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
爱党爱国铸忠诚——河南郑州朱学军家庭
Date:2023-10-29
访问量:
来源:
作者:黄星华
这是一个平凡普通、真诚善良的四口之家,也是一个崇孝德、知孝理、存孝心、践孝行的孝悌忠信之家,是首届中原最美家庭,又相继获得全国最美书香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郑州市最美家庭等十多项荣誉。朱学军家庭,一家四口人,四位河南省孝贤之星,三位中共优秀党员,一位中国好人、中华孝女、中国十大孝子、全国十佳孝贤、时代楷模第十二届爱心中国十大公益道德模范。老朱是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长女是优秀党员教师,次女是优秀党员医师。究竟是什么样的道德仁义之家,能够如此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朱学军家庭周边村镇何以蔚然成风?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朱学军家庭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推动全家人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运用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具象化载体,引导家庭成员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传承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传承红色家风,践行忠诚相爱、亲情陪伴、终身学习、绿色生态等现代家庭理念,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全过程,引导家庭成员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强化党员家风建设,突出品德教育这一关键,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团结引领家庭成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激励家人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在朱学军夫妇的身教言传下,一家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党和政府一系列有关家庭文明建设的政策落实到位,形成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作为乡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学习计划,贯穿到党史学习教育中,融入政治理论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等,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创新开展微宣讲、云讲堂、“最美”宣讲、清廉讲堂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在乡村设立新时代家庭观宣传栏,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基地、进人心;开展家风家教主题宣传,讲好家风故事,传播家教理念,营造浓厚氛围;实施培育文明新风尚行动,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抓住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契机,组织开展家庭文艺活动、文化讲座、家风故事宣讲、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时代新风宣传等,吸引乡村群众在参与中传承节日习俗、感悟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大力开展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宣传活动,加强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坚决抵制婚嫁陋习、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不良社会风气,引导村民群众在改陋习、树新风中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移风易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注重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家庭文化建设,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带头廉洁治家,公私分明、亲清分开,严格家教家风,从严管好家属子女,经常监督、提醒、警示,教育督促他们遵纪守法、尽心尽责工作;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展览、家教家风展览等,深入开展家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处理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监督、职权和特权、原则和感情的关系,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培养红色宣讲队伍,挖掘整理并讲好革命前辈家风故事,引导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的精神养分,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文明村等创建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健康公益、亲子阅读、邻里互助、厨艺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和睦邻里、美丽乡村、平安社区建设;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聚焦一老一小等家庭所需所急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失独家庭等提供生活关爱、精神文化抚慰、健康检测、防诈骗、智能技术运用等服务;加大对特殊困难儿童群体的保障力度,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寒暑假期关爱活动;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矛盾纠纷调解、心理咨询、学生课后托管等服务,形成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家庭成员增强法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
