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功守道》:向世界讲述中国传统文化
Date:2017-11-15
访问量:
来源:
作者:传统文化网
由马云主演的功夫电影《功守道》最近可谓是火遍中国,“马师傅”在影片中先后与泰拳、拳击、相扑等多个武术流派的高手过招切磋,将太极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很多网友首先会被《功守道》这样一个电影名字所迷惑。据了解,这是马云首创的名称,意为“用功夫守住自己家园之道”,是以中国传统武术太极为基础发展出来的一项全新运动项目。马云曾多次表达过太极文化对于阿里巴巴管理理念的影响,阿里商业成功的背后就有以太极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我非常感谢马云,不但贡献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也为向全世界推广中国文化提供了难得的资源。我们希望把源自于中国这样一个古老又传统的哲学和文化思想,用新的表达形式跟全世界去分享”,影片总监制李连杰在接受采访时曾如此表示。《功守道》不但承载了马云的功夫梦,更承载了他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雄心。
功夫技击武侠片(简称“武侠功夫片”、“功夫片”或“武打片”)是与中华武术最为贴近的一种影片样式。这类影片的艺术风格总体以纪实见长,有些功夫片以真功夫折服观众,有的则是在打斗中贯穿侠义、武德精神,武术只是体现义士情怀的一种外在手段。
上世纪初电影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功夫和武侠精神为题材的小说、戏剧慢慢融合。千年中国武术与百年西方电影在中国交汇,诞生了的“武侠功夫片”。功夫片不仅仅是武术动作的展示,背后的内涵才是其真谛。电影中那些绝世高手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侠之大者的某种奥义:“雕虫小技”不在话下,“大道至简”如影随形。
20世纪20年代默片时期,明星影片公司根据“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改编摄制《火烧红莲寺》后,一时群起效尤,但多为神怪荒诞之作。20世纪50年代起,香港电影界摄制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讲究实战技击的《黄飞鸿》并获得成功,功夫片开始渐渐扬名影坛。
从李小龙、成龙到李连杰,从《精武门》、《少林寺》到《卧虎藏龙》,这些电影作品在西方不断掀起功夫热潮,也使中国传统武术被世界知晓。和京剧、熊猫一样,武术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与此同时,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武术也存在着很深的误解,“身轻如燕飞檐走壁、拈花摘叶皆可伤人”这些注重技击成分、被无限夸大的情节成为中国武术给世人的印象。《功守道》就是将这张“文化名片”再次擦亮,向海外受众传达中国武术真实面目的一次尝试。
在外国观众眼中,中国武术充满了迷人的东方魅力。同时中国武术也有着博大精深、深奥难懂的一面,阴阳、五行、八卦乃至蕴含的哲学思想让中国人都望而却步。如何将复杂的东方哲学,通过电影语言讲述给海外观众,并使他们理解和接受?《功守道》的明星很多在海外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的出现让这种文化输出有了先天的优势。然而对于中国武术的传播者来说,还需要研读海外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期待,解决因习俗、语言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找到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同样是大导演、大制作,同样是英雄侠客加功夫的题材,为什么张艺谋的《英雄》与《十面埋伏》、陈凯歌的《刺秦》在国际上反响平平,而李安的《卧虎藏龙》却捧回了奥斯卡等各种奖项?就是因为李安更为熟悉西方受众的心理,采用了他们更容易接受的表述方式,来讲述中国的故事、阐释中国哲学思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华传统文化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12月27日,新化县武术协会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协会本年度工作,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县武术协会主席游建...
-
2024年,河南省方城县教育集团中学生东校区“体育+艺术”庆元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运动会于12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