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
源自上古开封的中国太极“茶道”
中国“茶道”与中国道、儒、佛“三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关系,而道、儒、佛“三教”又与太极阴阳之“道”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因此,中国“茶道”所反映的根本文化就是太极阴阳之“道”。自古以来,华夏先民将太极阴阳之“道”潜移默化到茶文化之中。因此,“茶道”文化从不同角度印证着太极阴阳之“道”文化的存在。所以,我们研究“茶道”,就不能不遵循太极阴阳之“道”的基本规律和道、儒、佛“三教”的文化理念,来认识它们彼此之间的共性,了解自然、人类、社会和茶文化的本质内涵。
中国的道、儒、佛“三教”都对“茶道”分别有着独到的理解,而中国“茶道”却是对中国太极之“道”的传承和弘扬。但是,中国太极之“道”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发源于何时、何人、何地?对中国华夏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有什么重要影响?“茶道”为什么要效法太极之“道”?不扫去这些迷惑人们的雾障,“茶道”文化的本质就很难说的清楚。
一
“茶道”是对太极之“道”的传承和弘扬。
中国“茶道”文化,源于中国的“道”文化。而中国的“道”文化,则源于上古时期伏羲肇始的太极八卦文化,是华夏历史文明的起点。
中国的茶文化,包含着“茶道”精神和“艺茶”之术等内容。“茶道”则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茶道”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是“茶艺”之源;“茶艺”是“茶道”内涵的外延和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本质上是指人们在制作、展示和饮用茶的过程中,效法太极阴阳“和合”之“道”,形成、遵循的基本法则。这种基本法则也是对太极阴阳、“和合”自然规律的效法。因此,茶文化的基本内涵,突出地体现在太极阴阳“和合”之“道”方面,故形成了“茶道”,而“和合”之“道”正是中国“茶道”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
太极阴阳“和合”之“和”,代表着天、地、人内部自我之“和”,也代表着天、地、人三者同一之“合”,自然、人类、社会同一之“合”,万事万物内部同一之“合”。所以,“和合”象征着大自然、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和谐、和平、和气,也象征着事物内部的统一、大同、共存,并由此产生了大自然、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和合”之“道”、之“德”、之“善”、之“美”。
茶文化的精髓,在于太极一阴一阳之间的“易”“道”“和合”。茶道源自“太极”“易”“道”“和合”,传承着“太极”“易”“道”“和合”的人文精神,故茶道与“太极”“易”“道”“和合”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茶道”在儒教、道教思想中的体现。“中庸之道”,是儒学家的重要思想。而“中庸”思想反映的就是“太极”“中央”“和合”之“道”。北宋程子解释在《中庸》中认为:“中庸之道出自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意思是说,“性”是天地及其规律赋予人的自然属性,依照自然属性去做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像天地一样与人类社会共存。如果人类社会背离了天地自然规律,那就是“无道”了。
对于人与茶的自然属性,无论道家或儒家,都善于以茶拟自然人、拟自然环境的方式加以表述。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聃在《道德经》中认为:“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曰复命。”这里的“静”就是太极之“根”,即阴阳和合,万物太平、安宁的自然之“静”。战国时期常游于魏国大梁(开封)的哲学家庄周,在哲学著作《庄子》中也认为:“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在茶事中,古人主张用本地之“水”煎饮本地之“茶”,以保持“茶”与“水”的自然本色。这说明用自然、安宁的心态去沟通天地万物,就可达到“物我两忘”“天地人合一”,也就是“天乐”的境界。
宋代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在开封创立的全真教,主张道、儒、佛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和合学说,后人在他居住、修道、羽化的开封大纸坊街修建了重阳道观(今延庆观)传承全真教。他的弟子马钰,曾居住开封南门王氏旅邸(重阳观一带),为祖师王重阳羽化守服三年。马钰在一首词中写道:“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说明茶道也是效法自然的。
明代著名道学家朱权在《茶谱》中也认为:“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这种观念,都体现了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他们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饮自然之茶,在饮茶中寻求对自然的回归,也就是“天地人合一”、返璞归真。只有在自然安宁的环境中素朴虚心,观察社会,提升悟性,才能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赐予,达到“无我”“天乐”的境界。
