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美育教学新体验!“2025广州非遗在校园之美育名师课堂”正式启动
3月28日下午,由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联手举办的“老广新潮——2025非遗在校园之美育名师课堂”首期课程在广州市文化馆精彩亮相,来自全市中职学校近百名艺术旅游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这标志着广州市文化馆的“非遗在校园”品牌活动,从往年的优秀课例展示逐步转型为优秀项目合作展示,进一步深化探索“非遗在校园”新模式。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周潇健、黄洁红老师带来的“手工布艺包袋文创——中国传统染缬非遗技艺体验”课程在广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中心103课室举办,介绍了中国传统染缬工艺历史,引导学员用“型糊染”技法创作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作品。
在广府园7号厅,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易诣老师带来了“广彩绘镜,非遗传韵——结合早茶醒狮元素等的随身镜广彩绘制”体验课,以早茶、醒狮等岭南文化浓郁的非遗项目为内容,以生活中实用的随身镜为载体,引导学员进行广彩创作体验。
首日两场课程,通过“非遗+美育+文创”的创新美育教学体验模式,展现了传统技艺在当代教学和产业融合发展中的蓬勃生机。作为“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广州市文化馆不断探索文教融合、馆校合作的青少年美育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今年与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联手的“老广新潮”中职美育项目,包含了“广州职业院校非遗文创产品展”和“美育名师课堂”两个板块。
本次率先启动的“美育名师课堂”,汇集了广州市近2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40多位骨干名师,通过公益惠民美育课堂,让更多来自学校的优质美育资源为社会所共享。
据悉,3月-6月期间,广州市文化馆将开展与文创设计相结合的广彩、剪纸、型糊染等非遗体验,结合文化馆空间的生活美学美育课,以及青少年美育、科技文化与职业启蒙课等共23场。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增进市民游客对非遗及其创新性发展的了解、进一步推动全民美育工作,提升市民游客的艺术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
热点信息
-
“轻风托纸鸢,扶摇上青天。”风筝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月31日,农历乙巳年三月初三,在世遗福建(华安)土楼所在地——漳州市华安县大地村,楼民自发举办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