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全国首创将文化旅游讲解工作人员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4月12日晚,出差回到家后,张晓国第一时间打印出让他“盼了多年”的职称证书,“研究馆员”四个字映入眼帘,这让他心里美滋滋的。
从业以来,张晓国当过日语导游、普通话导游,从旅行社业务员做到总经理,亲历并见证了中国旅游业从起步到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每一次跃升。但之前每次填表,职称这一栏,他却只能填“无”。
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3月,全国导游人数约65万人。虽然导游从业有初、中、高、特级考试与评定,但这些并不在国家职称序列。“十几年前,有关部门也曾研究过导游群体职称问题,但在到底应该把大家放到哪个体系内进行评定上,一直没有定论。”张晓国说。
着力破解这一问题,2022年,我省对群众文化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条件进行了修订,在群众文化专业职称中创新性增设文化旅游讲解专业,明确将导游、景区讲解员等从事文化旅游讲解工作的人员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导游是旅游业最基础的服务人员,代表着旅游业的形象,也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将导游纳入职称评定序列中来,能够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稳定和发展导游人才队伍,提振旅游行业信心。”
在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看来,职称是国家对专业人才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认可和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山东创新职称评定机制,给导游评职称,将其作为一类专业人才来对待,有利于促进导游从业人员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进而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评上高级职称是肯定,更是鞭策。”张晓国说,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游客们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刘英 李艳)
热点信息
-
5月15日,“甘津携手情愈浓 共筑振兴向新程”2025甘肃文化旅游(天津)推介会在天津市举办。本次...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