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陪家父①登千佛山
Date:2023-04-22
访问量:
来源:
作者:丁再献
陪家父①登千佛山
丁再献于1997年5月
这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早餐后,父亲兴奋异常,对我说:“再献,上午陪我登千佛山去吧?”我立即答应,并说:“我居住千佛山下多年,这里太熟悉了,今天我给您当导游!”片刻工夫,我们准备就绪,向千佛山方向进发。
我们穿过齐鲁宾馆出西大门向南,三分钟后便来到千佛山正门牌坊之下。牌坊宏伟、壮观,高约8米,长约15米,是用灰色大理镌砌而成,牌坊上书“千佛山”三个遒劲楷体大字熠熠生辉。过牌坊向前拾阶而上,台阶两侧绿树成荫,到处鸟语花香。绿荫之间新增添的18尊巨型石雕罗汉,引起了父亲的兴趣。但见这些罗汉形态各异,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我曾写过游千佛山进入山门七绝一首,诗曰:“树掩山门坊阙耸,怒目金刚少悦情。袒胸罗汉多慈面,草扶石径璧栏横。”
父亲时而驻足仰慕,时而扶摸雕像,时而目光移至说明牌上,不愿离开这里。我不得不催促老人家继续前行,边走边看,向南走去。我向父亲介绍:“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区南部,西与马鞍山、东与佛慧山相连。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舜曾耕于山下,故又称舜耕山。后因东晋时期佛教传入济南,这里佛教开始兴盛,山上先后镌刻了数不清的佛像,被后人称为千佛山。千佛山占地约两平方公里,海拔285米,与大明湖、趵突泉并称为三大名胜………。”
向上走不多远,迎面有一尊巨型卧佛,卧佛长约15米、高约1.5米,这里香烟袅袅,游客不断,香火很旺。我由此登阶而上,经茶社,过观音园,上行大约10分钟后,唐槐亭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亭是一座宝顶、飞檐、红柱,古朴大方,凉亭上“唐槐亭”三个大字,是当代大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墨宝,父亲看后大加赞赏并说:“我比较欣赏舒同的书法,但一直未能求到!1958年秋,我在公社帮助设计制作宣传栏时,正巧大众日报社有位记者叫孟新农,他的舒同体写的水平很高,是他当即为我写下了一首毛主席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欣赏完唐槐亭正向南转身,我说:“慢走!这里还有故事。”但见亭西南两米处有一棵两人才能合抱粗的古槐,古槐中间已经枯空,古槐空腹中间又生出一棵直径20多公分粗的小槐树,称为“怀中抱子”,甚为奇特。传说:唐朝开国元勋秦琼曾在这棵古槐上拴过马,故又称拴马槐。秦琼是个孝子,他每年都要到千佛山兴国寺为其母进香,为表虔诚,上山时到此下马,将马拴在这棵槐树上,然后再徒步上山,后人在这棵树旁建成此凉亭,并取名“唐槐亭”。我曾有登千佛山七绝一首至唐槐亭,诗曰:“秦琼卖马系唐槐,抱子犹思君再来。好汉奇闻传百世,至今画像挂门牌。”
