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教育部:要积极探索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
日期:2021-12-25
         浏览:
 
            
          来源:
        
         作者:星华
  
  
  
    
  
  
 
	        教育部要按照编制把教师补充到位;要积极探索推行教师的弹性上下班;吸引一些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参与学校工作。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21日指出,“双减”工作实施以来,由于很多的老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工作,客观上给老师增加了一些新的负担。教育部要按照编制把教师补充到位;要积极探索推行教师的弹性上下班;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吸引一些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参与学校工作。
	         教育部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双减”工作实施以来,有教师反映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增大,以后有什么办法来缓解这个问题?
	        吕玉刚介绍,“双减”工作实施以来,由于很多的老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工作,客观上确实给老师增加了一些新的负担。在这一个负担面前,广大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教育情怀,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非常可贵,非常值得敬佩。
	         吕玉刚表示,对老师的负担问题,从组织上、从我们教育部门,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要努力去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做到不要让老师的负担过重。因为老师也有家庭、也有孩子、也有其他的一些活动。当然也要鼓励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继续发扬人民教师的崇高精神。
	         吕玉刚表示,首先要按照编制把教师补充到位。老师如果缺很多,无形中老师分担的责任就重一些,我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把该补的老师要补到位。
	         第二,要积极探索推行教师的弹性上下班。根据教学安排,学校要统筹好三点半前和三点半后老师的工作安排。上午、早晨有课的,那就早来一会儿,下午就可以早走一点。上午开始没课的,晚来一点,下午就多参加一点课后服务工作,晚走一点。需要校长们来统筹做好这个工作。
	         第三,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吸引一些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参与学校工作。在这一点上,中央文件作了明确规定,要依法依规来操作,是由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去遴选,包括一些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经过遴选之后,认定他有这个条件,遵守我们的一些基本制度,能够较好地履行课后服务的工作任务,可以把这些有品质的机构和专业人士引入到学校来。
	         “但不是由学校直接和这些机构去联系,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允许的,而是要经过教育部门统一遴选若干个,然后提供给学校去自主选择、去使用,收费要符合相关规定,这样通过多种途径来减轻教师的负担问题。”吕玉刚如是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
 - 
            
            
10月27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25年湖南省新文旅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