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济南市市中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Date:2024-07-10
访问量:
来源:
作者:济南市委统战部
近年来,济南市市中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谱写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新篇章。济南市市中区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3个街道、12个社区(村)、5个单位先后被国家、省、市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坚持“一个中心” 把稳民族工作“方向舵”
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印发《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济南市市中区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文件,将民族工作纳入17个街道、33个部门考核内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工作队伍,制定网格化管理清单,明确第一责任人。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民族工作联络员、网格员等专题培训班17期。
做好“三个融入” 织牢各族群众“同心结”
宣传融入促团结 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社会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分层分类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千场万人”大宣讲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圆聚市中石榴红 奋楫扬帆新征程”主题笔会、民族团结第一课等活动600余场。
法治融入促和谐 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组织专题培训、法治讲座等普法活动20余次,切实提高各族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和水平。承办山东省暨济南市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启动仪式,饮虎池社区、舜华社区等被确定为山东省民族宗教领域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文化融入促交流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旅游体验,深入挖掘辖区文旅资源,设计推出老商埠文化、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类体验路线。开展“寻美市中”活动,“济南宝藏美食街”——民族大街火出圈,成为各族群众品特色美食、游览打卡新地标。深入挖掘英雄山红色文化资源,集中展演实景剧《英雄山》、京剧《邓恩铭》,以沉浸式教育体验的方式,让中华民族精神厚植在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打造“六共”模式 实现民族团结“大和融”
“共居”,深化空间交融 全面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和融工程”,在17个街道打造25处互嵌式示范社区,举办“邻居节”“结对子”“心连心”“一家亲”等联谊活动,从居住环境、学习工作、交通出行、文化娱乐等环节入手,打造互嵌式和谐家园。
“共学”,深化思想领航 广泛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实验初中、十四中学、泉海学校近200名师生分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开展泉河主题研学活动,育晖小学和西藏白朗县小学示范结对。在全区中小学深入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充分发挥博物馆研学基地、铸牢教育实践基地、传统文化体验基地等各类载体教育功能,切实加强各族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共事”,深化资源融合 打造以泺源街道“榴花灿灿,和合乐园”、舜耕街道“乐和聚能”等为代表的基层民族工作品牌,依托社区红石榴驿站,打造红石榴学院、红石榴课堂、红石榴长廊、红石榴广场、红石榴庭院等平台阵地,提升服务水平。引导专家学者、“红石榴志愿者”、非遗传承人等参与基层民族工作,凝聚强大合力。
“共乐”,深化文化浸润 开展“拾·享市中 花·漾生活”主题文化活动、济南玉符河文化旅游节和“乡村美食嘉年华”“玉水原乡乡品市集”、乐享市中万人徒步游等活动,9万余名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以文艺表演、民俗体验、书画展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打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盛宴。
“共建”,深化基层治理 创新社区“345”枫桥式治理模式,驻区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代表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形成民提、民议、民决、民监四位一体协商模式,着力构建多元治理民族事务新格局。
“共享”,深化为民服务 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培训、心理疏导、纠纷化解、活动联办等,帮助创业选址13处,协助就业600余人。
(济南市委统战部)
坚持“一个中心” 把稳民族工作“方向舵”
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印发《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济南市市中区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文件,将民族工作纳入17个街道、33个部门考核内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工作队伍,制定网格化管理清单,明确第一责任人。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民族工作联络员、网格员等专题培训班17期。
做好“三个融入” 织牢各族群众“同心结”
宣传融入促团结 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社会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分层分类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千场万人”大宣讲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圆聚市中石榴红 奋楫扬帆新征程”主题笔会、民族团结第一课等活动600余场。
法治融入促和谐 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组织专题培训、法治讲座等普法活动20余次,切实提高各族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和水平。承办山东省暨济南市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启动仪式,饮虎池社区、舜华社区等被确定为山东省民族宗教领域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文化融入促交流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旅游体验,深入挖掘辖区文旅资源,设计推出老商埠文化、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类体验路线。开展“寻美市中”活动,“济南宝藏美食街”——民族大街火出圈,成为各族群众品特色美食、游览打卡新地标。深入挖掘英雄山红色文化资源,集中展演实景剧《英雄山》、京剧《邓恩铭》,以沉浸式教育体验的方式,让中华民族精神厚植在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打造“六共”模式 实现民族团结“大和融”
“共居”,深化空间交融 全面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和融工程”,在17个街道打造25处互嵌式示范社区,举办“邻居节”“结对子”“心连心”“一家亲”等联谊活动,从居住环境、学习工作、交通出行、文化娱乐等环节入手,打造互嵌式和谐家园。
“共学”,深化思想领航 广泛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实验初中、十四中学、泉海学校近200名师生分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开展泉河主题研学活动,育晖小学和西藏白朗县小学示范结对。在全区中小学深入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充分发挥博物馆研学基地、铸牢教育实践基地、传统文化体验基地等各类载体教育功能,切实加强各族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共事”,深化资源融合 打造以泺源街道“榴花灿灿,和合乐园”、舜耕街道“乐和聚能”等为代表的基层民族工作品牌,依托社区红石榴驿站,打造红石榴学院、红石榴课堂、红石榴长廊、红石榴广场、红石榴庭院等平台阵地,提升服务水平。引导专家学者、“红石榴志愿者”、非遗传承人等参与基层民族工作,凝聚强大合力。
“共乐”,深化文化浸润 开展“拾·享市中 花·漾生活”主题文化活动、济南玉符河文化旅游节和“乡村美食嘉年华”“玉水原乡乡品市集”、乐享市中万人徒步游等活动,9万余名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以文艺表演、民俗体验、书画展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打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盛宴。
“共建”,深化基层治理 创新社区“345”枫桥式治理模式,驻区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代表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形成民提、民议、民决、民监四位一体协商模式,着力构建多元治理民族事务新格局。
“共享”,深化为民服务 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培训、心理疏导、纠纷化解、活动联办等,帮助创业选址13处,协助就业600余人。
(济南市委统战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华传统文化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12月6日至7日,泰山文化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座谈...
-
11月18日,202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族婚宴十八说”培训班开班,来自海南藏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