登山路有东西两条,我们沿西路继续登阶而上,半支烟工夫,我们驻足小憩,仰头望去,不远处有一古坊,这就是“齐烟九点坊”了。这是一座木制结构的牌坊,雕刻极为考究,欣赏着牌坊,我们在此停下脚步。我告诉父亲:“此坊建造于清代道光23年,坊檐下‘齐烟九点’四个大字是清朝道光年间历城县令叶圭手书。唐代大诗人李贺游千佛山时曾留下‘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梦天》诗句。传说有一天,李贺进入梦中,他从天空中遥望齐州大地,高出的山就像九点烟,低处的海就像一杯水,这众座山就像九点烟浮在这海之中。县令叶圭登千佛山到这里时,驻足向北看去,正好看到了华山、鹊山、标山、粟山、匡山、药山、无影山、凤凰山、卧牛山、北马鞍山等十多个青翠的山峰,飘浮在白雾之中,便认为这就是李贺诗中齐州九点烟了,欣喜万分,即命备文房四宝,并写下了这‘齐烟九点’四字,随后亲自督造了这座牌坊。此后游人到此也都北望众山,在烟中时隐时现,认为在这里已经看到‘齐烟九点’的圣境了。”听我的介绍,父亲若有所思,也转身向北望去,似乎进入了李贺所做的梦中了。回过神来,又向坊南檐下看去,上书“仰观俯察”四个大字,父亲颇通书法,看后皱起眉头,突然问我,“再献,这四个字有点眼熟?好像在那里见过!” 我想这下正问对我了,这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四字,我已经临摩过七八遍了,因此立即回曰:“不错,这是书圣王羲之《兰亭序》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句中的四字。这四个字是从王羲之《兰亭序》帖中勾描放大后又刻在牌匾上的。”听后对视哈哈大笑。
离开“齐烟九点坊”向上不远就是“云径禅关坊”了。该坊四柱三门,红柱青瓦,挑檐起脊,古朴典雅。我向父亲介绍说:“此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正面‘云径禅关’、背面‘峰回路转’八个大字是原为清代道光年王观成所书,1972年整修时正面‘云径禅关’改为济南书法家黄立孙手书;背面‘峰回路转’改为山东省博物馆姜守迁手书。这‘峰回路转’句出自于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这里险峻、陡峭、曲回、弯转。此语在这里一语双关,说明了进入佛界的人要超脱‘红尘’,走出‘苦海’,回头是岸。”果然,当我们回头看完镶嵌在云径禅关坊对面崖壁上的乾隆御碑向东走去,正面就是兴国禅寺西大门,“兴国禅寺”四个大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大门两侧有一幅由清未秀才杨兆庆书写的对联,上联是: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下联是: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相比这就是导游讲的“红尘”、“苦海”之意了。这时想起我曾有一首七绝过禅关坊:“峰回路转御碑逢,仰视方知寺庙宏。云径禅关才跨过,仙风玉露喜来迎。”
我们信步进入兴国禅寺,但见这寺院建在千佛山之阴面的半山腰上,院内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僧侣们正在忙于法事,寺内一派兴盛景象。这使我想起我前时游兴国禅寺的七绝一首:“殿宇巍巍僧侣红,香烟袅袅信徒恭。为离苦海来祈愿,不赏长亭赏佛经。”我们先向东北走去,北边是厅房接走廊连殿宇,廊北壁上镶嵌着许多碑刻,最著名的就是赵朴初的《齐鲁青了》、郭沫若的绝句《俯瞰齐州烟九点》碑刻和董必武的《古寺云千佛》诗了,宫老看后赞赏有嘉。离开碑廊向南,有一悬崖,名千佛崖,崖壁上镌刻了许许多多的佛像,造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我给父亲介绍说:“该崖开凿于隋朝开皇七年,也就是公元587年,直到唐朝贞观年间,共凿了9个佛窟,130多尊佛像,最早的巨今天已有1300多年了。”崖下有一洞,名龙泉洞,洞口上书“龙泉洞”三个篆字,是当代书法家任晓麓手书。