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服饰 中医 茶道 服饰 戏曲 饮食 体育

女子穿五年汉服着迷传统文化 花8000元定制婚服

来源:安徽商报 作者:传统文化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7-11-04
摘要:据安徽商报消息 长发由簪子挽起,白色交领袄裙外罩蓝色比甲、中裤外面是枣红色的马面裙、银色的宫鞋上缀着白色绒球,腰上坠了一个玉色小荷包,双手交叠放在膝上,一身明制汉服,加上端庄的坐姿,如果不是后面的皮沙发,第一眼看到张玲,真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据安徽商报消息 长发由簪子挽起,白色交领袄裙外罩蓝色比甲、中裤外面是枣红色的马面裙、银色的宫鞋上缀着白色绒球,腰上坠了一个玉色小荷包,双手交叠放在膝上,一身明制汉服,加上端庄的坐姿,如果不是后面的皮沙发,第一眼看到张玲,真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五年来,在合肥蜀山区北苑村社区,张玲每天都会穿着一身汉服穿梭在街头,赶公交、骑小黄车,“刚开始也比较忐忑,现在自然多了,也比较自豪。”张玲说,以前走在路上也是人人侧目,偷偷拍照,现在不少人都上来问衣服从哪买的,都会说一声:“好美!”

  张玲展示汉服服饰。“一年365天,我可能要穿360天,除非特别冷或者特别热。衣柜里已有了50多套汉服。 ”

  第一次穿汉服被人戏称“搓澡服”

  张玲是名80后,身材纤细,端庄秀气,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加上一身汉服,自然地散发着一种古典美。

  第一次接触汉服是在2012年,一次聚会中,一个喜欢做手工的朋友带来了一套汉服,让大家试试,“一下子就入坑了,太美了。”张玲就此爱上了汉服,她觉得汉服不仅代表着传统文化,更有着经历了几千年岁月浸润的美。

  很快她就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了汉服社团“汉服?合肥”,开始学习服饰文化,了解各种常识,包括面料、形制、颜色、配件等等,“可能有些人有误解,以为汉服就是汉朝服饰,必须是袖口肥大、裙长曳地,其实在清兵入关‘改冠易服’以前的服饰,都是汉服,指的是汉族传统服饰。”她觉得明制汉服就简洁利索又形制丰富。

  张玲开始在网上定制汉服,“既然买了,就穿吧。”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穿汉服出门,是2013年夏初,穿了一套短的曲裾,裤装加交领上衣,白色麻质的,出门后朋友同事很是惊讶,问她:“你穿的是搓澡服吗?”

  天天穿汉服已五年没买时装了

  “刚开始穿,其实也很忐忑。”张玲还记得当年上公交车,不断有人瞟过来,还有人偷偷拿手机出来拍。有一次,刚从电梯里出来,等电梯的一位男士一愣,问她:“我穿越了?还是你穿越了?”

  小区里有不少老人带孩子遛弯,看到她都牵孩子走远一点,说:“小孩子不学好,不要穿奇装异服。”父母开始也不太理解,批评她:“别乱花钱买这些衣服,要穿正常的衣服。”

  张玲告诉记者,汉服其实有贵有便宜的,主要还是看面料和形制,采访当天她那一身衣服约2000元,她近期穿的一件红色呢子绣花大衣500多元。虽然婚期未定,但是她已经花了8000元给自己定制了一套婚服,明制的立领袄加马面裙。

  五年来,她没再买过一件时装,几乎天天穿汉服,“一年365天,我可能要穿360天,除非特别冷或者特别热。”衣柜里已有了50多套汉服。为了搭配这些汉服,她还买了一些头饰,并学会了梳一些简单的发髻。

  由惊讶到惊艳经常有人打听店址

  让她感动的是,在她上班的公司里,虽然天天穿得和同事不一样,但老总没有限制她的服饰,老总的女儿今年7岁,看到张玲的汉服后,也喜欢上了,让家长买了几套,周末就美滋滋地穿上,还让张玲给她梳各种发型。

  同事开始觉得奇怪神秘,现在天天期待张玲穿什么衣服,“他们每天都要评价一下,今天这件比昨天好看,昨天那个搭配不好,总之,都很有兴趣。”不少人都跟她打听,衣服在哪里买的,“他们自己不好意思穿,就买给孩子穿。”

  如今走在街上,张玲已经很自然了。她会特地选择一些简洁大方的服饰和发型,“不能让大家觉得汉服都是那种夸张的,其实汉服有华美的礼服,也有便服,既好看也简洁,不耽误生活和工作,还能增加生活趣味。”

  随着汉服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汉服,看到她走在街上,也不再惊讶,而是惊艳地上前打听从哪买的。张玲介绍,在“汉服合肥”社团里,有百余名社员,他们经常穿着汉服礼服参加七夕、中秋等一些传统节日活动,平常也穿着褙子、便服参加社团活动,他们都希望能将汉服融入到生活中。

  你对女子汉服了解多少?

责任编辑:孙溪悦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