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贵州花溪探索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
日期:2017-06-13
浏览:
来源:
作者:袁于飞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举办的花溪故事主题艺术创作及衍生品设计大赛在花溪的溪云小镇启动,邀请全国的艺术家围绕花溪故事主题IP(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进行创作,传承保护花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介绍,贵阳花溪有苗族“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日以及花溪苗绣、高坡苗族射背牌、苗族芦笙舞蹈、苗族古歌等一批独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花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9项,其中花溪苗族挑花刺绣被列入国家级名录。
作为贵州省目前唯一的文化类国家5A级旅游景区,花溪青岩古镇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但景区内的旅游产品却缺乏特色,大大削弱了古镇的独特魅力。此次花溪故事主题IP的创作,就是重新挖掘花溪故事,赋予花溪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活力,形成品牌IP,再把相应的版权授权应用在开发充电宝、杯子、画扇、抱枕等文化旅游产品上,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以后到花溪,游客只要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买到正版的花溪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画版项目负责人梁海虎告诉记者,他们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艺术家的授权费用,保证老百姓能以低价购买到具有花溪IP的正版产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强调通过动态平衡推动经济社会文明程度高质量发...
-
4月12日,2025年四川凉山州德昌县桑椹樱桃采摘、非遗体验暨金希兔美食品尝活动,在德昌县金沙傈僳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