洞穴面积约20多平米,水深数尺,洞内崖壁上还镌刻有佛像20多尊。导游介绍:“此洞遇有山风吹来,洞口便发出如龙吟之声,所以称为龙泉洞,我们刚才在西门外南崖上的乾隆御碑上的‘其下有空洞,淙淙出乳窦。精室筑左侧,琴书芳润漱。’句就是指这里……”。出龙泉洞向东几步就是极乐洞,洞内佛像80余尊,已经过1400多年的历史,现仍保存颇为完整。这些造像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正面三座高大的佛像了,其中一尊高约3米,盘膝端坐正中,是阿弥陀佛。左是观世音,右是大势至,高约2.5米,端坐两侧,这三者被合称为“西方三圣”。可惜文革期间遭遇灾难,严重毁容,现在的面貌是1979年经整修后才基本原形的。再向东几步,来到黔娄洞,该洞深数丈,三弯后有一高约2米,约20多平方米的空洞,据导游介绍:“洞内原有塑有黔娄造像,后遭破坏。据记载:黔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隐士,自幼家境贫寒,但一生为人耿直,清正廉洁,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相传他在这里凿崖挖洞,隐居于此而著书立说,宣传他的道家主张。鲁恭王得知了他的才能,曾任他为相国。据说齐威王也对黔娄很尊敬,如果打了败仗就的他求教,每次来求见都会在很远的地方就下马,徒步上山,以示真诚,因得了黔娄的秘授,齐威王开始转败为胜……”。离开黔娄洞正欲东去,只见东南高处有一古石坊,坊上有一古院落,据说这里是古代的藏书阁。古坊匾额上书对华亭三个楷书大字,是大书法家、文学家赵孟頫题写,这引起了父亲的关注,看了对华亭老人家略有所思说:“我很喜爱赵孟頫的书法,年轻时常临他的字帖,所以后来我的书法也就略带赵体之意了。”
我们朝东走去,壮观的大雄宝殿呈现在眼前。进得大殿来,只见巨型莲花座上有一尊高大的佛祖释加牟尼端坐中心,罗汉、菩萨分立左右,文殊、普贤菩萨及迦叶、阿难等十大第子分塑南北两侧,该组雕塑群虽然是近些年才造就,但雕塑水平颇高,造像尊尊端庄大方,面容生动,称得上栩栩如生了。
出大雄宝殿就是西寺的东门,南崖壁上镶嵌着清朝著名清官山东巡抚丁宝桢的书法精品“十二屏风”碑刻。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时,因杀了慈禧太后的宠臣大太监安德海而闻名于世。相传:丁宝桢有一次上朝见圣上,磕头时一不小心将红顶子帽掉在了地上,安德海将其一脚踢走。后来光绪帝想杀了小安子,随后下了圣旨,让丁见安即杀。慈禧不恳,也下懿旨,这时小安子逃到了泰安,丁宝桢假装未收到懿旨,将小安子杀掉。我还向父亲介绍保存十二碑刻的故事:这“十二屏风”碑刻保存至今,而完好无损,得益于一位工作人员,是何姓名已记起了,文革时是他出主意,将这十二块碑刻用厚厚的石灰伴泥巴抹平,与南崖壁混然一体,才免除灾难。听了介绍,父亲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欣赏完丁宝桢的墨迹,东行30多步就是历山院,门额上书“历山”二字,系清代书法家农髯熙手书。进得院来,但见这是一东西长条型院落,是为纪念舜曾在历山耕耘而建。此院与兴国禅寺相对应,各有韵味。兴国禅寺是佛家独占,而这厢则是受了舜文化的影响,因而儒家、道家、佛家三教都合入了此院,成为一处独具特色之寺。
