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河南省方城县多部门不断做好古树护卫行动
日期:2024-05-12
浏览:
来源:
作者:天君 连跃 光军
近年来,河南省方城县委办、政协、老干部局、中委会和林业部门多举措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全域除林区以外的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档案,逐一进行挂牌保护,并对部分存在隐患和危险的古树进行修复。
2024年5月,位于四里店镇庹庄村十字岭的一棵古树正遭受病虫害的侵袭,方城有关部门通过对该株古银杏树根系、树干、树皮、枝叶等的检查,确诊为超小卷叶娥幼虫虫害。旋即列出三则治疗方案。该古银杏树为河南方城“树”编号豫RH81的建档立卡者,树龄约1500年左右,树高25米,胸围480厘米,树冠18米,列入1级古树。
为做好全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城林业局调查汇总需要修复的古树名木,建立保护复壮修复清单,上报百株古树修复项目。为做到树树责任明确、株株保护到位,方城县林业局统筹县直单位林业执法、乡镇林业干部、村干部、护林员队伍、志愿者服务等力量,巡查开展所属片区古树生长状况监测,逐步建立覆盖城乡、责任明确、监管有力、责任到人的古树保护网格。
截至目前,方城在册的百年以上古树194株,其中最居传奇色彩的银杏树在黄石公著就《素书》的小顶山下西侧,还有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高僧玄袆从印度带回的婆罗树,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遗留下的柘刺树成为方城最古老的存在。
其中博望的柘刺树的来历颇有故事性:此树是三国时期博望坡古战场遗址留存的唯一一株柘刺树,位于方城博望乡博望村西侧,树高5.9米,直径0.7米,树龄1800多年。树冠呈品字形,虬枝盘旋,木质裸露。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操大将夏侯惇驻守博望屯时,屯外栽满柘刺树和陈刺树,鸡犬难入。墙高15米,宽25米,墙外还挖有护城河,由于防范措施严密,刘备久攻不下。后诸葛亮围城察看,忽生一计,便令将士搜集草籽,拌成泥丸,用弓箭射入柘刺林。当年夏天雨水充沛,林内草木旺盛。待秋后,草木皆枯极易燃烧。诸葛亮连夜命令将士用火箭射燃柘刺林,博望屯瞬间化为灰烬,仅留下一株柘刺树幸存了下来记录着当年的不凡。
其中四里店一株1360年婆罗树的来历颇有佛教味:娑罗树,因佛得名门圣树,据佛经记载,公元前486年2月15日,佛祖释迦牟尼传法路过古印度的“那罗城”时,由于天气酷热,年事已高的释迦牟尼感到不舒服,于是,他在城外的“跋提河”边洗了个澡,然后在岸边两棵巨大的娑罗树下休息时涅槃,相传释迦牟尼入灭时,两棵娑罗树同时开花,娑罗林中一片雪白,如同白鹤降落,从此娑罗树与纯洁结下奇缘,被誉为佛门圣树。当唐代的玄装一门心思宏扬佛法而不远万里取回西域真经的同时,也把此树种带入了古代的中国,并把他的树“佛种”分给了如织前来朝拜他的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徒。其中的神昉和尚从方城“水藏寺”出发朝拜并带回了三棵玄装分给的婆罗树种分种三地,至今仅一棵存活于善庄!
