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阳信:喜领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大奖
Date:2019-06-06
访问量:
来源:
作者:翟成新
阳信:喜领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大奖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5日—6日山东省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传统舞蹈大赛在临沂举行,期间举行了2018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十大模范传承人颁奖仪式,阳信县喜领2018年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大奖。
为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部署“2018年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十大模范传承人”申报工作,各地共推荐亮点工作37个,模范传承人34个,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评出了2018年全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十大模范传承人,其中阳信县文化馆推荐的“多位一体、 走进基层”--阳信县流动文化馆开创非遗保护传承新模式获评2018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
阳信县文化馆于2018年3月份投资建设了一座长30米,宽13米,高6米的流动帐篷--阳信县流动文化馆,此时恰逢第二十九届梨花会,景区内人员流动量大,覆盖面广。文化馆利用这一时机,把流动文化馆搬进万亩梨园,先后举办了“梨园鼓书会”、“山东曲协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演出暨山东省曲艺之乡授牌仪式”、“我身边的非遗故事-非遗图片展”、“戏曲培训”等宣传展示活动。在近20天的活动时间里,馆内观众场场爆满,进馆参观本土群众及远近游客超过2.5万人,更有来自北京、上海的外地游客欣赏到阳信地道的传统曲艺“西河大鼓”、“毛竹板书”、“渤海大鼓”等,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更深入了解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提升非遗的社会影响力,激发人们对非遗的喜爱。
2018年4月中旬,流动文化馆驻扎在距离县城较偏远的洋湖乡政府驻地演出。洋湖乡是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阳信鼓子秧歌”也发源于此,群众艺术底蕴深厚。为将鼓子秧歌发扬光大,不断传承下去,文化馆选拔出28名优秀秧歌队员建成了一支技艺高超的高水平秧歌队伍,在流动文化馆内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鼓子秧歌培训活动。2018年9月4日,文化馆带领这支优秀鼓子秧歌队,赴威海参加“乐生活,常青藤杯”第四届全国中老年优秀文艺节目邀请赛,并获得金奖。专业鼓子秧歌队的组建为开展非遗展演展示、对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鼓子秧歌传承注入了新生力量。此后,流动文化馆先后来到河流、商店、翟王、流坡坞、信城街道办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曲艺展演”、“戏曲票友演唱交流会”、“鼓子秧歌展演”、“市级非遗项目-莲花落培训”、“千乘战鼓挖掘及教学培训”、“戏曲培训”、“非遗故事摄影展”等非遗展演展示、培训、宣传展览活动。2019年新春佳节期间,流动文化馆驻扎在城区梨园广场,先后开展了“戏曲迎新春”春节送戏下乡活动、传统曲艺展演、鼓子秧歌庆新春展演活动等,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春节文化生活,真正体现了非遗“见人 见物 见生活”的理念,让非遗走到百姓身边。3月初,流动文化馆来到流坡坞镇周商村,期间开展了“市级非遗项目-莲花落培训”、“千乘战鼓挖掘及教学培训”一系列非遗培训活动,将非遗保护传承落到实处。
阳信 流动文化馆在建设过程中,阳信县领导多次到现场视察指导,省文化厅刘敏巡视员和省文化馆王衍良馆长专程到流动文化馆进行调研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翟成新 )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华传统文化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今年春节,是我们欢度的首个“非遗”春节。正月初六和初七上午,在邵阳市区城南公园广场连续举行了两场“2...
-
“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热闹,很开心,感觉没有白来。”“今天的篝火晚会也非常非常的成功热闹,我觉得我们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