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故事 文学 公益 大家 励志 故事 国学

临清民间故事传说——龙山和凤凰岭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临文宣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4-25
摘要:很早以前,由于运河的开凿,临清就很繁荣,织绵的、编竹的、拉纤的、种地的,干什么的都有。后来运河几经决口,大好的城市和村庄都被水淹没,人们只好逃离家乡,等水退后再返回故里重建家园。
         很早以前,由于运河的开凿,临清就很繁荣,织绵的、编竹的、拉纤的、种地的,干什么的都有。后来运河几经决口,大好的城市和村庄都被水淹没,人们只好逃离家乡,等水退后再返回故里重建家园。
 
         据说这是黑鱼精作得怪。
 
         未开运河前,这里有个黑水坑,坑里住着一条黑鱼精。由于经常吞吃洗澡的人们,后来就没人敢再凑近它。每逢过年过节,一个叫“二神仙”的就号召人们携纸香端供品来祈祷保佑平安。开运河时冲了它的老窝,黑鱼精一看再也没人给他烧香上供了,就发起妖来,动不动就把河堤拱开施害于人们。后来东海龙王知道了这件事,就派他最小的儿子——青龙来镇守这段河道。开始黑鱼精真的害怕了,两年多没敢再出来兴风作浪,人们也过了段太平日子。时间一长,黑鱼精受不了啦,恶性不发作,浑身不得劲,就向青龙叫话说:“这是我的地盘,你为什么跟我过不去!”青龙说:“你不干好事,我就要管。爹爹派我来就是要治服你的。”三说两说俩人就打了起来。
 
        那打的是河水浑浊,泥沙翻滚。这下可把老百姓给吓坏了,又认为黑鱼精作怪哩,“二神仙”又领着人们赶紧烧香磕头。唯独一位姑娘没这样做,她就是跟着爹娘以织绵为生的凤姑娘。她苗条俊俏,是临清城出了名的美女。她想:磕头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年年被水淹。她回到家取来一根竹杆,等那黑东西又翻在水面时用力插去。这一下可把人们吓坏了,“二神仙”更是气得嗷嗷叫:“她闯下大祸了,要不把她处置了,这方人就都没命啦!”经他一说人们便信以为真,于是上来几个人不容分说,七手八脚把凤姑娘推下河。很多人反对“二神仙”这样做。说也怪,推下凤姑娘后河水真的平静了。那些心疼的人们也不好说什么了。人们又是捣蒜般的磕了一番头,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各自回家去了。
 
        凤姑娘的爹娘哭得死去活来,晚上连饭都没吃。就在这时,听着有人敲门,老人家擦了擦眼泪就去开门,等把门开开,吓得两位老人向后倒了好几步,只见一个长的非常秀气的青年男子搀着凤姑娘回来了。这个人就是青龙。青龙走到二位老人面前,讲清了他的身世,又说为何与黑鱼精打仗,凤姑娘怎么用竹杆为他助战,最后黑鱼精又如何大败而逃,后来又怎么把凤姑娘救回家。两位老人听了又惊又喜,对青龙百般感激。
 
         二位老人为了答谢青龙的救命之恩,就留青龙在家住了下来,并把女儿也许配给了青龙。事情传开来,二神仙又咋呼开了:“不得了啦!凤姑娘家招来一个妖魔。”“哎呀!该咱这方人遭难了。”人们也随声附合着这样说。
 
         时间不长,黑鱼精养好了伤又来报复了。他一见青龙不在,就把河堤拱了个大洞!河水哗地往外流。人们又都吓坏了,更觉着“二神仙”的话是真的了,就都哭的哭叫的叫,跑的跑逃的逃,搬到了高处。青龙和风姑娘知道了这件事就赶紧跑上河堤。青龙一看决口知道坏了,就转过身来对凤姑娘说:“凤妹,我要走了!堤口一开,用神力是不能治服黑鱼精了,要想保住这方人不再遭难只好用我的身体了。可是,此一去我再也不能生还了,以后再也不能陪伴你了,你要多多保重。”说着握住凤姑娘流下了两行热泪。凤姑娘扑到青龙怀里也放声大哭起来。
 
         这时洞口冲得越来越大了,得意的黑鱼精哈哈地狂笑着。青龙一看不能再耽搁了,从身上解下了一枚佩玉交给凤姑娘说:“有难时就对它叫我的名字,它会帮助你的。我走了!”说完擦了擦眼泪,转身一跃,只见一道闪光,尘土四起,洞口被堵住了,顷刻间此处凸起了一座龙形的土山。凤姑娘抱住龙山哭成了泪人儿,人们也都感动的跪下了。
 
         黑鱼精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在龙山以北不远的地方又拱了个大洞。这时人们又惊慌了。凤姑娘也顾不得悲痛了,捧出玉佩说,“青龙啊!显显灵救救人们吧!”说也怪,立时又是一道闪光,凤姑娘变成一只美丽无比的凤凰,她飞起来了,身后带着铺天盖地的泥沙落在了洞口处。堤洞又被堵了,可是凤姑娘也累死了,立时堤洞处又凸起一座凤凰形的小土岭,就是现在的凤凰岭。
 
         东海龙王听说他的儿子和儿媳都死在黑鱼精手里,大怒之下派来水兵虾将,将黑鱼精捉拿归案,打入死牢。从此,临清人民过上了安安稳稳的太平日子。
 
         后来人们发现浑浊的运河水里流着两股清澈的水流,都说那是青龙和凤姑娘遥遥相望流出的相思泪。
 
         此后,临清百姓每逢年节,总是舞起龙灯,划起凤船,载歌载舞,以示对青龙和凤姑娘的深深怀念。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