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河南省方城县为项目方城的好环境保驾护航
河南省按照“责任清、情况明、分类管、依法治、常态化”的工作思路,在风清气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政治好环境中“五举措”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交出新成绩,为项目护航、为经济垫基,努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喜乐源。
一是保障有效,筑牢生态环境保护之基。首先是强化组织领导。方城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召集人的方城县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对辖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键环节和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亲自进行协调和督办。其次是加大资金投入。2021年以来,在县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全力筹措资金,投入环保问题整改资金4千万余元,持续补齐了城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等基础设施短板,街长制、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的制度覆盖面全面铺开。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压实责任,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公安、交通、文化、疾控网格化管理,落实到人,制度上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繁而有序,科学管理,方城县认真梳理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三定”方案,制定并印发了《方城县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施方案》,单化、台帐化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并指导下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统筹调度和督导、生态环境部门环保局、自行车局、卫生局、文明委负责业务指导、属地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负责具体排查整治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拧紧了各部门环保责任的“把门关”,有效解决了县域生态环境问题。
三是畅通渠道,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信访投诉是发现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方城县纪委通抓通力,消协除持续受理12345、12369等环境信访热线外,还新增开设县级环保问题信访热线。通过采取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公开,并在企业、社区张贴投诉电话,提高群众知晓率。对群众反映的环境信访事项,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地核查并积极推进整改,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卫生健康问题、公园环境问题。
四是多线排查,全面消除环境隐患。为切实解决辖区内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方城县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明确由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领域的生态环境隐患进行排查整治,文旅大县建设促进了乡镇对本辖区内的生态环境隐患进行“景建式”“动员型”排查整治,干群共治、生态环境部门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排查督促,形成了多线出战、点面线结合、全领域无死角的生态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格局。消防队发现并纠正防火方面的环境巩固、疾控人教育宣传预防为主方针、交通局加强尾气排放管理,公安局排查商业环境诚信尺度。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整改销号,彻底消除全县各类环境隐患。林业部门则对方城湿地公园,祥细划分,统计水鸟,制订制度,保护环境。
五是科学谋划,系统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方城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合力处污”,在生态环境问题整治过程中,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无人机锁定污染源头;对排查发现的疑难问题多次聘请行业专家进行会诊,科学制定整改方案,系统推进整改。2024年第二轮巡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曝光后,城区污水溢流立马成为各部门通力合作事项,方城县针对城区“大车、骄车、自行车”混流问题,科学制定了《方城县城镇(乡)交通三年行动攻坚方案(2023—2025年)》《方城县城区污水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综合性治理方案,从系统治理的角度出发,在源头上实施“大车、中车、自行车道联并治理,真正实现了隔离行驶、互不影响、安全第一;根据实际需要,新增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处理能力大提升,确保污水不直排。
通过综合施策,方城县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方城县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全县各级监测断面地表水河流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全县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100%,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一个内陆特区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小城市正在崛起!
(太斌 连跃 玉民)
热点信息
-
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驻部纪检监察组,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决定对教...
-
4月15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非遗灯会旅游创新发展活动在四川省自贡市举办。 会上,多位专家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