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内蒙古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蒙古文古籍展
Date:2024-08-07
访问量:
来源:
作者: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
7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蒙古文古籍展在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一楼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四个共同”,通过深入挖掘古籍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采用图文展板和实物展品相结合、数字演示和现场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展出《新译红楼梦》《和硕郡主封册》《格斯尔传》《四部医典》等74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多维度、多角度展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面。展厅还设置“万里茶道”历史文化展区和古籍修复体验区等沉浸式互动版块。
内蒙古文物古籍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中华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实证。
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推动文物古籍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古籍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成效显著,全区53家单位收藏汉文古籍、民国线装文献以及蒙古、满、藏等民族古籍约50万册,116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等4家收藏单位入选“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古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建设中的地位更为凸显、作用更加突出。
本次展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四个共同”,通过深入挖掘古籍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采用图文展板和实物展品相结合、数字演示和现场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展出《新译红楼梦》《和硕郡主封册》《格斯尔传》《四部医典》等74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多维度、多角度展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面。展厅还设置“万里茶道”历史文化展区和古籍修复体验区等沉浸式互动版块。
内蒙古文物古籍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中华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实证。
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推动文物古籍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古籍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成效显著,全区53家单位收藏汉文古籍、民国线装文献以及蒙古、满、藏等民族古籍约50万册,116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等4家收藏单位入选“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古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建设中的地位更为凸显、作用更加突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华传统文化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12月3日,山东省高校师生语言文字优秀作品专场展演在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举办。此次展演包含了全省中华经典...
-
10月29日,“讲好普通话·展现新形象”省直机关十佳窗口普通话大赛现场赛在山东教育电视台举办。此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