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洛阳市瀍河区:“传统文化+阳光体育” 让孩子们奔跑在“阳光里”
日期:2021-09-17
浏览:
来源:
作者:蔚会敏
冲拳、踢腿、扎马步……9月15日上午9点20分,大课间的铃声准时响起,瀍河区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们纷纷来到操场开始晨间活动,其中最让他们喜欢的就是武术操,每一个武术动作都做得刚劲有力、行云流水。
近年来,作为全省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发源地”,洛阳“阳光体育”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层出不穷的“新玩法”,让孩子们的笑脸在阳光下尽情绽放。
与此同时,在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巨龙小学,同学们正在唱做河洛大鼓操,铿锵的鼓点、明快的节奏、独特的唱腔独具洛阳特色。
“这套河洛大鼓操是我们学校自己创编的全国首套以河洛大鼓为元素的课间操,让孩子们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古老的文化艺术。”该校校长赵国强介绍,“走进阳光”“河洛大鼓”“绳舞飞扬”三个环节,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不知不觉锻炼了身体。
与以上两所学校不同,我省首批全国青少年足球试点学校——瀍河区第一实验小学,则以足球为抓手,把废弃的轮胎、乒乓球台做成足球课程器材,让孩子们在千人足球技能展示、足球游戏、绕球跑、转场跑等活动中,把足球玩到极致。
走进瀍河区,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看家“绝活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笑声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体育锻炼已成为校园的一种时尚。
瀍河区的阳光大课间活动为何得到孩子们和参观者的青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
据介绍,该区细化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方式,上午活动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为形式,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传统老游戏,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传统文化;下午活动主题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品德教育渗透”,活动全程由音乐指挥,融入语文、数学、历史、音乐等多学科要素。
“各校选择跳绳、老鹰捉小鸡、拔河、丢手绢儿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老游戏,结合戏曲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等活动,充分挖掘戏曲、非遗项目与体育的结合点,创编河洛大鼓操、戏曲操、武术操等,在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瀍河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洛阳各中小学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基础上,不断翻新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对活动组合方式、活动形式等进行大胆尝试。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少学校将多种传统文化、流行元素等搬进了大课间,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享受运动之美,让“阳光体育”惠及每一个学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 为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