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200年历史,110个动作!海阳六合棍入选县级非遗项目!
近日,烟台海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海阳第九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海阳市梁学香螳螂拳文化研究推广中心的六合棍作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荣誉入选。
六合棍非遗项目缘何获此殊荣?近日,记者来到螳螂拳集大成者梁学香的故居地——发城镇榆山夼村一探究竟。
“六合棍是螳螂拳中古传的传统器械。1840年左右,清螳螂拳集大成者梁学香先生在福山南涂山村‘以拳换棍’,得六合棍术,自此在海阳螳螂拳传人中代代传承,与螳螂拳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谈起六合棍的历史渊源,六合棍非遗项目第六代传承人梁国爱告诉记者,六合棍随着海阳螳螂拳在清末民初时就远传海外,由于海内外传人众多,所以无法用传承谱系详细表述。但运用地理标记这种方法,就会清晰地描绘出六合棍走出海阳的传播轨迹。
“它是以海阳市发城镇为基点,经过海阳、莱阳、栖霞、牟平、蓬莱等地汇聚到商贾云集的烟台后,渡海北上,在东北大地的辽宁省大连市、丹东市、吉林省四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地广泛传承发展;奔赴京城,在国都北京展露锋芒;远渡重洋,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开花结果;走出国门,在越南、韩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波兰、日本、法国、意大利、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梁国爱介绍。
“六合棍法,古传至今,动作古朴,招招致命,总计110个动作,均有明确的动作名称和动作要领。其分阴阳,合八卦,虚实分明,进退有法。棍内藏枪,技法灵活,变化无穷,配合身法、步法,勇猛刚健,用法多变。攻势凌厉,防不胜防。棍中藏枪,出其不意。棍头棍拶,首尾呼应。一条短棍,融刀枪剑棍、长短兵器诸法于一体,有万夫不当之勇。”随后,梁国爱说,六合棍的长度要与习者身高相齐;棍的重量要以习者称手为宜;六合棍的套路比较长,为方便练习,整套动作分为六合,每合动作既可以单独练习,又可以前后衔接,但这只是六合棍的初级技法练习套路。传承者在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后,才能进一步习练“六十一手中棍”和“四十八秘棍”的实战技法。这些技术精粹就是历代老师密不外传的棍法“绝技”。
“六合棍传承有近200年的历史,但随着社会发展,武术技击的社会作用已经弱化,娱乐手段多样化,人们对六合棍的关注度逐渐减弱,愿意学练的人数也在减少。因此,对六合棍这一武术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列入非遗保护,普及教学,广泛传承,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梁国爱说,如今,随着螳螂拳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承,六合棍也受到了国内外螳螂拳传人的广泛喜爱和习练,更是受到了广大棍术爱好者的追寻。
热点信息
-
12月27日,新化县武术协会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协会本年度工作,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县武术协会主席游建...
-
2024年,河南省方城县教育集团中学生东校区“体育+艺术”庆元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运动会于12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