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亲子研学沉浸体验非遗,“星城时序非遗游”浏阳站举行
9日至10日,由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的“星城时序非遗游——山泽蕴巧·浏水传薪”亲子研学活动在浏阳开展。20组亲子家庭共50余人共赴这场为期两天一夜的文化与自然之约,深度沉浸于非遗魅力,感受乡村脉动,共同探寻文化根脉。
沉浸非遗,触摸乡土记忆
活动首日,研学团队抵达张坊镇乡村振兴非遗工坊。湖南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湘菜烹饪技艺(浏阳蒸菜传统制作技艺)成为品味乡土的第一课,大家一边品尝着辣椒蒸鱼仔、酱油蒸鸡蛋等质朴醇香的地道风味,一边聆听厨师的现场讲解:如何在制作中既保留食材本味,又能以少油低盐的方式激发鲜香?孩子们对这舌尖上的美味多了几分思考。
在映像湖湘·湖南非遗影像馆,通过光影装置、实物展陈,孩子们近距离观看近百项非遗纪录片和相关实物。参观结束后,大家在指导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浏阳手工竹纸制作技艺。一扫一荡,竹帘在纸浆中荡起层层涟漪,这是“抄纸”环节,孩子们跃跃欲试,却总找不准让纸浆均匀附着于竹帘的技巧,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经过数次尝试,终于在一抬一放间,一张竹纸悄然成型,来之不易的成果让孩子们欢呼雀跃。“我要把这朵小花放进我自己造的纸里”,手工竹纸DIY环节,一张张贴满花瓣、树叶的竹浆在日光晾晒下被唤醒,是孩子与父母共同用非遗书写的“自然诗笺”。传统技艺的精妙与匠心坚守的不易,在亲手实践中变得真切可感。随后的长沙皮影戏观赏与DIY环节,光影交错间,孩子们尽情挥洒童真创意。
拥抱自然,感知生态活力
夜幕降临时,山林间的欢乐交响曲才真正奏响。家长与孩子们齐心协力搭建起温馨的露营帐篷,点点灯火在山野间次第亮起。山风微凉,自助烧烤的香气弥漫开来。餐后,一场星空下的盛宴拉开帷幕:孩子们好奇地簇拥在天文望远镜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探寻夜空的奥秘,惊叹于宇宙的浩瀚;露天电影幕布前,大家共享光影带来的温馨时刻;最后,璀璨的烟花腾空而起,划破静谧的夜空,与林间飞舞的点点萤火交相辉映,欢声笑语萦绕乡间。
次日,研学团队溯溪而上,探秘双帘溪瀑布。孩子们在奇石叠翠、绿荫掩映中辨识植物种类,葱郁山林成为最生动的自然课堂。他们将探险途中发现的珍贵“宝藏”植物,用木槌细心拓印在特制的万年历上,让自然的轮廓与时间的印记得以珍藏。行程的终点是浏阳夏布文创中心,参与者近距离观摩,详细了解从原料处理到精细纺织成布,从夏布的传统用途到如今的文创产品,感受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与蓬勃生机。
城乡共鸣,激发文化认同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手捧“小小非遗体验官”证书与亲手制作的一件件非遗手作,满怀美好回忆与收获返程,一次短暂而充实的“星城时序非遗游”,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文化传承的种子。
“这种沉浸式的研学太珍贵了!孩子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亲手触摸、体验书本上的非遗,真正走进了自然与文化深处。这就像一场两代人共同参与的‘文化寻根’,在山林间、星空下、帐篷里,我们一起找回了那份连接土地与传统的乡愁记忆,这样的乡村之旅很有趣!”一位家长在行程结束后说出的肺腑之言,道出了众多参与家庭的共同心声。
据悉,“星城时序非遗游”是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点打造的研学品牌。旨在顺应自然节律,以四季时序为脉络,围绕非遗深度融合在地文化探寻、自然生态感知、传统文化学习与劳动教育实践。
本次活动深度践行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将浏阳丰富的非遗资源、秀美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特色场景巧妙融合串联。全新的旅游体验,不仅可以成为城市家庭的假期选择,也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了更多人气与关注。
热点信息
-
9日,千年古城山西代县“雁门关文化艺术馆文化夜市”开市。这场以非遗为核心、融合多元消费场景的夜间经济...
-
近日,相城区第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及新增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确定非遗代表性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