进历山院沿北侧连廊向东数步就是一览亭,一览亭始建于清朝,1979年重建。匾额上“一览亭”三个大字是当代山东大书法家、原山东省委书记高启云手书,书写雄浑遒劲,略带颜真卿风格。古时有一首咏一览亭的七绝:“亭势依山名未虚,齐州一览信无余。百层楼阁千层树,平展度郊绣不如。”听着这首诗向北望去,也就联想起这一览亭的来意了。由一览亭向南来到了鲁班祠,祠堂建于宋代,后经多次重新修建,变成现在的模样,是为纪念春秋时期鲁国人士、建筑业的祖师爷鲁班而建。由鲁班祠向上就是舜祠了,《水经注》中‘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的记载说明了北魏时期就有了舜祠,所以说舜祠是千佛山中最早的建筑。多少年来几经破坏,几经修复,现在的舜祠是近几年才重新修建而成,比历史上的祠堂大了许多倍,整座建筑不失宏伟、典雅,称得上新造仿古建筑的上乘之作了。
#p#分页标题#e#
参观完舜祠我们步出东门,这时父亲兴致正浓,捎作小憩后老人家发话了,走!到山顶去!我们应声向南沿阶而上,一路上父亲边走、边看、边讲他在乡下如何劳动,段练了身体,所以今天快80岁了登千佛山还不费吹灰之力。果然,不一会我们就在交谈喜笑之中轻松的登上了山顶。这时已近11点多了,天气晴朗,远处飘散着数朵白云,整座济南城清楚的展现在眼底。父亲站在千佛山的最高处,举目向四面边了望边说:“刚才我们站在一览亭时,说在这里看济南一览无余,此言差矣!应当说只看到一半,现在的济南比清朝时扩大了几十倍,所以说站在一览亭对整个济南是很难看全的了。今天我站在了极顶,真正把个济南市看全了,这才叫做一览无余啊!济南太美了!” 随之老人发出朗朗的笑声。
1997年5月
注:①、家父,丁父陶,(1920.12—2008.8)山东省沂南县张庄镇后辉山村人。自幼喜爱书法,由于家境贫寒,未曾进半日学堂,全靠自学而达到了初高中的文化水平。七八岁开始跟伯父丁义岩学习书法,后不断临摩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二王碑帖,其书法艺术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书体。作品多次在临沂市及沂南县书法大赛中获奖,并被当地誉为书法家。兄姐妹8人,其中5人先后参加抗战,父亲曾于1939年开始,多年担任周边5村的联合行政村村长及后辉山村村长,当年曾掩护山东军区财金局、老四团等诸多领导,并和时任沂南县委副书记李子超在老宅后院小东屋同住一年之久。
我曾写有父亲的七绝十三首,诗句如下:
一、情寄山水 忙罢犁耕忙笔耕,田园纸上两同工。交通阡陌遍踪迹,绿水青山寄毕生。
二、求学 自幼无缘乡校门,求师问道往来人。偏街陋巷少文化,一字求知走数村。
三、练艺 文章读罢练书法,纸砚俱无摊白沙。折却柳枝抒意志,草行写得别他家。
四、书法 形似蛟龙云雾翻,又如流瀑挂前川。高盘低泻皆成趣,鹤立莺飞武当拳。
五、乡官 横行扫荡冦嚣张,兄弟从戎斗志昂。联袂五村推统率,武装两岸护家乡。
六、重担 两兄两妹皆八路,兵谏长兄音信无①。携老农桑挑重担,两肩抗战一茅庐。
①、家父长兄丁义增为扬虎城将军部下,西安事变后不知下落。家父的二哥、四哥、三妹、四妹均于1937-1940年间参加了八路军。
七、敌后 鸟炮红缨后场院,兵民战士指挥员。运筹将帅遮风地,犹忆徐罗老四团②。
②、徐:徐向前,罗:罗荣桓。老四团在徐罗指挥下。
八、支前 倭寇灰飞讨逆蒋,米粮担架共壶浆。勋章侪辈胸前挂,省县为官我故乡。
九、回报 同志居高念万民,合田欲速越英伦。卸除钌铞废铜炼,赢得肿浮多病身。
十、企盼 初平战乱内生乱,狠斗频仍又十年。百代兴亡莫循例,太平温饱盼桃园。
十一、饷耕 残年无望均田垅,拄杖犹思过岭东。箪食壶浆鸡晓里,春风夏雨饷锄耕。
十二、示后人 一生奋勉砚犁勤,征引哲贤育后人。心系国家倾笔墨,古诗新意遍山村。
十三、无憾 青春已共河山度,回首当年憾事无。夕照文房毫吐秀,松针竹叶满茅庐。
丁再献于1997年5月
这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早餐后,父亲兴奋异常,对我说:“再献,上午陪我登千佛山去吧?”我立即答应,并说:“我居住千佛山下多年,这里太熟悉了,今天我给您当导游!”片刻工夫,我们准备就绪,向千佛山方向进发。
