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阳信:入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Date:2019-01-17
访问量:
来源:
作者:翟成新
阳信:入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月15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官网近日发布了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山东省阳信县洋湖乡入围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阳信洋湖鼓子秧歌发源于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是山东三大鼓子秧歌之一,最早时人们把它称为“打鼓子”。据滨州文化志记载:“阳信的鼓子秧歌产生于公元六百二十四年的前唐时期。”在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先有灵霄阁,后有大秧歌”。位于洋湖乡庙李村的“凌霄阁”,是阳信县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明代万历年间重建,每年正月十六的古庙会,各地群众到此烧香还愿、拜佛祈福,舞动秧歌,场面热闹,流传至今,最早时人们把它称为“打鼓子”,也叫“大鼓子秧歌”,或叫“跑秧歌”,清朝乾隆年间叫“武秧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普遍称之为“鼓子秧歌”。
洋湖鼓子秧歌人物角色由固定的伞、鼓、棒、花组成,一般由70多人组成一个演出队。“伞”分为“丑伞”和“花伞”,在队伍里数量相等。“丑伞”表演者左肩抗着伞,右手拿着牛板鼓,牛板鼓下面系着铜钱,动作难度相对较大,是整个队伍的总指挥。“花伞”表演者左手举着伞,右手拿着铃铛,铃铛下面系着绸子。“鼓”表演者左手拿鼓子,右手拿木棒。“棒”表演者拿着两个60公分左右的木棒,“鼓”、“棒”动作招式完全一样。“花”表演者手里拿绸子和手绢,动作简单,表现女性柔韧委婉之美。丑角的人物形象有很多种,如:孙悟空、猪八戒、算卦先生、媒婆、懒汉、小生等等,不论人数多少,不计入演出队伍。
开场是由“丑伞”带领着后面的鼓、棒、花依次上场跑到自己的位置,边做动作边带着队伍跑“花儿”,如:“十字街”、“双出头”、“四斗门”、“双驳花”、“八步紧”、“灯笼褂”、“二虎把门”、“迷魂阵”等多种模仿带兵打仗的阵法,气势磅礴,军事色彩鲜明,有“蹲”、“跳”、“转”、“击”的动作,即体现了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节庆气氛,又暗含了将帅战场的英勇气概。
鼓子秧歌与古代军事息息相连,从道具和伴奏乐器的运用上也都有充分的体现。“伞”是古代帝王贵族出巡时用的“华盖”演变而来,“鼓”是盾牌演变而来,“鼓槌”是短刀或矛演变而来;“棒”是鞭演变而来。伴奏乐器由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钹等打击乐器组成。大鼓是秧歌队的核心乐器,摆放在演出场地“非南即北”的位置,秧歌队面向大鼓表演,与鼓互动,鼓点节奏操控着整个秧歌队的阵法和步法。
洋湖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工作,成立洋湖乡鼓子秧歌文化协会,不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汇演,形成了张王、西焦、勃李、西于等一批独具特色的鼓子秧歌村,全乡97个村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
为使洋湖鼓子秧歌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全乡中小学专门开设了鼓子秧歌课程,将鼓子秧歌的相关情况汇编成名为《爱我家乡》的校本教程,并聘请技艺精湛的鼓子秧歌民间艺人未指导教师,向学生们传授原汁原味的鼓子秧歌。同时加强与专业院校联系,与山东省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山艺舞蹈学院多次来洋湖对鼓子秧歌进行调研采风,学院根据在各地调查研究的非遗舞蹈整理编写了《我的家乡·我的舞蹈》,详细记载了洋湖鼓子秧歌的起源发展传承和现状。
目前,洋湖乡不仅将鼓子秧歌这一民俗文化继承和发展起来,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县唯一的“国”字头文化遗产。
(翟成新 )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华传统文化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12月26日,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南京开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江苏省委书记、...
-
12月26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工作会在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