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国一体、家国同心、精忠报国,始终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基因。朱学军夫妇,一位是为脱贫攻坚日夜坚守奋战的基层干部,一位曾是投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最美甜嫂”,他俩总是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为一双女儿做出了榜样。一双女儿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一位是近年来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一位是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校园知名公益达人。一家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生动阐释了新时代的家国情怀。爱国爱家是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集中体现。朱学军家庭突出爱国爱家这一主题,家庭成员牢固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国家观、民族观,把爱国与爱家统一起来,把个人理想、家庭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的传统观念,著名唐诗《游子吟》表达的家庭情结,反映了亿万人对家庭的向往和依恋,贯穿其中的就是浓浓的亲情。朱学军家庭是孝老敬亲、相亲相爱的典型。他们身上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反映着忠诚、责任、学习、公益等现代家庭理念,是相亲相爱家庭关系的鲜活代表。他们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梦想启航的出发地和加油站。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蕴含着向上向善的因子,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朱学军家庭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摆在重要地位,把家庭美德作为加强家庭成员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在促进家庭幸福、乡村和睦、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时代条件下,朱学军家庭聚焦家庭教育功能,通过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引导家庭成员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自觉承担应有责任,弘扬清风正气。他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他们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中提升精神境界,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实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共建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着大家庭的温暖,应当成为广大家庭成员的内在追求。朱学军家庭,积极参与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通过生机勃勃的家庭实践,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实现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朱学军家庭不断加大文明家庭创建力度,落实共建共享原则,扩大辐射面、增强影响力,汇聚起家庭文明建设强大合力。朱学军家庭,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家庭文明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家庭文明建设走深走实,使之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朱学军家庭,发挥家庭文明创建作用、文化艺术涵育作用、道德典型示范作用,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积极营造共建家庭文明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老朱是河南郑州巩义人,和妻子王春芳结婚33年来,一直彼此恩爱、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营造了一个亲和温暖、和美甜蜜的幸福之家,获得“中国最美爱情”、“中原最美爱情”、“河南最美爱情“、“首届中原优秀婚姻模范夫妻”等殊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朱学军家庭的突出优势。一家之长、户主朱学军是圣哲文公朱熹后裔,有着千年孝道文化传承,他与人为善,待人友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人称老朱。老朱的妻子王春芳是琅邪王氏孝圣元公王祥后裔,有着一千八百余年孝贤文化传承,王祥卧冰求鲤、孝感后母的动人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该家庭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教计划,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培根铸魂、武装头脑、教育家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弘扬孝文化,奋进新征程,深化家庭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家庭建设,构筑家庭精神、家庭价值、家庭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时代家庭新气象新作为新风尚。该家庭始终充满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善于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已成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指引,是家庭教育最深厚的文化沃土和最直接的精神源泉。他们重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滋养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研究和梳理优秀传统家文化的发展脉络,挖掘家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汲取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精髓,融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之中,融会贯通在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学习践行王祥《训子孙遗令》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家训》等中华经典,精心提炼展示孝圣王祥文化和圣哲朱子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五种精神”(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和朱子家学,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家庭道德建设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坚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贯通融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家庭文化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铸就社会主义家庭文化新辉煌,用心构建最美家庭话语、最美家庭叙事,和新时代同频共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讲述家庭好故事,传播家庭好声音,展现可信、可亲、可爱、可敬的家庭形象。