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菏泽职业学院:非遗进校园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菏泽职业学院通过搭建非遗传承平台、建设非遗技艺大师工作室、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将非遗文化有机融入校园工匠精神培育,探索出一条非遗保护与技能人才培养融合的新路径,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注入新活力。
在菏泽职业学院大学科技园内,曹州李派面塑第五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素景正在给同学们详细讲解面塑的制作方法、造型设计及保存方式。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动手实践,课堂气氛热烈。
曹州面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素景:“非遗传承馆和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让菏泽非遗文化被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承。让菏泽非遗从‘藏在深闺’变成活在当下,真正实现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光发热。”
菏泽职业学院聘请27名齐鲁工匠和非遗技艺传承人作为客座教授,在 大学科技园 创设9间非遗大师技艺传承工作室和12间研学课堂。 开设“曹州面人”“黄河泥塑”“曹州木版年画”等8门公共选修课,每学期吸引1000多名学生参与学习。
菏泽职业学院学生曹圣熙:“通过学习非遗课程,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菏泽职业学院致力于打造全省文化建设高地,积极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打造“艺术生活+非遗传承+科创引领”为一体的开放型产教融合大学科技园区。并建成集非遗文化长廊、手造文化展示区、研学区、技能大师工作室、文创产品区、手造产品直播区于一体的展示体验中心,为传统文化走近青年、融入生活注入新活力。
菏泽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范帆:“未来,我们将依托产教融合大学科技园,继续深化非遗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进一步拓展非遗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推动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产业和生活。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打造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能级平台,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
热点信息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
-
5月11日,教育部在乌鲁木齐召开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西北片区调研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