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
检察听证如何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济宁任城检察“三招”护航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肩负重要职责。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将检察听证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以公开促公正、以听证赢公信,为任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检察智慧与力量。
一、聚焦精准办案,夯实法治保障基础
严格依法审查,确保司法公正。在办理涉企案件过程中,坚持全面审查案件事实与证据,精准适用法律条款,确保每一个司法决定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负面影响。在重大疑难案件中,邀请公安机关、法院等部门共同参与,推动执法司法标准统一。综合评估案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潜在影响,力求在打击违法犯罪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确保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规范听证流程,深化释法说理。听证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围绕案件事实、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核心问题进行全面阐述,侦查机关说明案情,专家学者从行业规范、市场秩序等角度提出建议,人民监督员全程监督评议,通过多方论证与充分沟通后形成共识。建立“听证+普法”联动机制,结合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有效预防潜在法律风险。
二、创新听证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
推行“分类听证”,提升司法精准度。针对行政处罚争议、民事执行监督等不同类型案件,注重区分企业性质、经营状况、违法情节等因素,制定差异化处置方案,灵活运用简易听证、上门听证、线上听证等方式,提升听证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凝聚协同合力,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每场听证会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代表、企业代表等多方主体参与,形成“多方共议、共建共治”的治理模式。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案件处理的意见建议,确保听证结论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三、延伸检察职能,优化长效服务机制
强化协同联动,凝聚治理合力。加强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法律专家的协作配合,帮助企业堵塞企业管理漏洞、消除法律风险隐患。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检察建议、行刑反向衔接等方式推动源头治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商企业建设与风险防控策略,形成“司法+行政+行业”协同治理格局。
同步普法宣传,搭建检企互动平台。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围绕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高频法律问题举办专题讲座,现场解答企业疑惑。开通法律咨询热线、线上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法律支持,切实增强企业依法经营能力。
检察听证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任城区检察院始终秉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检察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检察公开听证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强化释法说理力度,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水平。
热点信息
-
为深入推进山东省检察院“百庭观摩、千庭评议”专项活动,落实“出庭能力全面提升年”部署要求,4月15日...
-
为加强校园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预防校园欺凌,创建法治平安校园,区司法局济北司法所到济阳区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