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马云:创新是逼出来的,不是资金和任务堆出来的
“未来10-20年内,整个社会将会因为三大核心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机器智能,IoT(物联网)和区块链。”
——马云
本文为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原创
记者 / 邱晓雅 刘素宏
编辑 / 赵力
这个周末,中国创客导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辗转于杭州第20届中国科协大会和贵州数博会,围绕创新趋势、企业家与科学家的双轮驱动、人工智能、区块链、消除贫困等问题发表观点,金句频出。
有人说阿里巴巴赢在战略,赢在对未来的布局。未来十到二十年,再到更远的未来,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在哪里?马云给出了他的思考:“未来10-20年内,整个社会将会因为三大核心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机器智能,IoT(物联网)和区块链。”
而放眼未来30年,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时代,越是在快速发展的应用时代,越是要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在马云看来,未来100年科学家与企业家完美结合才能让后代持久繁荣。对于实现火热的物联网与区块链,马云也直言,今天的IoT仅仅是很多硬件或者软件的销售噱头。
对于区块链,他认为不是泡沫,但是今天的比特币可能是泡沫。其中也不乏振聋发聩的警醒之词,马云指出,IoT对制造业的冲击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还有电子商务对于零售的冲击,其实很多零售行业没有做好准备。
要点速览:
1、创新是逼出来的,不是资金和任务能够堆出来或者分配出来的,资金和任务绝不可能堆出创新和科研成果。
2、未来的30年不是互联网公司多么成功,而是用好互联网公司的企业多么成功。未来30年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时代,越是在快速发展的应用时代,越是要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未来10-20年内,整个社会将会因为三大核心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机器智能、IoT和区块链。
3、区块链不是金矿,区块链是打开数字金融金矿的巨大工具和应用,是数据时代的隐私和安全的解决方案。区块链不是泡沫,但是今天的比特币可能是泡沫。
4、过去科学家和企业家互相看不起,科学家觉得我们商人臭铜气,我们也觉得科学家清高自大。其实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学中的科学家,科学家是研究领域里的企业家,科学家没有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中的瞎子,企业家没有科学家是瘸子。
5、贫穷不是农民不努力,而是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没有完美结合。贫困县的出现不是贫困县不努力,而是发展模式没有跟上。
以下是马云两次演讲全文,经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整理。
1
创新是逼出来的,不是资金和任务堆出来的
小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当老师,因为不想当;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当科学家,因为不敢当,想都不敢想。
科学家和企业家非常相似。在中国,这两个群体是过去100年形成的具有社会极大影响力的群体,士农工商,“商”总是排在最后。
但科学家更惨,排都排不进去。古代的科学家都隐藏在巫医、风水师和道士里,从这一点来讲,企业家和科学家同病相怜。
很多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我想这也是很长时间企业家和科学家不被理解的重大因素,因为我们相信。
过去的100年里,正因为企业家和科学家两个群体的崛起,社会各方面出现了超乎寻常的进步。
每次大的技术革命都需要50年时间,前20年是技术革命,后30年是应用革命,互联网技术一样。
未来的30年不是互联网公司多么成功,而是用好互联网公司的企业多么成功。未来30年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时代,越是在快速发展的应用时代,越是要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
创新是逼出来的,不是资金和任务能够堆出来或者分配出来的,资金和任务绝不可能堆出创新和科研成果。
我刚从以色列回来,以色列没有国内市场,也没有自然资源,但被逼出了独特的科学技术,搞出了研究。
中国有强大的市场,更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项目。而企业的利润未来一定来自于技术创新,而不是市场规模。
2
机器永远不可能控制人类
机器只有Chip,而人类有Heart
大家都在谈智能世界,智能世界主要有三个基础要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我们认为互联网是生产关系,大计算是生产力,大数据是生产资料,大数据不是数据大,是计算大、计算强,大计算加上云技术才是真正的未来。
我们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快餐式、浅层次的概念炒作和纯商业应用。
过去,我们把人类当成了机器,未来,我们将会把机器当作人类来使用。未来不是万物像人,而是要让万物像人一样学习、思考,未来机器必须去解决人类解决不了的问题,了解人类不能了解的问题。
大家都担心机器可能会控制人类,人类对自己要充满信心。我认为机器永远不可能控制人类,也不可能战胜人类,因为机器只有chip(芯片),而人类有heart,机器只能快速计算,但人类有真爱。
未来10-20年内,整个社会将会因为三大核心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第一、机器智能;第二、IoT;第三、区块链。
我们一定要相信,人类是有智慧的,动物是有本能的,机器是有智能的。人类把自己看得太高,我们对自己大脑的了解还不到15%,何能让机器像我们一样去思考?
