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大家 文学 公益 大家 励志 故事 国学

魏永刚:从历史文物中寻找文化自信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魏永刚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9-22
摘要:文物和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应该成为人们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文物并不是岁月遗留下来的冷冰冰的旧物,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让文物从库房里走出来,就是要把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示出来。从这些历史文化信息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
文物和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应该成为人们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文物并不是岁月遗留下来的冷冰冰的旧物,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让文物从库房里走出来,就是要把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示出来。从这些历史文化信息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寻找到文化的自信。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很早就提倡文化自信。他说过四句话,叫作“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所谓“各美其美”,就是要懂得我们民族文化的美。存放在各地库房里的文物,是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最好教材。我们不仅能从文物上直观地看到过去的制造工艺,而且能够领略一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这种文化生活是源远流长的,它的“下游”恐怕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历史是一个认识今天的坐标。我们探寻文化生活的源头,本身是历史的回溯,也是对今天生活的新认识。
  客观地说,文物的社会认知度还不够。一方面是文物藏在“深闺人未识”,另一方面是人们不认识文物的价值。所以,让文物“活”起来,是我们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第一步。如果我们连自己有哪些宝贝都不知道,何谈自信呢?所以,让文物“活”起来,不是文博部门独家的业务工作,而是社会层面的共同事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大事。
  文物“活”起来,就是让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人们生动的社会生活中延续和更新。这也是一项牵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比如,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就是一对需要精心应对的矛盾。城市发展要给文物和遗址留出空间,同时,文物和遗址也要在新的城市布局中发挥新的社会功用。城市建设不能破坏文物,文物保护也不能固化为城市发展的障碍。又比如,旅游与文物的关系,旅游景点因为有了文物而增强吸引力,旅游发展又不能简单地把文物和遗址当作“收入增长点”。再比如,文物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关系,所有者和使用者的不同感受,其实决定着文物能不能拿出来,可不可以“活”起来。我们不能一味强调政府部门的保护职责,也要看到文物所有者和使用者的责任。

  文物“活”起来,可以有不同的路径,不同的方法。但是,“活”的目的应该是增强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因此,文物走出库房,就要走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文物和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应该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我们走出多远,无论生活方式发生了多少变化,我们都应该能够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滋养。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是几千年来祖先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它们也一定能给予我们今天的生活更多的智慧。 

 
 
责任编辑:张晓彤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