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日前,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办、山东美术馆承办的“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于山东美术馆开幕。展览由“非遗”进校园校本课程展示、“高参小”成果展和以围绕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为代表的艺术家作品展三部分组成。通过搭建中小学特色美术教学及活动平台,探索高校与中小学互动新机制,以建立“非遗”现代传承新形式为契机,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语境中的“体验”“传承”“转换”与“创新”。它不仅是特色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一次集中展示,更开启了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一系列美育工作及实践成果展的序幕。
本次展览精选了来自江浙、福建、山东、四川、辽宁、上海、重庆、云南、内蒙古等地15家中小学的精品非遗教学成果,以篆刻、皮影、版画、青铜造型、面塑、刺绣、扎染等不同艺术形式呈现,为观众展示了包括校本课程教材、学生习作、非遗项目新闻报道、文献手稿、笔记、图片样式及原样范本在内的静态资料,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皮影及刺绣演示,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校本课程转化的全过程。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高洪表示:“这些课程强调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有利于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认同感。我们的目标是对未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提供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发挥前沿引领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华,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非遗”与审美教育及创造力培养相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培养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兴趣,并将其有效转化成创意的土壤,实现传承相续,是摆在美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非遗的传承是活态传承。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文脉、文本、文法的结合——传承本身是一种文脉,其方法论即思维方式是文法,而作品本身及展示是文本。”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余丁教授谈到,如何把非遗转化为课程,把非遗资源与当代艺术资源相结合,是我们一直探索与思考的课题。
利用纸杯等废旧物作为骨架原形,加之泥塑造型并仿古涂色,创作出新的“三星堆青铜雕像”四川省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的青铜艺术教育,颇有特色。在厚重的中国青铜传统文化基础上,以现有的废旧材料为基础,契合三星堆的神秘古蜀文化,配合现代化的艺术手段,“魔术化”的再现了青铜器的原形,把灿烂的青铜文化之花展示在世人面前。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持续践行和乐、和韵、和美的“三和”教育理念。惠山泥人校本课程以无锡惠山泥人非遗传承人赵建高出版的《惠山泥人手工艺术》《戏文人物》两本书为基准,在教授传统泥人技法的基础上强调与时俱进,鼓励学生创作出反映当代社会生活面貌的创新之作。从乡土风情到麦当劳大叔,从务工返乡的身影到发射卫星的科学家,孩子们手下的泥塑作品造型生动、真实,饶有趣味。
《云南滇派硬翅风筝》是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从风筝六百余年历史沿革、四大特点、四大步骤等方面对滇派风筝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外国语小学在潍坊风筝和年画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指导下,针对本土风筝和年画的特点、构造、原理进行阐释,并在课程中由传承人来校指导,与同学们共同体验风筝与年画的制作过程。
“美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培养他们的通用技能,如专注力、精益求精、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我们现在的校本教材还普遍停留在知识技能层面,缺少创作过程的展示及实际操作的互动环节。”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钱初熹认为此次展览给予我们新的启发。开幕式后,专家学者、项目代表、以及非遗传承人等共同出席了“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研讨会,就多项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热点信息
-
第十一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于12月16日至18日在云南大理举办。自2012年以来,中国旅游产业发...
-
12 月 15 日,“沿着水网看济南,2025 年泉水仙子 72 名泉美好生活形象大使”全球新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