IoT时代还根本没有到来,今天的IoT仅仅是很多卖硬件或者卖软件的人,找个理由卖得更好而已。
整个区块链技术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区块链不是泡沫,但是今天的比特币可能是泡沫;区块链不是金矿,区块链是打开数字金融金矿的巨大工具和应用,是一个数据时代,隐私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我前段时间在公司的集体婚礼上讲,我们公司有工程师在征婚广告上称自己是一个工程师,结果长达四五个月,没人打开他的简历,但改成“区块链工程师”后,381个人给他写了情书。
因此,面对区块链、机器智能、IOT,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认识,特别是由于IoT对制造业的冲击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电子商务对于零售的冲击,很多零售行业没有做好准备。而我们呼唤着人工智能,呼唤着IoT,呼唤着区块链将对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在我们研究AI,未来AI将为我们研究。
3
科学家没有企业家是瞎子
企业家没有科学家是瘸子
科学家要拥抱互联网。过去我们创新要靠资源,未来要靠数据。
过去200年间,科技让人类学会探索外部世界,我们相信未来200年,人类将探索内心世界。我认为过去200年诞生了无数的聪明人,200年以前人类靠智慧生存,未来200年人类也是以智慧生存。
人类只有加强对自己的研究和了解,才会知道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其实,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类还不是太多,未来的人可能要活到150岁,未来的人一天可能只工作三个小时,未来的人一辈子肯定要去300个城市。
过去的200年,以制造业带动就业,未来200年,制造业将不带动就业,服务业将会带来巨大的就业。
今天是科学家和企业家最好的时代,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变革机遇,中国对全世界的担当,决定了今天是企业家和科学家最有作为的年代,科学家和企业家必须完美结合。
过去科学家和企业家互相看不起,科学家觉得我们商人臭铜气,我们也觉得科学家清高自大。其实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学中的科学家,科学家是研究领域里的企业家,科学家没有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中的瞎子,企业家没有科学家是瘸子。
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共同点是因为相信而看见,只有创新的精神,只有敢于担当,才诞生了企业家和科学家。
社会把资源交给我们去运用好、利用好,我们要学会并习惯被怀疑、被质疑,科学家和企业家都相信未来,努力让未来变成现实。
科学家是懂得如何正确地做事,企业家是如何高效有结果地做事,科学家要有企业家的敏锐,而企业家必须有科学家的严谨。
如果过去100年中国诞生了两个了不起的群体,那么未来100年这两个了不起的群体只有完美结合,才能让世界、让中国、让我们后代更加持久的繁荣。
4
科学界和企业界要弥补未来的空白
在新时代,科技更需要新的生产关系去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上世纪研发两弹一星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上世纪优秀的人才并不多,集中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
但是今天创新的主战场已经转换到企业内部。旧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旧的生产关系往往会出现研而不发,发而不用,用而不灵。
目前企业还是跟着院校走,未来的院校必须跟着企业走,跟着市场走,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因为只有在竞争第一线,只有在强大的压力下,才有可能诞生最先进的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双剑合璧,就是产学研用一体的新生产关系。