所以,儒家茶道以“中庸”“和合”之“道”为最高境界,体现了儒教对深植于华夏民族之中太极“阴阳”“中庸”“和合”思想境界的推崇,以及赋予茶文化的本质内涵。
茶文化活动,是对社会进行“教化”“修道”,传承太极“阴阳”“中庸”“和合之道”的重要形式和方法。通过参与习茶、品茗的茶文化活动,可以修养自省、平和、儒雅、谦恭的人格魅力,是中庸处事必须明示的德育目的。儒家把“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由小而大的人生追求,用一种行为准则贯穿起来,那就是“中庸”,一种周正平稳的处事之道。从而,造就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尚和之气和传统中国人的太平思想。因此,开封陈留伏羲肇始八卦的“河图庄”和黄帝“轩辕楼”、嫘祖“西陵”(今中牟狼城岗西)一带,至今仍有“和尚”“太平”的地名文化传承。
这种太极“阴阳”“中庸”“和合”之“道”,在道、儒、佛“三教”的茶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自古人们以茶喻事,以茶喻德、以茶喻治国之道,使“茶道”的内涵更加丰富而浓郁。
二
既然道、儒、佛“三教”都推崇和效法太极“阴阳”“中庸”“和合”之“道”,必定在自己的教义中,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展现出来,以达到借太极之“道”盛名,传承、弘扬“三教”教义,实现“教化”天下众生的目的。
太极阴阳“和合”的理念,被古代华夏民族融入了制茶、烹茶、品茶的茶文化和道、儒、佛“三教”之中,形成了反映和展示中国太极阴阳协调、五行共生、“天地人合一”的“茶道”法则和“茶艺”之术,以及“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三教合一”思想的“茶道”精神。
佛教尚和的“和尚”文化,与茶道“和合”文化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在认识观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尚善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也乐与和尚论茶道。有趣的是,河南豫东人家里来了客人,敬上的白开水,竟然也称作“茶”,这反映了传统中原人对水与茶理念的传统认识。因此,寺院中的佛前供水,代表清净平和之意。这仅是“佛教”与“水”、“茶道”共通于“和合”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可见,佛教和尚之“佛道”与茶人之“茶道”,都具有调和社会的“度化众生”“水济尘世”功能,本是“和合之道”。
所以,道、儒、佛“三教”都在“茶道”方面有自己文化传承的特色:儒教茶道既承认世道之苦,又争取世道之乐;佛教茶道既强调入世的“苦寂”,又追求入世中的“顿悟”;道教茶道既遵循出世的“道法自然”,又坚守出世的“无我悟我”。它们都在自然、人类、社会的阴阳不平衡中,通过自然的“和合之道”,追寻或达到自我平衡的新境界。
佛教认为,“茶道”是饮茶之道、养心之道,可得茶道精神和佛教之悟。故有“茶佛一家”“茶禅一味”之说。唐代浙江湖州杼山妙喜寺主持、高僧皎然,对茶神陆羽有知遇之恩,并结成“缁素忘年之交”。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诗中对饮茶的妙趣,作了出神入化地描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洗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高僧皎然通过在宁静、和合的环境中饮茶悟道,使自己达到了一个神清气爽、浑然忘我的精神境界。皎然的境界,也是佛教茶道所追求的境界。
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太极文化“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茶道”的灵魂。在早期道家“天地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已认识到茶所具有的自然属性,认为茶集结了天地宇宙的精华。所以,道家饮茶是在修炼中体会大自然的法则,把茶当作沟通人与天地、自然的媒介来把握。道家以清静无为、自然而然的态度,追求客观世界和事物的变化和归宿,认为茶能使人轻身换骨、羽化成仙。
因此,在古代道观中,大都能够精心制作自产自用的“道茶”,实践其自在自为的自然思想。“茶道”产生初始,便与中国太极文化和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观相互契合,而道观中自产自用“道茶”,无疑是“自然之作”的一部分,也是体现“道法自然”思想的行为方式。
太极文化观认为,五行相和,阴阳协调,普利万物。因此,古人在茶文化中,也通过对茶具、煮茶之间关系,来表达太极和合之“道”。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关系做了具体描述:“煮茶的风炉用铁铸,从‘金’;风炉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之炎,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可见,煮茶的过程,就是太极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创新过程,也说明太极“五行”调和的理念是“茶道”的基础。
