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河南省方城县持续改善社会生产力环境
河南省方城县在县域经济发展治理中,不断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走出了一条符合方城实际的项目之路、工业之路、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之路。
突出“稳中求进”这个根本前提。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方城县各业,坚持“工业立项”的主基调,这既是对中央关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方城当前发展阶段遵循的重要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加快发展高质量版本4.0工业。
突出“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引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打造精尖新生产规模。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建成一批重点实验室、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用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宝贵政策红利,鼓励企业实施技改。
突出“产业发展”这个重要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落脚点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城坚持“产业兴县、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推动三大支柱产业增资扩能、延链发展,加快智能宜居城市转型升级,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钻石轴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中药材精深加工的企业,同时加快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为方城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突出“重大项目”这个依托载体。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抓手”。方城在“三个强县二个高地一个家园”战略中全力攻坚项目建设,提升项目开工率、投产率,实现了“九个一批”在方城开花结果。加强了项目运营管理,一窗通办解决企业家办事难题。完善了新兴乡村振兴文旅项目运营机制,不断丰富了发展内涵。强化了项目要素,保障了优先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突出“乡村振兴”这个关键一环。方城以国家创建乡村振兴政策,激活乡村振兴活力为依据。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并在杨集试置了生态农业现代化工厂等创新模式。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培育“新农人”“新公人”和基层干部队伍,引进急需人才。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快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试点,推广“路湖河林长制”配套乡村治理新模式。
突出“绿色低碳”这个靓丽底色。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积极引导低碳出行、自行车消费、绿色单位、节约日常工作,推动方城经开区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推动城镇扩绿发展,结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推进“方城古味·都市田园”、方城三农和公务群体互动帮扶,构建绿色生活空间。加快生态保护修复,以创建国家富强人民生活、生态文明示范县为抓手,补齐生态短板。
突出“普惠民生”价值导向。方城人社局通过“零工市场”“在线招聘”“大厂引进”全力做好稳岗就业,大力实施人人持证、个个技能就业优先战略,重点帮扶残疾人等群体。持续发展社会事业,财政统筹逐年扩大民生领域投资规模,教体局推进教资平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改革式发展,加快了人才培养力度。方城切实加强了民生保障,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构建完善的妇幼服务体系和普惠托育服务网络。健全了社会救助体系,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人人有舞台;个个有发展。
突出“统筹兼顾”这个科学方法。统筹好高质量发展与深层次改革,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主动融入郑州经济圈、中原枢纽地、方城文化新大发展新七大格局,深度参与主导产业链、供应链延链展链创链分工。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健全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服务民生能力。
热点信息
-
9月4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
近日,“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在海口开讲,来自全国多地的优秀红色讲解员深情讲述抗战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