红色景点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亿元,实现了精神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丰收。
药香袅袅,人流如织。在昌邑举办的黄元御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活动现场,参观者沉浸式体验药膳、艾灸等传统医药魅力,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作为“一代宗医”黄元御的故里,昌邑市深入挖掘这一独特文化资源,依托学术研究会加强文献整理与研究,推动《大御医》《御医之道》等文艺作品创作,加快吕剧电影《妙悟岐黄》拍摄,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的时代影响力与传播力。
与此同时,农耕、丝绸、渔盐等特色文化也在昌邑得到有效传承与弘扬。全年举办山阳梨花节、柳疃丝绸文化节、下营祭海节等特色节会120余场次,真正实现了“以节促产、以文塑旅”。通过“文化+产业+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依托千年梨园、齐西古村等优质资源,昌邑成功打造了博陆山、青阜农业综合体等特色文旅景点,生动绘就了“文明生金、生态富民”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从一辆公交车的浪漫新风,到一场广场夜话的民主协商,再到一片红色热土的文旅融合,昌邑市用生动的实践昭示:乡村振兴,既要塑繁华盛景之形,更要铸文明善治之魂。当文明乡风浸润心田,当文化自信蓬勃生长,乡村振兴之路必将承载着人民的幸福与希望,行稳致远,迈向更加广阔的明天。
热点信息
-
为持续送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和促进高校美育工作,10月14日至18日,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
-
9月29日,国家版权局公布了2025年中国版权金奖获奖名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申报的“国博衍艺——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