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动画电影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表达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不断取得突破,《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甚至突破50亿元,高居中国电影票房史上第三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姜子牙》等精品力作也都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中国动画圈一度刮起了民族风。但也不是所有国风动画都能成功,今年暑期档的多部动画电影票房就不够理想。动画电影在努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同时,还要在艺术性、共情性等方面有更高追求。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就有一大批洋溢中国风的国产动画与观众见面,从《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到《葫芦兄弟》《天书奇谭》,至今依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开辟了动画界的“中国学派”。从这些传统经典,到如今的国风潮流,中国动画之所以能够活力涌现,源于优秀传统文化所赋予的强劲功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5000多年文明积淀的精华,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学、哲学、艺术等资源,这些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应和与共鸣,是动画创作可以深入挖掘的巨大宝库。
中国动画中很多经典故事、场景、人物,都取材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观众耳熟能详、广为人知的经典素材,诸如孙悟空、哪吒、姜子牙、白蛇青蛇等,通过各类文学作品塑造和人们口口相传,已经在观众心目中成为符号化的人物。而这些从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原创动画,并不只是对传统文本、经典叙述的直接转译,而是通过讲述从古代经典、民间传说中衍生出来的新故事,形成与当代人现实生活同频共振的价值取向,以此呼应当代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阐发,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共情感,从而赢得观众的广泛认可。
凡是取得成功的中国动画,都没有固守传统,而是大胆创新,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期待,用符合当代人情伦理的理念塑造传统角色,将之置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中,赋予传统新的活力,使之更能立于时代。动画创作者既要善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也要加强独立思考与开拓创新,把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融合起来,推出更多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精品之作,推动中国动画不断取得新成就、迈向新境界。
热点信息
-
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强调通过动态平衡推动经济社会文明程度高质量发...
-
4月12日,2025年四川凉山州德昌县桑椹樱桃采摘、非遗体验暨金希兔美食品尝活动,在德昌县金沙傈僳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