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国学 文学 公益 大家 励志 故事 国学

湖北推动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来源:新华社武汉 作者:传统文化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01
摘要:新华社武汉6月30日电 题: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湖北双读活动带来践行核心价值观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俞俭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北广泛开展了幼儿园起点阅读、中小学朝读经典活动。双读活动抓住读、悟、行三个关键环节,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

新华社武汉6月30日电 题: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湖北“双读”活动带来践行核心价值观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俞俭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北广泛开展了幼儿园“起点阅读”、中小学“朝读经典”活动。“双读”活动抓住“读、悟、行”三个关键环节,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日常行为规范等紧密融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内容突破,专家领衔编写绘本、读本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清晨,阳光洒满校园,琅琅书声从每一间教室中传出,久久回荡。

  这是6月下旬,湖北省咸宁市中小学“朝读经典”活动中的一幕。

  “双读”活动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发起。其中包括面向中小学的“朝读经典”,以及面向幼儿园的“起点阅读”活动。

  湖北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处长张淼介绍,相关部门组织幼教专家和国学专家领衔编写了“起点阅读”绘本和“朝读经典”读本,并由权威专家组成的湖北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审定。

  《孔融让梨》《精忠报国》《木兰从军》……为保证绘本、读本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乐见形式相符合,“起点阅读”绘本分三册,精选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对应的36个充满童趣的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其精神内涵。

  “朝读经典”读本则按小学、初中每年级一本,高中全一册的规格编写,全书分54个主题,遴选了近300篇通俗易懂的经典名篇,让学生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方式创新,全域全覆盖推进实施

  学生有书读,只是“双读”活动的第一步。活动中,还着力实现课程有安排、老师有指导、学校有组织等目标。

  为了不增加基层负担,湖北省级财政出资5300多万元购置“起点阅读”绘本、“朝读经典”读本,免费发放,实现了全省6800多所幼儿园、556万名在校中小学生全覆盖。

  新媒体时代,“双读”活动还搭建了“网下+网上”学习平台。

  湖北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副处长杨亚军介绍,湖北开发了“朝读经典”全媒体项目,开通“长江幼教云”微信公众号;目前,正在实施绘本、读本及配套视频内容“进电视”工作。“届时,全省1400万用户通过有线电视机顶盒可以随时免费点播,推动经典学习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由孩子拓展到家庭。”

  开展好“双读”,师资是关键。每年,湖北暑期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的同时,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学段,录制教学培训辅导课和教学示范课,供全省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观摩学习。

  “双读”活动,形式也在不断创新。2017年以来,湖北先后在多地举办“同声诵经典”巡回展演和现场交流。展演既是“舞台”又是“课堂”,场内场外同步学习、互动答题,6场活动参与师生超过300万人次,起到了以演促学、以点带面的作用。

  融入成长,夯实时代新人传统文化基础

  全省幼儿园每周安排3个时段,每次10分钟,开展“起点阅读”绘本阅读和游戏体验;中小学每周安排三个朝读时间,每次20分钟,每两周用一节课专门讲析“朝读经典”作品……放眼荆楚大地,“双读”活动如火如荼。

  “读、悟、行”,有机融合。在“背得”经典的基础上,各地教育引导学生做到“懂得”“行得”,在学思践悟中修身立德。

  “‘双读’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青少年感受着文化之美、精神之乐,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和有效载体。”湖北省监利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廖庆春说。

  如今,相应的保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财政投入机制方面,“十三五”期间,省级财政每年将再拿出1500多万元用于绘本、读本日常更新和开展相关活动;日常督办检查机制方面,每年定期开展督查;工作考核机制层面,活动已纳入文明校园创建考核指标体系。

  湖北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双读”活动,遵循了未成年人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活动将继续深入开展,进一步夯实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根基。

责任编辑:崔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