春秋老子在《道德经》中记载老师商容说:“天地之间人为贵。”这就是道教“尊人”的思想。这种尊人的思想融入中国“茶道”中,表现在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天、地、人“三才杯”。杯盖为“天”,杯托为“地”,杯子为“人”,天地人三者合称“三才”,古称“三才杯”。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人是主体。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茶,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是传承太极天地人“三才”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茶道注入太极“天地人和一”哲学思想的佐证。
茶人强调“独啜曰神”“独品得神”,追求“天地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意境。为此,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在《庄子》中认为:“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告诉人们以虚静、平和的心态去沟通天地万物,就可达到“物我两忘”“天地人合一”,也就是“天乐”的境界。因此,道家特别重视“心平”“入静”,将其视为一种工夫、一种修养。只有素朴虚心、静养人生、提升悟性,才能更好地享受大自然丰厚的恩赐,达到“无我”的境界。
不仅如此,古人还仿效太极五行中的青(苍)、赤(红)、白、黑、黄“五色”文化,来制作不同含义、不同颜色、不同功能的茶叶。
三
太极之“道”源于开封昆仑山“天地人之中”。通俗地说,太极之“道”,就是伏羲肇始八卦文化中所反映的太极一分为阴阳之二或合阴阳之二为太极之一的唯物辩证世界观,也是对大自然、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象形描述。古人把这种世界观运用于中国的不同教派文化之中,产生了中国的道教、儒教、佛教。又将道教、儒教、佛教运用于茶文化之中,产生了中国的“茶道”。
太极之“道”,是天地人共同效法的自然规律,进而形成了太极“天地人合一”“天地人之中”的文化、道德和世界观。并在这些观念引领下,建立了天、地、人上中下彼此合一对应的,以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炎帝皇都为氏族政治核心,以太极山、昆仑山为“天地人之中”的华夏氏族联盟,也称“中央邦国”“中央王国”“中央之国”等,简称“中国”。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及其后裔子孙受伏羲太极之“道”、唯物辩证观的育化和影响,恪守“天地人合一”“天地人之中”的法则,世代传承先人祖训,繁衍生息在“中国”之地,终使小“中国”变成了大中原,继而变成了现在的大中国。
中国的茶文化,始于三皇之一的人皇,即神农氏炎帝。炎帝继承了居住在开封昆仑山东部古黄柏山(今祥符区小黄铺一带)伏羲、居住在开封昆仑山南部古平台、逢山(今禹王台区繁台);女娲继续在“陈留”空桑之地建都,成为天下的共主。
炎帝在伏羲、女娲皇都“陈留”开创了华夏氏族的原始农业,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自此中国进入农耕社会。炎帝踏遍昆仑山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也是中国茶叶功能的发现者和利用者。因此,约成书于秦汉时期的最早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茶”。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荼,苦茶也。”
开封古“陈留”“空桑”之地,就是太极文化“天地人合一”之地的昆仑山“天地人之中”。“天地人之中”的昆仑山,与天上北斗之位的“天之中”上下对应。因此,西汉易学著作《尚书纬》认为:“北斗居天之中, 当昆仑之上。”
与“天之中”北斗上下对应的昆仑山,也称“地之中”。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在《艺文类聚》引用汉代著名地理学家桑钦《水经》记载:“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汉代易学著作《河图括地象》也记载:“昆仑者,地之中也。”
昆仑山“地之中”,本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共同居住、建都、下葬之地,昆仑山也称“太岳山”“太一山”。所以,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八》中记载:“壬子,命太史监南宫说等于河南、北平地测日晷及极星,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同时候之。阳城晷长一尺四寸八分弱,夜视北极出地高三十四度十分度之四;浚仪岳台晷长一尺五寸微强,极高三十四度八分。”“浚仪岳台”,即开封“太岳台(山)”;“一尺五寸”,即古人以八尺圭表测量昆仑山“天地之中”夏至日影的历史依据。
对此,宋代史学家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卷五十八》中进一步记载:“唐开元十二年,遣使天下候影,南距林邑,北距横野,中得浚仪之岳台,应南北弦,居地之中。大周建国,定都于汴。树圭置箭,测岳台晷漏,以为中数。”由于开封太岳台“为中数”和“地之中”,这里成了唐代之后大(后)周、后晋、后汉、后周、宋代等建立“中央之国”的国都之地。
不仅如此,“中央之国”的“中央”,是太极五行“中央、土、黄”和洛书九宫图“中(五)宫”的方位名称。因此,在这里称帝者为“中央帝”“黄帝”,有“土德”,所建的帝都称“中央宫室”,也称“黄台之丘”“黄帝宫室”,是黄帝称帝、成婚、生子之地。所以,唐代医学家王鹳《黄帝本纪》记载:“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大梁”,就是开封太岳台“地之中”,战国时期为魏国国都。“大梁”北部约6公里处的“轩辕楼”,就是黄帝建都之地,也称“轩辕丘”,村民至今为复姓“轩辕”。
