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枣庄构建“育繁推、产加销、农文旅”石榴全链条生态体系
秋日杲杲,重庆丰都县山坳里,红心柚摇曳在枝头。
丰都水天坪工业园区里,美果来红心柚大健康产品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前投产。
“这是‘鲁渝协作’的成果,我们把枣庄石榴深加工的经验搬到了重庆。”山东美果来公司党支部书记刘广忠说,去年在丰都建成红心柚加工厂,让当地鲜果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价值跃升。该项目将聚焦红心柚系列产品的研发、提取、加工与转化,打造集科技与效益于一体的“红心柚大健康”产业平台。
石榴不仅是枣庄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品牌,也是城市的文化符号与产业支柱。近年来,枣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枣庄重要指示要求,将石榴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构建起“育繁推、产加销、农文旅”的全链条生态体系。2024年,全市石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8亿元。
9月23日—24日,2025石榴产业发展大会在枣庄峄城区举办,大会由枣庄市石榴产业发展协会主办,以“榴火燃情聚枣庄 籽籽同心创未来”为主题,邀请国内石榴产业经营主体、行业协会及主产区代表,共话产业升级与合作共赢。
“会上,一系列石榴深加工新品将集中发布。”枣庄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涛说,全市石榴原汁年加工能力提升至5000吨,石榴饮料产能达到12万吨以上,石榴饮品等传统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攀升,石榴保健品、工艺品更是独具特色。
石榴是乡亲们的“致富果”“幸福果”。一场秋雨过后,枣庄冠世榴园,漫山遍野石榴树硕果盈枝。穿行其间,婆娑的树影映照在“石榴木雕根艺”非遗工坊墙面上。孙延森正专注打磨一段石榴树根。抛光声中,虬结的根材逐渐显露出石榴的轮廓——这是他最新制作的石榴台灯。
作为枣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延森巧妙利用枣庄石榴木特有的疤瘤纹理,让枯木逢春,其作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年销售额突破70万元。“现在2个徒弟都能独立创作了。”
峄城区小微盆景协会副会长马超则专注于“小而美”的盆景艺术。他培育的变异品种“粉精灵”石榴,小苗能卖上百元,成盆达300元。
目前,枣庄年产石榴盆景盆栽25万盆,在园总量超过30万盆,产值近6亿元。峄城区先后参加全国石榴盆景展、制作技艺比赛,在第十一届全国盆景展上斩获2金4银1铜。
古法新技交融,守护千年农业遗产。清晨5点,果农刘怀富挎着竹篓走进冠世榴园。他脚下的鱼鳞坑泛着油光,新补的客土中混着腐熟的有机肥。“这是老祖宗传下的法子,配上滴灌技术,老树结新果更有劲。”刘怀富拨开枝叶,石榴果实已如拳头大小。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枣庄石榴种植系统包含围堰梯田、古法嫁接等核心技艺,历经两千年延续不衰。
产业升级,科技是关键。2014年3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穆拉德博士的到访,为枣庄石榴带来国际合作契机。他宣布与当地合作研发石榴保健品,让枣庄石榴深加工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2023年7月,王老吉·正官庄·美果来红参石榴汁饮品发布。韩国正官庄中国区董事长金洋镇期待三方合作“共创大众化产品”,标志着枣庄石榴从传统加工向中医药保健产业升级。
两年来,枣庄不断丰富石榴加工品类和高附加值产品矩阵,石榴的根、皮、籽、花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特别是石榴籽油项目,冷榨技术提取的石榴籽油可做化妆品原料,未来获评“药食同源”后,附加值有望翻倍。目前,峄城区石榴深加工企业达到20家,石榴系列加工产品增加到近200款。
枣庄已形成“种质研发-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全市石榴产业上下游关联加工企业达到53家,年带动从业人数4万人、旅游人数180余万人次,形成一二三产完整产业链,“全国石榴看枣庄,枣庄石榴誉全球”的产业发展新高地正在加快崛起。
热点信息
-
秋日杲杲,重庆丰都县山坳里,红心柚摇曳在枝头。丰都水天坪工业园区里,美果来红心柚大健康产品项目主体工...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