现在大家都说马斯克很了不起,我认为他最了不起之处在于用好了科学家,把科学家的观点转化成自己的观点。
科学界和企业界,特别是科学界,我觉得要弥补的是未来的空白,而不是昨天的空白,也不是今天的空白。不是美国有,俄罗斯有,我们就必须有,而是因为未来需要,我们才去研发和探索,因为世界已经进入新的赛道,我们有机会换道超车。
今天很多东西,美国也没有,欧洲也没有,俄罗斯也没有,我们是有机会做出我们自己有的东西。
所以研究也不仅仅因为有兴趣,研究必须要有价值,当年在美国的很多研究院所提出研究for fun、研究 for profit,而今天则应是research for solving problems with profit and fun。
我们必须解决问题,同时又有快乐,又有价值和利润,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持久发展,人类没有未来的专家,我们对未来只是探索。我们要相信,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不学习,谁也成不了专家,谁也当不了学者。
5
我们真正要消灭的不是穷人,而是贫困
中央提出的“全面脱贫”、“大力反腐”,是我国几年来最具理想主义色彩,也是难度最大、力度最大的两大创举。一直以来,所有的仁人志士都希望解决贫穷问题,但是几乎都没有找出好的方法。
中国十四亿人要全面脱贫,并且设定了时间表,这个任务之大、之艰巨、之伟大、之意义深远,是本世纪最了不起的一个创举。我认为扶贫、脱贫和致富是三个不同的事情,扶贫给人以鱼,脱贫授人以渔,而致富是给大家造鱼池、鱼塘。
贫穷不是农民不努力,而是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没有完美结合。贫困县的出现不是贫困县不努力,而是发展模式没有跟上。我们真正要消灭的不是穷人,而是贫困。
但贫困在根源上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教育不平衡,医疗健康资源不充分。今天,孩子的教育不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年以后这些孩子依然贫困。正如消灭疾病最主要的是在源头上消灭,脱贫要从教育、医疗等根源上解决问题。
另外,过去联产责任承包制,解决了土地上种出来的东西属于谁的问题,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今天,大数据、互联网要解决土地上种出来的东西卖给谁的问题。只有让土地增值,让农民觉得土地有利益可图,农民才会回到土地。
过去农民背井离乡,全部成了农民工。今后,我们希望能够让土地增值,让农民回到家乡变成农业工、农林工,形成真正的农业产业。我们一定要农村现代化,而不是把城镇农业化,这方面必须要有高度的重视。
华谊兄弟(集团董事长)王中军说过,中国演员演什么都不像,但演农民,谁演谁都像,骨子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农民出身。中国人基本上很奇怪,过了五六十岁都有回到乡村的感觉,因为我们来自于乡村。
因此,只有把农村变得山清水秀,农村发展,农民富有,农村真正像一个乡村时,我们才能真正有落叶归根的感觉。
大公司的“大”不是利润大,不是收入大,不是市场份额大,而是责任大、担当大。人们对你的“大”是有期望的,期望你能够担当更多的责任,期望你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在阿里巴巴内部,我们关注扶贫、关注脱贫、关注公益,不仅仅是为了别人好,而是为了自己好。
阿里巴巴这么大的公司,让我最担心的是未来阿里人是否坚持这样的理想。如果要想让阿里人坚持这样的理想,必须让阿里人要参与公益。公益和慈善的区别,慈善是给别人东西,而公益是给自己益处,只有让自己越好,别人才会慢慢好起来,让自己改变。
慈善也许改变了别人,而公益更多是改变自己。今天,你的几分钱、几块钱甚至几百万块钱,并不能改变社会什么事情,但是你捐出去的钱,你参与的任何行动,改变的是自己。
热点信息
-
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强调通过动态平衡推动经济社会文明程度高质量发...
-
4月12日,2025年四川凉山州德昌县桑椹樱桃采摘、非遗体验暨金希兔美食品尝活动,在德昌县金沙傈僳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