我们穿过齐鲁宾馆出西大门向南,三分钟后便来到千佛山正门牌坊之下。牌坊宏伟、壮观,高约8米,长约15米,是用灰色大理镌砌而成,牌坊上书“千佛山”三个遒劲楷体大字熠熠生辉。过牌坊向前拾阶而上,台阶两侧绿树成荫,到处鸟语花香。绿荫之间新增添的18尊巨型石雕罗汉,引起了父亲的兴趣。但见这些罗汉形态各异,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我曾写过游千佛山进入山门七绝一首,诗曰:“树掩山门坊阙耸,怒目金刚少悦情。袒胸罗汉多慈面,草扶石径璧栏横。”
父亲时而驻足仰慕,时而扶摸雕像,时而目光移至说明牌上,不愿离开这里。我不得不催促老人家继续前行,边走边看,向南走去。我向父亲介绍:“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区南部,西与马鞍山、东与佛慧山相连。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舜曾耕于山下,故又称舜耕山。后因东晋时期佛教传入济南,这里佛教开始兴盛,山上先后镌刻了数不清的佛像,被后人称为千佛山。千佛山占地约两平方公里,海拔285米,与大明湖、趵突泉并称为三大名胜………。”
向上走不多远,迎面有一尊巨型卧佛,卧佛长约15米、高约1.5米,这里香烟袅袅,游客不断,香火很旺。我由此登阶而上,经茶社,过观音园,上行大约10分钟后,唐槐亭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亭是一座宝顶、飞檐、红柱,古朴大方,凉亭上“唐槐亭”三个大字,是当代大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墨宝,父亲看后大加赞赏并说:“我比较欣赏舒同的书法,但一直未能求到!1958年秋,我在公社帮助设计制作宣传栏时,正巧大众日报社有位记者叫孟新农,他的舒同体写的水平很高,是他当即为我写下了一首毛主席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欣赏完唐槐亭正向南转身,我说:“慢走!这里还有故事。”但见亭西南两米处有一棵两人才能合抱粗的古槐,古槐中间已经枯空,古槐空腹中间又生出一棵直径20多公分粗的小槐树,称为“怀中抱子”,甚为奇特。传说:唐朝开国元勋秦琼曾在这棵古槐上拴过马,故又称拴马槐。秦琼是个孝子,他每年都要到千佛山兴国寺为其母进香,为表虔诚,上山时到此下马,将马拴在这棵槐树上,然后再徒步上山,后人在这棵树旁建成此凉亭,并取名“唐槐亭”。我曾有登千佛山七绝一首至唐槐亭,诗曰:“秦琼卖马系唐槐,抱子犹思君再来。好汉奇闻传百世,至今画像挂门牌。”
登山路有东西两条,我们沿西路继续登阶而上,半支烟工夫,我们驻足小憩,仰头望去,不远处有一古坊,这就是“齐烟九点坊”了。这是一座木制结构的牌坊,雕刻极为考究,欣赏着牌坊,我们在此停下脚步。我告诉父亲:“此坊建造于清代道光23年,坊檐下‘齐烟九点’四个大字是清朝道光年间历城县令叶圭手书。唐代大诗人李贺游千佛山时曾留下‘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梦天》诗句。传说有一天,李贺进入梦中,他从天空中遥望齐州大地,高出的山就像九点烟,低处的海就像一杯水,这众座山就像九点烟浮在这海之中。县令叶圭登千佛山到这里时,驻足向北看去,正好看到了华山、鹊山、标山、粟山、匡山、药山、无影山、凤凰山、卧牛山、北马鞍山等十多个青翠的山峰,飘浮在白雾之中,便认为这就是李贺诗中齐州九点烟了,欣喜万分,即命备文房四宝,并写下了这‘齐烟九点’四字,随后亲自督造了这座牌坊。