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潍坊市坚持“四个融入”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
Date:2023-06-14
访问量:
来源:
作者:潍坊市委统战部
潍坊市坚持“四个融入”,抓住青少年“拔节孕穗”关键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到“三全育人”体系、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融入党建责任体系一体推进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建统领,通过“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 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等内容。
制定教育系统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指导意见,构建横向贯通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历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纵向贯穿大中小幼各学段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纳入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和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融入日常教学生活抓在经常
教学上,注重发挥课堂在育人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全市各中小学校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课程,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认定176门市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用历史讲述56个民族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故事,用地理讲解国家的每一寸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用艺术引领学生了解各民族的独特内涵,全学科协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生活上,实施全员导师制,从各方面给予学生关心和帮助,推动西藏、新疆学子与内地学子同生活、同学习、同成长,助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奎文区东关街道中学街社区失火群众向潍坊中学新疆部四名学生赠送锦旗
融入党团主题活动凝心聚力
创新实施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三红工程”,开展党史国史进校园、红色教育进课堂、红色文化进家庭等“五进”活动,建立94处以红色资源、传统文化等为主的研学基地,组织师生“红心向党”同城大课堂24场次,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爱党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一月一主题开展常态化、校本化爱党爱国主义教育,将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等的培育有机融入其中,认定市级爱党爱国主义教育示范校84所。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团队课程,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以“开学第一课——争做民族团结进步好少年”为主题,宣传普及我国的民族政策,讲述青州市回汉《同田共井》《一对古瓶的故事》等民族团结故事。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社团活动,依托社团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民族团结一家亲展演等活动,通过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互动体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润物无声
依托“墙、廊、厅、班、道、屏”全领域宣传渠道,设立校园“民族团结”楼道文化角、中华民族特色长廊、民族团结宣传墙、班级民族团结特色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阵地,通过浸润式教育厚植青少年民族团结情怀,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同度。
青州市旗城学校学生参观“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校园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常态化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为平台,以国学教研室、培真书院文化研究院、鲁班工坊、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为载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培根铸魂。奎文区樱园社区通过“四点半学校”,为孩子们讲解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全市17所学校入选全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
融入党建责任体系一体推进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建统领,通过“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 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等内容。
制定教育系统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指导意见,构建横向贯通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历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纵向贯穿大中小幼各学段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纳入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和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融入日常教学生活抓在经常
教学上,注重发挥课堂在育人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全市各中小学校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课程,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认定176门市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用历史讲述56个民族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故事,用地理讲解国家的每一寸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用艺术引领学生了解各民族的独特内涵,全学科协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生活上,实施全员导师制,从各方面给予学生关心和帮助,推动西藏、新疆学子与内地学子同生活、同学习、同成长,助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奎文区东关街道中学街社区失火群众向潍坊中学新疆部四名学生赠送锦旗
融入党团主题活动凝心聚力
创新实施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三红工程”,开展党史国史进校园、红色教育进课堂、红色文化进家庭等“五进”活动,建立94处以红色资源、传统文化等为主的研学基地,组织师生“红心向党”同城大课堂24场次,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爱党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一月一主题开展常态化、校本化爱党爱国主义教育,将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等的培育有机融入其中,认定市级爱党爱国主义教育示范校84所。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团队课程,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以“开学第一课——争做民族团结进步好少年”为主题,宣传普及我国的民族政策,讲述青州市回汉《同田共井》《一对古瓶的故事》等民族团结故事。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社团活动,依托社团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民族团结一家亲展演等活动,通过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互动体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润物无声
依托“墙、廊、厅、班、道、屏”全领域宣传渠道,设立校园“民族团结”楼道文化角、中华民族特色长廊、民族团结宣传墙、班级民族团结特色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阵地,通过浸润式教育厚植青少年民族团结情怀,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同度。
青州市旗城学校学生参观“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校园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常态化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为平台,以国学教研室、培真书院文化研究院、鲁班工坊、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为载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培根铸魂。奎文区樱园社区通过“四点半学校”,为孩子们讲解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全市17所学校入选全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华传统文化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12月6日至7日,泰山文化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座谈...
-
11月18日,202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族婚宴十八说”培训班开班,来自海南藏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