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站式化解矛盾 一扇门为民解忧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扎实推进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坚持“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的工作原则,系统推进组织体系优化、资源整合联动、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防控闭环和长效机制建设,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高效协同组织体系
(一)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基层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担任综治中心主任,派出所所长任副主任,统筹协调责任部门履职,凝聚各方合力。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定期调度、专项督导、考核问效等方式压实责任,形成“党委统筹、部门协同、镇村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夯实网格基础。积极探索构建“乡镇—村—网格—微网格”四级管理体系,科学划分网格单元,配齐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明确网格巡查、信息采集、矛盾调处等职责清单,盯紧基层社会治理的痛点、堵点,将工作关口向前、向下推移,推动治理触角向基层末梢延伸,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三)规范阵地建设。按照“功能集成、服务便民”原则,统一综治中心建设标准,设置群众接待、矛盾调处、心理咨询、法律服务、视频研判等功能区域,优化服务流程和制度规范,打造海青镇社会治理综合体,让综治中心成为基层治理的“主阵地”、信息联通的“综合体”、纠纷调处的“终点站”。
二、注重资源整合,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一)推动部门联动。积极整合综治、司法、信访、民政等部门资源入驻综治中心,建立“统一受理、分类流转、协同处置”工作机制,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受理、多部门联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二)强化科技赋能。依托“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推动数据互联互通,构建“智能监测—动态预警—精准处置”风险防控链条,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
(三)激活社会参与。积极培育“乡贤调解队”“平安志愿者”等群众自治组织,引入法律顾问、心理咨询等专业力量,形成“党政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
三、坚持源头治理,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一)前端预防减增量。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机制,通过网格巡查、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强化法治宣传和教育引导,推动问题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确保矛盾纠纷隐患发现在萌芽,消灭在基层。
(二)多元调处提质效。构建“网格就地调、中心专业调、部门联合调”的三级调解体系,设立诉调对接、警调对接等联动平台,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实现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一站式”化解。
(三)攻坚积案去存量。针对复杂疑难问题,采取领导包案、多方会商、定期调度等方式集中攻坚,由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定期召开疑难案件分析研判会,对疑难复杂和历史遗留问题逐案分析研判,商讨化解对策,推动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确保“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四、强化风险防控,织密平安建设防护网
(一)精准排查预警。建立健全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动态排查机制,依托信息化平台加强风险研判,分级分类制定防控措施,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二)靶向专项整治。围绕治安薄弱环节,常态化开展九小场所、校园安全、反诈反邪等专项治理行动,强化源头管控和综合治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三)提升应急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建专业化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演练,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青岛西海新区海青镇将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建设,打造具有海青特色的实践样本,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热点信息
-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近日,枣庄市山亭区7名行政复议官面...
-
一站式化解矛盾 一扇门为民解忧——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