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山东航空学院:做好“三强化”纵深推进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工作
近年来,山东航空学院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机制,强化思想引领,强化政策保障,强化跟踪培养,在校内外形成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计划实施以来,先后有4000余名毕业生踊跃报名参与选拔,552名青年志愿者光荣入选,120余名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选择扎根西部、成长成才,为推动西部和基层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一、强化思想引领,让青年学生“愿意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已面向学生全覆盖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课程,结合实施“青马工程”“学生骨干训练营”等,强化师生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走向西部,走进西部,服务党和国家发展战略、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厚植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学校注重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将志愿服务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和劳动教育等要求相结合,与发展入团、推优入党、荣誉评定等工作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支教助残、社区服务、公益环保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志愿服务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校充分发挥校院两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作用,积极打造有能力、有影响力的“七色光”志愿服务队伍,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实际行动中厚植志愿服务精神,为将来志愿参与西部计划夯实坚实基础。选树青年志愿者典型。学校规范开展校级“十佳志愿者”“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典型事迹,并积极引导校内外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志愿服务典型,形成了独特的志愿服务“满天星”态势。同时,将青年志愿者典型邀请到学校各大志愿者组织之中,通过活动交流、经历讲述等方式,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见贤思齐,用实际行动弘扬志愿精神,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二、强化政策保障,让青年学生“放心去”
加强组织管理。学校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共青团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全面负责西部计划的领导、组织和管理服务工作;学校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参加西部计划的毕业生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发放奖学金和生活补助。学校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于西部计划招募宣讲、志愿者培训、走访慰问等活动,保障西部计划项目的顺利有效实施。落实培训派遣制度。学校积极承担西部计划志愿者培训任务,内容涉及西部计划项目服务理念、政策法规、服务技能、安全自护等方面,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培训体系,探索出了专家讲学、团队互学、实习践学等学习模式,贯穿西部计划志愿者从入选到出征始终;学校每年举行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仪式,学校党政领导出席仪式并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授旗、送行,加强与各省市服务地对接,确保每一位志愿者按时顺利到岗。优化管理服务。学校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制定定期汇报和定期慰问制度,结合志愿者管理档案,规范志愿者日常行为和组织纪律,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学校团委切实抓好志愿者服务过程管理,保持与服务地项目办密切联系,及时传达项目办、学校相关要求,认真听取志愿者工作生活情况,帮助志愿者解决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服务工作,全面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工作。
三、强化跟踪培养,让青年学生“值得去”
搭建“传帮带”平台。各级团学组织积极邀请服务期满志愿者,举办西部计划主题报告会,召开西部计划政策宣讲会,开展西部计划志愿者培训,发挥新老志愿者传帮带作用,帮助志愿者解除思想包袱、激发干事激情,鼓励他们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让志愿者们在服务期满后依旧活跃在西部计划的舞台,在校园内掀起人人关注西部计划,人人了解西部计划,人人宣传西部计划的高潮。抓好后续培养工作。学校坚持当好志愿者“娘家人”,积极为服务期满志愿者搭建平台参加电商培训、创业培训、公考培训等,为期满志愿者扎根基层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并为其参加各类选录工作提供便利、支持和帮助。据统计,学校服务期满志愿者中,52%以上的志愿者扎根基层,成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续写奋斗故事。
热点信息
-
4月26日上午,2025江西非遗大集在南昌东湖意库盛大开幕。景德镇以其丰富的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展现了...
-
4月27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聊城市五一假期文旅活动有关安排。发布会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