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戏曲 中医 茶道 服饰 戏曲 饮食 体育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戏曲 传承发展祥符调艺术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杨扬 郑长忠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3-01
摘要:2022年2月28日上午,春风送暖,风和日丽。在开封市禹王台公园古吹台广场,由河南省广播电视台梨园移动戏曲频道、开封市戏迷协会联合举办了一场祥符调戏曲专场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唱响新时代,回顾党的百年辉煌和伟大历程,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促进戏曲文化交流,传承发展祥符调艺术。
 
2022年2月28日上午,春风送暖,风和日丽。在开封市禹王台公园古吹台广场,由河南省广播电视台梨园移动戏曲频道、开封市戏迷协会联合举办了一场祥符调戏曲专场活动。
 
河南开封是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素有“戏曲之乡”的美称。豫剧《祥符调》是在清代中叶,以开封为中心的地域内的一种戏剧艺术,它在形成过程中,因当时的开封名“祥符县”,故称其声腔为《祥符调》,《祥符调》是豫剧四大流派(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中形成较早的一支主要流派,它是豫剧的母调,在整个豫剧发展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河南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祥符调》这个名称清代并不见于史籍,它最早的名称是“梆”、“土梆”,后来统称“河南梆子”,“土梆”就是《祥符调》。根据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杞县县志记载的梆戏和李调元乾隆四十年(公元1755年)写《雨村曲话》的时间,《祥符调》的形成距今约200多年的历史了。
 
到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粗狂、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委婉明丽的风格,是微调式。常用的“E、F”,声腔以“5”为主音,旋律上行,走上五音,音域宽广,音程跳动较大,波颤音及装饰音较多。一般使用二本腔(假声),男女同声同调,以中州音韵为标准。
 
乾隆年间,《祥符调》不用问,不是蒋门是许门,许门办的科班在封丘清河集,蒋门办的科班在朱仙镇。当时著名的科班有天兴班、公义班,义成班。
 
后来由于黄河决口,两地被淹,蒋门便向周围发展,经蒋札子等人之手,把《祥符调》传到商丘一带叫《豫东调》;传到豫北濮阳一带叫《大高调》;传到周口、许昌一带叫《沙河调》;许门始终在开封附近活动,老艺人叫“内十处”,即“祥符”;杞县、通许、尉氏、中牟、陈留、仪封、原武、封丘、兰考。
 
后来经许老六(即许长庆)的手办了八个科班,《祥符调》的名演员大多出自他的门下,其中最著名的有五朵云李剑云、时倩云、闫彩云、林黛云、贾碧云,他们各有特长,名操一时。此外,驰名的还有光绪年间的名旦孙延德(陈素真之师傅),张芳金(艺名水上漂),王絮亭,石柳湘等。
 
《祥符调》各班社原来都没有女演员,直到二十年代中期,女演员才开始登上舞台,嗣后人才辈出,屈指不尽,其中《祥符调》的声腔表演卓有贡献的著名演员有陈素真、马双枝、司凤英等,名驰全国的表演艺术家陈素真,则是《祥符调》的卓越代表。
 
祥符调是豫剧母调,是河南戏曲的代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祥符调成形于北宋、发展于元明、正式形成于清,在豫剧兴盛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豫剧粗犷诚朴的地域文化品格,展现着黄河儿女坦荡朴实、乐观豪迈的精神品质,也蕴含着厚重平和、质朴健朗的礼乐文化特质。可以说,祥符调是中国戏剧艺术璀璨星河中的一颗明星,是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祥符调是最具民间特色、 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更是开封的一张文化名片。传承好、发展好、传播好豫剧祥符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