开封是道教、佛教和“茶道”的发源地。老子为西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的后裔。聃季载是周文王最小的儿子,俗称“老幺”,也称“老聃”。周成王时期,“老聃”在开封杜良乡国都里一带的高丘上建立聃国。因古代“聃”与“沈”同音,故“聃国”也称“沈国”,是沈氏的重要起源。西周中期,东夷人进攻聃国,将其肢解。一部分聃国人被迫迁徙到安徽临泉县城西侧,建立“沈子国”。春秋时期作为聃国老聃后裔的老子家族,又迁徙到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世袭老聃在周朝“司空”“守藏史”官职,封地在郑州中牟圃田泽南之沛北部的“彭邑”一带,后人也称老子为“老聃”“老沈”等。
公元前522年,老子参加周朝社会“铸无射”改革失败后,携周朝典籍随王子朝逃奔楚国。王子朝遭周敬王暗杀后,老子返回周朝,被罢免世袭官职,回到自己的封地彭邑,边在圃田国学府讲学、边走访于中牟、开封一带的昆仑山之地,收集、研究和传播道学。老子常乘青牛到先祖聃国旧地寻根访祖,拜贤问道,悟出很多天地间的道理。兰考白云山、开封杜良老丘、平丘鸣条苍梧山、开封昆仑太岳台(也称三层台)、仪邑南门驿店(今延庆观一带)等,都是老子经常问道、访贤和休息之地。
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神仙,老子《道德经》被捧为道教主要经典来育化后人,但其太极文化的地理来源却在开封昆仑山之地。
四
通过对上述历史文化发源、传承和弘扬的情况分析、论证,我们初步掌握了太极和合之“道”文化、“茶道”文化产生、内涵、继承等基本概况,并从中得出3点感悟:
1.开封是太极阴阳和合之“道”的发源地。
天皇伏羲在开封古陈留肇始太极阴阳八卦,即河图洛书文化,并被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在伏羲皇都陈留不断完善和传承,形成了具有太极阴阳和合之“道”特色的唯物辩证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华夏先民按照“天地人合一”、“天地人之中”的基本原理,在开封昆仑山之地建立了氏族邦国,即“中央之国”“中国”。
华夏先民将太极阴阳和合之“道”发扬光大,世代传承,深深融入到华夏民族的社会、思想、文化、道德等意识形态之中,并以此来指导华夏民族的生活、繁衍、劳作、发展和传承,逐步把上古时期的“中国”建设成为了后来的大中原和现在的大中国。
2.开封是道、儒、佛文化的发源地。
春秋时期的老子,继承上古伏羲、炎帝、黄帝时期传承的太极阴阳八卦,即河图洛书文化内涵,在西周先祖聃季载建立聃国的开封大梁一带,访古问道,感悟自然,创造了具有太极阴阳和合文化本质的道教理论学说《道德经》。
儒家创始人孔子踏足中原华夏文化核心地,周游以开封为中心的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并在卫国西南部的开封一带求师、问道、讲学,拜访了彭邑老子、仪邑封人、杞国夏人后裔、陈留河图庄、仓垣仓颉字碑等地,学习中原文化,创造了具有太极阴阳和合文化本质的儒教理论学说《论语》。
魏晋时期的中原汉族沙门朱士行,首开西行取经之先,为中原政权带回佛经,并在太极阴阳和合之“道”和老子道教文化发源地开封仓垣水南寺(今铁塔公园),翻译成汉字版本的《放光般若经》,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开封也由此成为中国化佛教的发源地,为道、儒、佛教融入和传承太极阴阳和合文化,提供了地理优势,奠定了理论基础。
3.开封是中国太极“茶道”的发源地。
神农氏炎帝发现和创造茶文化的开封古陈留,不仅是伏羲太极阴阳和合之“道”的发源地,也是道、儒、佛“三教”文化的发源地,更是道、儒、佛“三教”“茶道”文化的发源地。
这种太极阴阳和合之“道”的文化内涵,随着上古时期的华夏先民和古代中原民族不断向太极“中央”的四方,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地迁徙、繁衍和发展,把伏羲太极阴阳和合之“道”和道、儒、佛“三教”的“茶道”文化传承到了大中原、大中国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经过与当地风情民俗不断地融合,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茶道”文化形式。
尽管“茶道”文化的形式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太极阴阳和合之“道”,也是道、儒、佛“三教”所承载的太极之“道”、“茶道”文化的本质内涵。这个“宗”已融入华夏民族的意识形态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虽历经千古,仍不弃不衰。它必将随着人们对中国华夏历史文明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中国人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掘的深化,而得到弘扬、创新和光大,成为引领现代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茶道”文化,也必将随着华夏历史文明和太极阴阳和合文化的弘扬、创新和光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创造出新的形式,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
热点信息
-
9月25日,2024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在云南省普洱市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
7月26日,“故宫·茶世界:紫禁清韵——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在河北博物院正式开幕。该展览由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