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书斋
日期:2017-11-20
浏览:
来源:
作者:黄康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11月18日,在京开幕的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表示。
此次论坛以“唤醒良知,真学实修”为主题。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说:“本届阳明论坛有两个目标:一是继续深化对阳明思想的研究,这只能靠少数专家埋头苦干;二就是把阳明心学创造性转化,以便进入课堂、社区和企业。”大私塾知行学馆创始人张海彤表示,在过去30年的市场经济浪潮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一些内心坚定的文化实践探索者,他们怀着对中华文化深深的笃定与感恩,融入到新的工商文明浪潮中,以融合、探索而非对抗的方式,践行和推动着中华文化在当代的接续和普及的事业。
论坛邀请了武汉童学文化创始人李广斌、小巷三寻创始人郑芬兰、瑷瑅空间创始人刘利民,他们分享了各自在不同领域里的文化实践事业,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高志其、阳光100董事会副主席范小冲等学者、企业家就中华文化的当代化实践展开了深度对话。会议发布了“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文化实践者和创业者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倡导文化领域与科技领域跨界合作,进一步改善中华文化传承创新领域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注重民间力量,支持民间文化团体参与海外文化交流,通过开展广泛的社会协作,为新时代下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储备行动力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文创专家研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热点信息
-
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强调通过动态平衡推动经济社会文明程度高质量发...
-
4月12日,2025年四川凉山州德昌县桑椹樱桃采摘、非遗体验暨金希兔美食品尝活动,在德昌县金沙傈僳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