此后游人到此也都北望众山,在烟中时隐时现,认为在这里已经看到‘齐烟九点’的圣境了。”听我的介绍,父亲若有所思,也转身向北望去,似乎进入了李贺所做的梦中了。回过神来,又向坊南檐下看去,上书“仰观俯察”四个大字,父亲颇通书法,看后皱起眉头,突然问我,“再献,这四个字有点眼熟?好像在那里见过!” 我想这下正问对我了,这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四字,我已经临摩过七八遍了,因此立即回曰:“不错,这是书圣王羲之《兰亭序》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句中的四字。这四个字是从王羲之《兰亭序》帖中勾描放大后又刻在牌匾上的。”听后对视哈哈大笑。
离开“齐烟九点坊”向上不远就是“云径禅关坊”了。该坊四柱三门,红柱青瓦,挑檐起脊,古朴典雅。我向父亲介绍说:“此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正面‘云径禅关’、背面‘峰回路转’八个大字是原为清代道光年王观成所书,1972年整修时正面‘云径禅关’改为济南书法家黄立孙手书;背面‘峰回路转’改为山东省博物馆姜守迁手书。这‘峰回路转’句出自于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这里险峻、陡峭、曲回、弯转。此语在这里一语双关,说明了进入佛界的人要超脱‘红尘’,走出‘苦海’,回头是岸。”果然,当我们回头看完镶嵌在云径禅关坊对面崖壁上的乾隆御碑向东走去,正面就是兴国禅寺西大门,“兴国禅寺”四个大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大门两侧有一幅由清未秀才杨兆庆书写的对联,上联是: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下联是: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相比这就是导游讲的“红尘”、“苦海”之意了。这时想起我曾有一首七绝过禅关坊:“峰回路转御碑逢,仰视方知寺庙宏。云径禅关才跨过,仙风玉露喜来迎。”
我们信步进入兴国禅寺,但见这寺院建在千佛山之阴面的半山腰上,院内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僧侣们正在忙于法事,寺内一派兴盛景象。这使我想起我前时游兴国禅寺的七绝一首:“殿宇巍巍僧侣红,香烟袅袅信徒恭。为离苦海来祈愿,不赏长亭赏佛经。”我们先向东北走去,北边是厅房接走廊连殿宇,廊北壁上镶嵌着许多碑刻,最著名的就是赵朴初的《齐鲁青了》、郭沫若的绝句《俯瞰齐州烟九点》碑刻和董必武的《古寺云千佛》诗了,宫老看后赞赏有嘉。离开碑廊向南,有一悬崖,名千佛崖,崖壁上镌刻了许许多多的佛像,造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我给父亲介绍说:“该崖开凿于隋朝开皇七年,也就是公元587年,直到唐朝贞观年间,共凿了9个佛窟,130多尊佛像,最早的巨今天已有1300多年了。”崖下有一洞,名龙泉洞,洞口上书“龙泉洞”三个篆字,是当代书法家任晓麓手书。洞穴面积约20多平米,水深数尺,洞内崖壁上还镌刻有佛像20多尊。导游介绍:“此洞遇有山风吹来,洞口便发出如龙吟之声,所以称为龙泉洞,我们刚才在西门外南崖上的乾隆御碑上的‘其下有空洞,淙淙出乳窦。精室筑左侧,琴书芳润漱。’句就是指这里……”。出龙泉洞向东几步就是极乐洞,洞内佛像80余尊,已经过1400多年的历史,现仍保存颇为完整。这些造像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正面三座高大的佛像了,其中一尊高约3米,盘膝端坐正中,是阿弥陀佛。