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
后宰门街成济南版“后海” 酒吧、咖啡、民谣这全有
2月14日下午,曲水亭街一家刺青店门前,一名梳着小辫的男子,伴着一首民谣恣意地击鼓,有节奏的鼓点令原本四下顾盼的行人停下脚步,安静地享受这些带给人们的惬意,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临近傍晚,后宰门街上的小酒吧和咖啡馆都亮起幽幽的灯光,歌声透过门缝隐约传出,年轻人走进去,找个角落坐下,听台上歌手浅唱。若不是百花洲赫然在目,还以为到了北京后海。后宰门街26号的创始人赵亮说,年轻人终于找到跟老城和谐相处的方式。
想文艺来后宰门街 这里有酒吧咖啡和民谣
后宰门街北靠百花洲,道路两侧原本都是老旧不堪的房子。一群充满文艺细胞的年轻人,让这条不太知名的老街有了新生命。
31岁的赵亮就在这条街上长大,开个安安静静的酒吧是他的梦想。2014年秋天,他跟两个好友在后宰门街26号院让这个梦想落地生根。除了安装了比较现代化的门面,老房子内部他几乎没有装修,老墙的石块赫然在目,房顶的苇箔裸露在外,就是这样粗犷的风格,吸引了不少对老城感兴趣的人们。
歌手驻唱时间是晚上8点半到10点半之间,之后酒吧的所有音乐降低分贝,将安静还给老城的居民。正是这样的谨慎,令他们店跟古静的明府城完美融合。“不止年轻人,老人和小孩也爱来。”赵亮说,有七八十岁的老人点了酒,找个桌子慢慢喝,看到这个情景他才知道,原来不是所有山东人都喜欢在热闹的氛围下喝酒。
很快,又有一些小酒吧、小咖啡馆开在后宰门街上。日式居酒屋、英伦小酒馆、德国啤酒馆……每个小店都各有特色。民谣、爵士、乡村音乐、蓝调,不同音乐风格投射出小店不同的特色,有人说,这里俨然已成为济南版“后海”。
寻情怀来曲水亭街 这里有杨柳清茶和泉水
与后宰门街邻近的曲水亭街名声在外,2012年开街后,这里几乎成为老城民俗聚集地。
曲水亭街上聚集着一群有着老城情怀的文青。有人为老城手绘明信片,有人以老城为背景拍民国照。刘默(化名)在此街上开了一家茶馆,门口靠近曲水的地方摆上三副桌椅,顾客临水品茶,往往一坐就是半天。“就看着泉水从脚下流过,常常忘记时间。”刘默说,开店两年多来,她明显感觉到济南人一走到曲水亭街就会慢下来。
柳树、曲水、石板路,这三个元素深深勾起人们心中的老城情怀。“也说不上什么原因,走到这里就莫名地感慨。”市民罗青每周都要来曲水亭街,有时坐在旁边的咖啡馆里听音乐看行人,有时点壶茶坐曲水边上发呆,“我一直以为自己最适合坐马扎撸串儿接地气,到这里才发现自己也有情怀”。
市民老薛在街边卖缠蜜,两根小棍缠着一撮儿蜜糖。买它的都是为了重温儿时手上蜜糖缠来缠去的记忆。
文艺蔓延至芙蓉街 独立设计、创意店越来越多
从芙蓉泉到泮池,正是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梯云溪所在位置。就是从芙蓉泉开始,芙蓉街业态不再以餐饮为主。饰品、创意玩具、纪念品、咖啡馆、独立设计师工作室、古着店越来越多。
饰品独立设计师常玉本想在曲水亭街立足经营,但曲水亭街已满,最后选择到了芙蓉街。原本的无奈之举,最后歪打正着。“来芙蓉街的人不光为了吃,满足口腹之欲后,游客也想在老城中寻觅一点意趣。”常玉的店每天人满为患,有位台湾游客在曲水亭街折了一段柳枝,常玉为她设计成吊坠带回去,以这种方式留住在曲水亭街游览的记忆。
复古纪念品店店主罗林开则是在关注济南市规划后开的店,除了政策,他还在媒体宣传中嗅到了新的商机。罗林开的店里经常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有人前来寻觅旧磁带,有人前来找儿时的小零食。“我在明府城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总要开个有意思的店吧,不能总是逛吃逛吃。”罗林开说。
热点信息
-
4月4日,2025年洪洞大槐树寻根问祖旅游季系列活动之“第三十五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暨国家非遗祭...
-
11月7日,济宁市高新区王因街道儒学讲堂组织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 推进移风易俗”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