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
北碚:传统民俗传乡风 乡贤文化泽后人
近年来,北碚区金刀峡镇加强宣传引导,挖掘传统民俗,发挥乡贤作用,先后涌现出王凤炳、吴伯秀等新乡贤,营造出了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
传承:传统民俗重焕生机
“推动移风易俗,提倡文明祭祀。树立文明乡风,反对铺张浪费……”春节期间,伴着咚咚的锣鼓声,北碚区金刀峡镇“耍龙舞狮”拜年队打出横幅,在送上新春祝福的同时不忘倡导文明祭祀,发扬淳朴节俭的文明乡风。
听罢锣鼓看演出,居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春节前,镇上特地邀请书法家为居民手写春联,增添年味。居民表示:“贴上春联,再来段耍龙舞狮表演,这个年过得既文明又有味。”
耍龙舞狮是金刀峡镇的传统民俗,也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年味”,由于缺少传承,一度趋于淡化。为了挖掘、保护和传承这些濒临消失的民俗,镇上一群平均年龄70余岁的老人自发组织成立偏岩古镇民俗文化研究会,他们爬山坡、进密林、探访古镇老人,翻山越岭探寻文化源头,整理那些口口相传的民俗传说;他们各展所长,办黑板报宣传古镇民俗,向居民传授演示手工技艺,发展新鲜血液。在他们的努力下,龙舞、狮舞、旱船、唐门彩扎、偏岩耍锣鼓等传统民俗得以重焕生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了解民俗文化,“尊贤崇德”的文化传统正在不断深入人心。
发展:乡贤文化浸润代代人
每天下午4点半,朗朗的书声准时在吴伯秀的免费补习班里响起。这些参加补习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们在学习中的困惑无人辅导,导致成绩不理想,一些孩子甚至出现了厌学、逃学等情况。为了帮助这些孩子,退休教师吴伯秀办起了留守儿童免费辅导室,耐心细致地为孩子们讲授知识,帮助他们重拾学习兴趣。
从义务辅导学生的吴伯秀到自筹资金建图书室的王凤炳,百年历史沉淀下的乡贤文化形成了当地的文明乡风,浸润着这里的居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为弘扬乡贤文化,镇上开展了“爱国敬孝”摄影书法展等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举办耍锣鼓、唐门彩扎等非遗表演,并每周两次送“乡贤文化进校园”,向孩子们宣传文明乡风,以此增进当地居民对本土乡风的认同感。
近年来,北碚区金刀峡镇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突出民俗文化、乡贤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引导居民自觉改变陈规陋习,建立淳朴、文明、诚信、奉献的文明乡风,极大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热点信息
-
4月4日,2025年洪洞大槐树寻根问祖旅游季系列活动之“第三十五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暨国家非遗祭...
-
11月7日,济宁市高新区王因街道儒学讲堂组织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 推进移风易俗”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