左是观世音,右是大势至,高约2.5米,端坐两侧,这三者被合称为“西方三圣”。可惜文革期间遭遇灾难,严重毁容,现在的面貌是1979年经整修后才基本原形的。再向东几步,来到黔娄洞,该洞深数丈,三弯后有一高约2米,约20多平方米的空洞,据导游介绍:“洞内原有塑有黔娄造像,后遭破坏。据记载:黔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隐士,自幼家境贫寒,但一生为人耿直,清正廉洁,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相传他在这里凿崖挖洞,隐居于此而著书立说,宣传他的道家主张。鲁恭王得知了他的才能,曾任他为相国。据说齐威王也对黔娄很尊敬,如果打了败仗就的他求教,每次来求见都会在很远的地方就下马,徒步上山,以示真诚,因得了黔娄的秘授,齐威王开始转败为胜……”。离开黔娄洞正欲东去,只见东南高处有一古石坊,坊上有一古院落,据说这里是古代的藏书阁。古坊匾额上书对华亭三个楷书大字,是大书法家、文学家赵孟頫题写,这引起了父亲的关注,看了对华亭老人家略有所思说:“我很喜爱赵孟頫的书法,年轻时常临他的字帖,所以后来我的书法也就略带赵体之意了。”
我们朝东走去,壮观的大雄宝殿呈现在眼前。进得大殿来,只见巨型莲花座上有一尊高大的佛祖释加牟尼端坐中心,罗汉、菩萨分立左右,文殊、普贤菩萨及迦叶、阿难等十大第子分塑南北两侧,该组雕塑群虽然是近些年才造就,但雕塑水平颇高,造像尊尊端庄大方,面容生动,称得上栩栩如生了。
出大雄宝殿就是西寺的东门,南崖壁上镶嵌着清朝著名清官山东巡抚丁宝桢的书法精品“十二屏风”碑刻。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时,因杀了慈禧太后的宠臣大太监安德海而闻名于世。相传:丁宝桢有一次上朝见圣上,磕头时一不小心将红顶子帽掉在了地上,安德海将其一脚踢走。后来光绪帝想杀了小安子,随后下了圣旨,让丁见安即杀。慈禧不恳,也下懿旨,这时小安子逃到了泰安,丁宝桢假装未收到懿旨,将小安子杀掉。我还向父亲介绍保存十二碑刻的故事:这“十二屏风”碑刻保存至今,而完好无损,得益于一位工作人员,是何姓名已记起了,文革时是他出主意,将这十二块碑刻用厚厚的石灰伴泥巴抹平,与南崖壁混然一体,才免除灾难。听了介绍,父亲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欣赏完丁宝桢的墨迹,东行30多步就是历山院,门额上书“历山”二字,系清代书法家农髯熙手书。进得院来,但见这是一东西长条型院落,是为纪念舜曾在历山耕耘而建。此院与兴国禅寺相对应,各有韵味。兴国禅寺是佛家独占,而这厢则是受了舜文化的影响,因而儒家、道家、佛家三教都合入了此院,成为一处独具特色之寺。
进历山院沿北侧连廊向东数步就是一览亭,一览亭始建于清朝,1979年重建。匾额上“一览亭”三个大字是当代山东大书法家、原山东省委书记高启云手书,书写雄浑遒劲,略带颜真卿风格。古时有一首咏一览亭的七绝:“亭势依山名未虚,齐州一览信无余。百层楼阁千层树,平展度郊绣不如。”听着这首诗向北望去,也就联想起这一览亭的来意了。由一览亭向南来到了鲁班祠,祠堂建于宋代,后经多次重新修建,变成现在的模样,是为纪念春秋时期鲁国人士、建筑业的祖师爷鲁班而建。由鲁班祠向上就是舜祠了,《水经注》中‘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的记载说明了北魏时期就有了舜祠,所以说舜祠是千佛山中最早的建筑。多少年来几经破坏,几经修复,现在的舜祠是近几年才重新修建而成,比历史上的祠堂大了许多倍,整座建筑不失宏伟、典雅,称得上新造仿古建筑的上乘之作了。
#p#分页标题#e#