其中汉初三杰的张良遇黄石公的纪念银杏来历颇有转世味:汉初的黄石公立志隐世远俗,著书立说救世真籍《素书》,写成后竟找不到传承者,很是苦恼,恰遇房山隐居的被通缉人张良于桥头,千载难逢!三试其诚,传了战略之书,完成“银发之幸”。成就了汉代407年的基业。
其中的一棵黄楝树竟然把现代高铁的笔直方案修建为弯曲绕道行程:方城县拐河镇聚合庄村李家组,村落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一棵二三十米高的黄楝树。大树遮天蔽日,树径在1米以上,树下石头上三三二二坐着当地聊天的村民。“这树可有些年头了,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都说不清它有多少岁!少说也有八九百年啦。”一名村民说。在他们眼里,这棵古树极具灵性,每逢初一、十五,村里都有人在此烧香祈福。村里人少,古树还能“预报天气”。每到快要下雨之时,树下就传来象征雨水丰盛的蛙鸣连连的声响。但现代生活打破了古村庄的宁静。因为郑万高铁施工,有20多户100多人被拆迁。但一切为传统文化让路。高铁在古树面前不得不“三避其尊”.方城县铁路办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将修建一处4车道的越行站,用于高铁列车的调度、错车。实际是为了保护生态留生古树。
(天君 连跃 光军)
2024年5月,位于四里店镇庹庄村十字岭的一棵古树正遭受病虫害的侵袭,方城有关部门通过对该株古银杏树根系、树干、树皮、枝叶等的检查,确诊为超小卷叶娥幼虫虫害。旋即列出三则治疗方案。该古银杏树为河南方城“树”编号豫RH81的建档立卡者,树龄约1500年左右,树高25米,胸围480厘米,树冠18米,列入1级古树。
为做好全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城林业局调查汇总需要修复的古树名木,建立保护复壮修复清单,上报百株古树修复项目。为做到树树责任明确、株株保护到位,方城县林业局统筹县直单位林业执法、乡镇林业干部、村干部、护林员队伍、志愿者服务等力量,巡查开展所属片区古树生长状况监测,逐步建立覆盖城乡、责任明确、监管有力、责任到人的古树保护网格。
截至目前,方城在册的百年以上古树194株,其中最居传奇色彩的银杏树在黄石公著就《素书》的小顶山下西侧,还有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高僧玄袆从印度带回的婆罗树,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遗留下的柘刺树成为方城最古老的存在。
其中博望的柘刺树的来历颇有故事性:此树是三国时期博望坡古战场遗址留存的唯一一株柘刺树,位于方城博望乡博望村西侧,树高5.9米,直径0.7米,树龄1800多年。树冠呈品字形,虬枝盘旋,木质裸露。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操大将夏侯惇驻守博望屯时,屯外栽满柘刺树和陈刺树,鸡犬难入。墙高15米,宽25米,墙外还挖有护城河,由于防范措施严密,刘备久攻不下。后诸葛亮围城察看,忽生一计,便令将士搜集草籽,拌成泥丸,用弓箭射入柘刺林。当年夏天雨水充沛,林内草木旺盛。待秋后,草木皆枯极易燃烧。诸葛亮连夜命令将士用火箭射燃柘刺林,博望屯瞬间化为灰烬,仅留下一株柘刺树幸存了下来记录着当年的不凡。
其中四里店一株1360年婆罗树的来历颇有佛教味:娑罗树,因佛得名门圣树,据佛经记载,公元前486年2月15日,佛祖释迦牟尼传法路过古印度的“那罗城”时,由于天气酷热,年事已高的释迦牟尼感到不舒服,于是,他在城外的“跋提河”边洗了个澡,然后在岸边两棵巨大的娑罗树下休息时涅槃,相传释迦牟尼入灭时,两棵娑罗树同时开花,娑罗林中一片雪白,如同白鹤降落,从此娑罗树与纯洁结下奇缘,被誉为佛门圣树。当唐代的玄装一门心思宏扬佛法而不远万里取回西域真经的同时,也把此树种带入了古代的中国,并把他的树“佛种”分给了如织前来朝拜他的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徒。其中的神昉和尚从方城“水藏寺”出发朝拜并带回了三棵玄装分给的婆罗树种分种三地,至今仅一棵存活于善庄!
其中汉初三杰的张良遇黄石公的纪念银杏来历颇有转世味:汉初的黄石公立志隐世远俗,著书立说救世真籍《素书》,写成后竟找不到传承者,很是苦恼,恰遇房山隐居的被通缉人张良于桥头,千载难逢!三试其诚,传了战略之书,完成“银发之幸”。成就了汉代407年的基业。
其中的一棵黄楝树竟然把现代高铁的笔直方案修建为弯曲绕道行程:方城县拐河镇聚合庄村李家组,村落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一棵二三十米高的黄楝树。大树遮天蔽日,树径在1米以上,树下石头上三三二二坐着当地聊天的村民。“这树可有些年头了,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都说不清它有多少岁!少说也有八九百年啦。”一名村民说。在他们眼里,这棵古树极具灵性,每逢初一、十五,村里都有人在此烧香祈福。村里人少,古树还能“预报天气”。每到快要下雨之时,树下就传来象征雨水丰盛的蛙鸣连连的声响。但现代生活打破了古村庄的宁静。因为郑万高铁施工,有20多户100多人被拆迁。但一切为传统文化让路。高铁在古树面前不得不“三避其尊”.方城县铁路办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将修建一处4车道的越行站,用于高铁列车的调度、错车。实际是为了保护生态留生古树。
(天君 连跃 光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香港举办无人机表演 展示传统文化
热点信息
-
8月19日,甘肃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暨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在酒泉市瓜州县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甘肃...
-
8月18日,浙江省文化特派员学院在宁波余姚揭牌。 据了解,该学院将作为文化特派员队伍建设的学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