该家庭在努力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弘扬革命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以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他们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通过家庭的情感认同、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风的浸润熏陶,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倡导每个家庭成员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努力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真正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该家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日常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凝聚人心、汇聚家魂的强大力量,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人,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该家庭始终以培育新时代家庭观为主线,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培育新时代家庭观,就是引导家庭成员既爱小家又爱国家,在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养老育幼等方面共担责任,在自立自强、岗位建功、筑梦圆梦等方面共同发展,推动全家人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老朱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永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柱、政治灵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政治本色、挺起精神脊梁,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增强过硬的担当本领,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两手抓、两手硬,牢记践行党的宗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他常讲,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要坚决拥护党纲、遵守党章、履行义务、执行决定、严守党纪、保守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一员,我们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发展集体经济、富裕全村百姓;我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建设文明新村文化强村、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我们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群众;我们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他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奋力投身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劳作奉献。他主动参加村里各种义务劳动,积极帮助弱势群体,为乡村建设贡献家庭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智慧正能量,先后义务创作完成了北石村“诗、词、歌、赋、文”等一系列文宣作品,积极主动参与“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德系列宣讲、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四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四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传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民阅读、党员联户、“五星”支部创建、幸福家园、文明实践、公益慈善、卫健宣传、清洁家园、敬老助老、关爱儿童、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志愿服务、便民服务、文化体育、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等各项活动,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家庭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引导全家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老朱骑着“仁爱号”电动车义务助力老弱病残孤寡孕出行,分文不取,十几年如一日,累计1000多人次,免费爱心车方便了很多群众出行。
王春芳,女,汉族,1966年2月生,57岁,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芝田镇北石村五组村民,在家务农,高中文化。她是一个好孝女、好孝媳、贤内助、好妈妈。巩义原为孝义,她大力弘扬家乡“孝义”之风,始终坚持“勤俭为本、孝老爱亲、奉献为荣”的人生信念,传递积极、乐观、阳光的正能量,认认真真干好每一项工作。生活中,她用善待自己的父母及身边的亲人,来诠释孝老爱亲这一伟大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实现了“忠孝双全”的人生追求。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她是孝圣元公王祥后裔,家学颇深,颇得孝道真传。她小小年纪就支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亲爹亲娘年老多病,经常住院,她总是床前日夜侍奉,喂饭喂药,按摩捶背,帮老人洗衣洗澡,不怕累;给父母双亲端屎端尿,不嫌脏;给老人敬茶喂饭,总是自己先尝尝,茶饭做到不烫不凉。1977年2月的一天,她去水井挑水,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贫血,她突然头晕目眩,一头扎进了水井里,幸亏乡亲及时发现,才救回她一条命。为此,她一生怀揣感恩,决心奋斗奉献终身。她扛起全家人生活重担,庄稼活儿样样能干,播种、耕耘、打药、浇地、施肥、收割,件件亲力亲为,是远近有名的“女汉子”和“孝女子”。