参观完舜祠我们步出东门,这时父亲兴致正浓,捎作小憩后老人家发话了,走!到山顶去!我们应声向南沿阶而上,一路上父亲边走、边看、边讲他在乡下如何劳动,段练了身体,所以今天快80岁了登千佛山还不费吹灰之力。果然,不一会我们就在交谈喜笑之中轻松的登上了山顶。这时已近11点多了,天气晴朗,远处飘散着数朵白云,整座济南城清楚的展现在眼底。父亲站在千佛山的最高处,举目向四面边了望边说:“刚才我们站在一览亭时,说在这里看济南一览无余,此言差矣!应当说只看到一半,现在的济南比清朝时扩大了几十倍,所以说站在一览亭对整个济南是很难看全的了。今天我站在了极顶,真正把个济南市看全了,这才叫做一览无余啊!济南太美了!” 随之老人发出朗朗的笑声。
1997年5月
注:①、家父,丁父陶,(1920.12—2008.8)山东省沂南县张庄镇后辉山村人。自幼喜爱书法,由于家境贫寒,未曾进半日学堂,全靠自学而达到了初高中的文化水平。七八岁开始跟伯父丁义岩学习书法,后不断临摩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二王碑帖,其书法艺术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书体。作品多次在临沂市及沂南县书法大赛中获奖,并被当地誉为书法家。兄姐妹8人,其中5人先后参加抗战,父亲曾于1939年开始,多年担任周边5村的联合行政村村长及后辉山村村长,当年曾掩护山东军区财金局、老四团等诸多领导,并和时任沂南县委副书记李子超在老宅后院小东屋同住一年之久。
我曾写有父亲的七绝十三首,诗句如下:
一、情寄山水 忙罢犁耕忙笔耕,田园纸上两同工。交通阡陌遍踪迹,绿水青山寄毕生。
二、求学 自幼无缘乡校门,求师问道往来人。偏街陋巷少文化,一字求知走数村。
三、练艺 文章读罢练书法,纸砚俱无摊白沙。折却柳枝抒意志,草行写得别他家。
四、书法 形似蛟龙云雾翻,又如流瀑挂前川。高盘低泻皆成趣,鹤立莺飞武当拳。
五、乡官 横行扫荡冦嚣张,兄弟从戎斗志昂。联袂五村推统率,武装两岸护家乡。
六、重担 两兄两妹皆八路,兵谏长兄音信无①。携老农桑挑重担,两肩抗战一茅庐。
①、家父长兄丁义增为扬虎城将军部下,西安事变后不知下落。家父的二哥、四哥、三妹、四妹均于1937-1940年间参加了八路军。
七、敌后 鸟炮红缨后场院,兵民战士指挥员。运筹将帅遮风地,犹忆徐罗老四团②。
②、徐:徐向前,罗:罗荣桓。老四团在徐罗指挥下。
八、支前 倭寇灰飞讨逆蒋,米粮担架共壶浆。勋章侪辈胸前挂,省县为官我故乡。
九、回报 同志居高念万民,合田欲速越英伦。卸除钌铞废铜炼,赢得肿浮多病身。
十、企盼 初平战乱内生乱,狠斗频仍又十年。百代兴亡莫循例,太平温饱盼桃园。
十一、饷耕 残年无望均田垅,拄杖犹思过岭东。箪食壶浆鸡晓里,春风夏雨饷锄耕。
十二、示后人 一生奋勉砚犁勤,征引哲贤育后人。心系国家倾笔墨,古诗新意遍山村。
十三、无憾 青春已共河山度,回首当年憾事无。夕照文房毫吐秀,松针竹叶满茅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华传统文化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丁再献:游黄河口 忆军垦事
热点信息
-
2024年12月7日至8日,由安徽省文物局主办,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安徽博物院承办的第二届“安徽省少...
-
11月2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主办的“中阿诗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