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撒叶儿嗬
Date:2017-02-03
访问量:
来源:
作者:传统文化网
2005年12月31日,国家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名录501项推荐名单,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舞蹈“撒叶儿嗬”榜上有名。
长阳县土家族舞蹈“撒叶儿嗬“是土家族特有的跳丧舞蹈,山寨里有人去世,奔丧者几人一组,踏着鼓点,和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狂舞。它在土家山寨流传了数千年之久,风格雄壮威猛,充分体现了土家汉子雄浑刚劲、粗犷豪放的个性。唐樊绰《蛮书》谈及土家先民巴人葬仪时写道:“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清《长乐县志》云:“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曰丧鼓;互唱俚歌哀词,曰丧鼓歌。”
“撒叶儿嗬”是土家族古老的丧葬仪式歌舞,土家族老人去世,认为是升天,叫“白喜事”,因此,不论死者是男是女,也不论死者名望高低,乡邻都要为死者打一夜丧鼓,以此怀念故人,安慰生者。“人死众家丧,大伙儿都拢场,一打丧鼓二帮忙”。
“撒叶儿嗬”表现的内容主要有先民图腾、渔猎活动、农事生产、爱情生活、历史事件等,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的回忆及其长期形成的道德意识与是非观念。因土家族世代生活在溪峒纵横、崇山峻岭的山区,长期越涧过水、攀岩背负的生活习惯和劳动方式,形成了“撒叶儿嗬”独特的表现风格。不管用什么节奏,不论多少人参与,舞蹈动作都十分对称,动作姿态一般都是哈腰、曲膝、八字步、摆胯、绕手,身体按节奏上下或左右颤动,手、脚、胯向同一方向呈顺边运动。舞蹈音乐和唱腔有高腔或平腔之分,旋律节奏有2/4、4/4、6/8,以6/8为主。舞蹈时,掌鼓者通过鼓心、鼓边、鼓沿击出多种富于变化的鼓点,边击鼓边领歌,舞蹈者则“脚跟鼓点鼓跟脚”,和歌而舞,随着击鼓者的指挥,不时改变舞姿和节奏。激越时似山风呼啸,舒缓时如轻舟荡漾,有张有弛,古老质朴。“撒叶儿嗬”在土家族民间世代相袭,盛传不衰,浸透着土家人的聪明才智和深厚的民族感情。
长阳县土家族舞蹈“撒叶儿嗬“是土家族特有的跳丧舞蹈,山寨里有人去世,奔丧者几人一组,踏着鼓点,和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狂舞。它在土家山寨流传了数千年之久,风格雄壮威猛,充分体现了土家汉子雄浑刚劲、粗犷豪放的个性。唐樊绰《蛮书》谈及土家先民巴人葬仪时写道:“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清《长乐县志》云:“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曰丧鼓;互唱俚歌哀词,曰丧鼓歌。”
“撒叶儿嗬”是土家族古老的丧葬仪式歌舞,土家族老人去世,认为是升天,叫“白喜事”,因此,不论死者是男是女,也不论死者名望高低,乡邻都要为死者打一夜丧鼓,以此怀念故人,安慰生者。“人死众家丧,大伙儿都拢场,一打丧鼓二帮忙”。
“撒叶儿嗬”表现的内容主要有先民图腾、渔猎活动、农事生产、爱情生活、历史事件等,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的回忆及其长期形成的道德意识与是非观念。因土家族世代生活在溪峒纵横、崇山峻岭的山区,长期越涧过水、攀岩背负的生活习惯和劳动方式,形成了“撒叶儿嗬”独特的表现风格。不管用什么节奏,不论多少人参与,舞蹈动作都十分对称,动作姿态一般都是哈腰、曲膝、八字步、摆胯、绕手,身体按节奏上下或左右颤动,手、脚、胯向同一方向呈顺边运动。舞蹈音乐和唱腔有高腔或平腔之分,旋律节奏有2/4、4/4、6/8,以6/8为主。舞蹈时,掌鼓者通过鼓心、鼓边、鼓沿击出多种富于变化的鼓点,边击鼓边领歌,舞蹈者则“脚跟鼓点鼓跟脚”,和歌而舞,随着击鼓者的指挥,不时改变舞姿和节奏。激越时似山风呼啸,舒缓时如轻舟荡漾,有张有弛,古老质朴。“撒叶儿嗬”在土家族民间世代相袭,盛传不衰,浸透着土家人的聪明才智和深厚的民族感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华传统文化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自治地方
下一篇:渝北:诵读中华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热点信息
-
12月6日至7日,泰山文化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座谈...
-
11月18日,202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族婚宴十八说”培训班开班,来自海南藏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