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突出“三个聚焦”打造“理响城院”思政育人品牌
近年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论宣讲工作为抓手,突出“三个聚焦”,打造“理响城院”思政育人品牌。
一、聚焦“讲什么”,打造职教思政“金课程”
学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建设包含100余项主题的理论宣讲资源库,常态化开展“菜单式”宣讲。一是“双线贯通”构建教学矩阵。必修“菜单”紧跟时政热点,涵盖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政策要求,同时立足地域特色融入胶东红色文化,累积开展宣讲1000余场次。选修“菜单”凸显职教特色,结合师生需求和专业特色,开发《非遗文化赏析》《形象美学鉴赏》等22个宣讲课题,基本形成“一专业一特色”思政图谱。二是“靶向滴灌”实现分层育人。针对学生群体,设计开发胶东红色故事、齐鲁劳模工匠事迹等课题,打造“青年味”的宣讲菜单。近年来,先后组织强国青年说、寻找城院“政治佳”等活动200余场次。针对教师群体,实施“理论领航·师说”计划,开展城院大讲堂、心悦“城”服公开课等活动100余场次,不断提升思政素养和育人能力。三是“线上线下”拓展育人场景。线上依托学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打造“理响城院”网络思政平台,开设在线课程、直播宣讲、互动论坛等版块,实现宣讲资源共享互动。线下用好社团、企业等载体,打造沉浸式宣讲场景,举办“草坪脱口秀”“红馆VR宣讲”“一线思政课”等特色活动,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理论熏陶。
二、聚焦“谁来讲”,构建协同育人“生态圈”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分门别类成立“5支宣讲队伍”,形成“以点带面、共学共讲”的良好氛围。一是领导干部讲理论。成立以党委书记为团长的“四雁之声”宣讲团,年均开展“开学第一课”“小城畅谈吧”等宣讲活动40余场次。其中,创新开设“领航者说”活动,学院党委班子成员年均为全体学生上一堂思政大课。二是思政教师讲信仰。统筹30余名专兼职思政教师,组建“思政之声”宣讲团,创新教研“8分钟思政课”“跨越时空的信仰对话”等系列宣讲作品20余个,真正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三是专业教师讲融合。从二级学院遴选一批老中青教师,成立“红烛之声”宣讲团,坚持“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原则,先后完成144门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深度挖掘,精心编写36个课程思政案例,打造“专业+思政”双融课堂。四是青年学生讲传承。选拔优秀学生骨干,组建“青年之声”宣讲团,以青年视角讲述青年事迹、党的历史、革命精神,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学院先后有15支学生宣讲团获评“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五是劳模工匠讲成长。累计邀请300余名劳模工匠、技术能手,组建“劳模工匠”宣讲团,讲述奋斗历程、工匠精神,用实践赋能专业,以思政融通育人,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体系。
三、聚焦“怎么讲”,探索职教育人“新范式”
学校统筹校内校外两个阵地联动、“N”种形式互补、多重机制保障,聚力实现理响城院“校内有反响、市内有影响、省内有影响”的目标。一是校内校外“联动讲”。校内打造以红馆为核心,以课堂、社团等场所为辐射的“宣讲矩阵”,实现宣讲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校外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联系,将宣讲课堂搬到社会一线,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近年来,学院与海尔、福瑞达等校外企业合作共建10余个“大思政课”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二是N种方式“融合讲”。AI+宣讲,推出AI宣讲作品30余个,并开发数字人“城院小理”,实时解答党的创新理论问题,用户活跃度超80%。其中,AI思政作品《小竹竿撑起后勤线 小推车推出胜利粮》《红船》斩获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一、二等奖。文艺+宣讲,创作一批红色话剧、情景剧等文艺作品,制作微电影、短视频等作品30余个,变宣讲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由“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近年来,由学院师生共同改编演唱的《十送红军》,获烟台市合唱比赛金奖,学院师生创作《新来的镇长》《星华绝代》等电影作品,累积获国家级、省级比赛奖项10余个。非遗+宣讲,发挥高职院校“实践导向”优势,用技能作品讲好传统文化、践行文化“两创”。根据“八仙过海”传说,研制齐鲁名宴“八仙宴”,亮相2023年“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北京推介会,学院师生同做“胶东花饽饽”,登上2024年央视频非遗之夜活动。课前+宣讲,落实“首课思政负责制”理念,创新推行“课前5分钟”课堂德育模式改革,通过专业负责人带头、全体任课老师执行,在所有课程前5分钟开设“成长引航”课堂德育,将理想信念、职业精神、传统文化等德育元素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三是多重机制“保障讲”。制定“理响城院”方案,建立“理响城院”工作室,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宣讲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将宣讲成效纳入教师职称评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每年评选师生“优秀宣讲员”,进一步激发宣讲内生动力。
热点信息
-
作为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城市(贵阳)接力倒计时活动的配套活动之一,5月18日南明区“流动...
-
日前,由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牵头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服务规范》地方标准通过省级评审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