1990年1月,出嫁到朱门,她带来了优良的王氏家风,又弘扬了优秀的朱氏门风。孝老爱亲是她信奉的做人坐标。逢年过节,她都会准备两份礼品,和爱人带上孩子一起去看望双方父母,她们结婚33年,年年春节都是在丈夫家过的。王春芳很感恩生长在一个既严格又有爱的家庭。也正是家长的严格要求,父母的慈爱造就了她们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双方老人因病卧床或住院,她都会侍奉床前,给老人翻身、擦洗、端吃端喝,伺候得周周到到,来看望的亲戚朋友,皆为其孝德孝行点赞。爹妈和公婆都是父母,王春芳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她从结婚开始,就将爱人的父母打内心感激地喊叫爹妈。这些年来,王春芳和爱人每年都陪着双方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她说,不为别的,只为让老人健康,只有老人健康了,才是儿女最大的福气!公爹公婆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她总是想方设法给两位老人改善伙食,营养配餐,做出符合二老口味的香甜饭菜,每年给二老做三套新衣裳,让二老住进向南朝阳的最好房屋里,夏天给老人扇扇子,送去清凉,冬天亲自给二老暖床,还时常给二老拉家常、说笑话,千方百计逗老人开心。她还自学了营养配餐和基础护理技术,学会了扎针、配药。二老有病,她就拉起架子车让老人坐上,四处寻医问药。有几次,老人夜里犯病,情急之下,她就背起公爹公婆去看病。家里生活拮据,可她精打细算,是勤俭持家的“行家里手”,总能省出陪公爹公婆一起出游的钱。每年一次,她陪二老外出旅游,背起老人爬山,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让公爹公婆高兴开心,尽兴舒心。1995年5月,公爹患病住院需要换肾,在丈夫不适合的情况下,王春芳二话不说,毫不犹豫,毅然给公爹捐出了一只肾。她先后送走了双方八位老人,床前照料数月或伺候数年,给老人整理遗容,料理后事,细心体贴,细致周到,无微不至,任劳任怨,她自己倒没有半句怨言。
她有一手漂亮的针线活儿,做出的饭菜又非常爽心可口,父老乡亲有红白事,总好来找她,家里不管有多忙,她没有爽约过人家一次,她总是好帮忙,忙前忙后,是个一辈子闲不住的人,被大家称为“热心肠大嫂”。谁来家里借钱,她从来没有拒绝过,也不让人家打借条,更没有上人家的门催要过一次。时间一长,就忘了,她也就不要了。她总是说:“借钱不还,说明人家比咱家更艰困呢,咱怎么能再催要?去要不是往伤口上撒盐吗?”她天生就是这样简单纯洁、真诚善良!她还参加村里组织的“甜嫂美”志愿服务队,在乡村建设、保护环境、厕所革命、“六乱”“六清”、纠纷化解、安全宣教、便民服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移风易俗、敬老助老、关爱老小、幸福家园、卫生保健、养老服务、文体活动等各项工作中,勇争一流、力拔头筹,成为让领导放心、群众乐心的好甜嫂,也是让老人舒心、儿女开心的孝老爱亲好榜样。
王春芳里里外外“一把手”,农活儿家务事全靠她一人操持打理,农闲她还要去私企打工挣钱贴补家用,吃饭不应时,饥一顿饱一顿的,多少次累至虚脱,为不良身体积攒下“祸根”。为双方老人为丈夫为孩子为他人,不辞辛苦,昼夜忙碌,她有高血压,心里只有别人,唯独没有她自己,最终累瘫。一次车下救了小孩的命,她的腿为此受伤做过手术,中风瘫痪更使伤情雪上加霜,至今生活难以自理,有十分严重的脑出血后遗症,爱人日夜专职陪伴护理。2016年5月,王春芳被授予“当代中国最美孝女孝媳贤妻良母”、“河南省孝贤之星”等荣誉称号。
#p#分页标题#e#
孝贤瘫娘王春芳,把祖父祖母讲给她的王祥“卧冰求鲤”孝感后母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讲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听,让她们一生铭记中华十大义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从小就扣好她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她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播种下孝贤的种子,为一双女儿打开了一扇忠孝仁爱的窗。自从2012年9月脑出血瘫痪之后,王春芳无法用行动尽孝了,她就当起了“孝道顾问”和“孝贤指导师”的角色,用孝德孝心、孝言孝语悉心指导一双女儿行孝尽孝、孝老爱亲。让她高兴与欣慰的是,两个女儿已经得到了她的身教言传和“孝贤真传”。她俩看在眼里,记到心上,妈妈的孝言孝行春风化雨地影响到一双女儿。看到她的辛苦,老人在世的时候,一双女儿也经常利用星期天时间回家给双方老人洗洗头、剪剪指甲,搀扶着老人到处转转,每次看到她们姐妹两个,老人家都是乐得合不拢嘴。她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乡亲,特别关注“全国新闻联播”,哪里发生了地震泥石流,哪里受了灾,哪儿遭了难,她都格外关注,写在手心儿里,记到心坎儿上,并带动全家人捐款献爱心,这一良好的家德家风,也感染着一双女儿,她俩积极主动自觉地为青春梦而学习,为中国梦而读书,拥有一副坚强的体魄和一颗不屈的灵魂,奋斗创立新我,奉献追求无我,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出彩当好人,她们都成了知名慈善公益达人。两个女儿没有辜负瘫娘的期望,长女成长为优秀党员教师,次女成长为优秀党员医师,她们牢记践行孝圣王祥《训子孙遗令》和圣哲朱熹《朱子家训》,较好地传承延续了琅邪王氏遗风和圣哲朱子遗风,事瘫娘极孝,求学路上带着病爹瘫娘,养家上学,打工救亲,用行动书写下感天动地的孝贤传奇故事。王春芳一家五代孝心接力,用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深刻含义,孝老爱亲正能量播撒华夏大地。
有一首《夸夸贤母好孝媳》的诗,点赞的就是王春芳——
伊洛河水起涟漪,夸夸贤母好孝媳。
忠孝传家出孝女,王氏家风美乡里。
十岁年纪挑大梁,务农打工度风雨。
披星戴月十四载,为爹为娘苦身体。
二十四岁进朱门,三十三年孝贤心。
公公婆婆她侍奉,日里夜里忙不停。
一周饭菜不重样,一年三套新衣裳。
二老住房要朝阳,老人出门她搀上。
二老睡觉她守床,不让蚊蝇近身旁。
寒冬入睡怕冰凉,她为老人来暖床。
时常又把笑话讲,只为二老多健康。
血压必须自己量,打针先扎己身上。
老人重病她心痛,日夜翻身睡不宁。
四处问药累坏己,拖着病体来寻医。
喂饭常常嘴对嘴,卡痰又是口对口。
翻身洗澡寻常事,二老便秘用手抠。
一身扛起里外事,身体严重被透支。
务农打工家务活,她的付出实在多。
长期劳作惹灾祸,日夜忙碌超负荷。
二0一二九月底,积劳成疾累瘫己。
病榻醒来吃力问,公爹吃饭多不多。
配合医生勤锻炼,梦想续写孝爱篇。
常说我们还年轻,吃喝先敬老公公。
现今成为指导师,教育女儿讲孝敬。
虽说春芳读书少,领着子女走孝道。
朱子家训常念叨,弟子规里找法宝。
孟母岳母她仿效,立下家规德忠孝。
汶川地震她捐款,女儿捐上压岁钱。
公益慈善她跑前,大家事情她爱管。
古道热肠闲不住,跑前跑后忙不完。
爱送女儿小人书,女儿看书她幸福。
言传身教好家风,一双女儿读孝经。
家长子女皆优秀,模范夫妻登高楼。
长女萌萌得真传,孝老爱亲三十年。
中国好人留美名,全国孝贤树典型。
小女帝儿紧跟上,接过孝爱接力棒。
端给爷爷洗脚水,一日三餐喂瘫娘。
贤母孝媳好瘫娘,五十七年好榜样。
时代需要美孝像,孝贤榜上写春芳。
河洛之水向海洋,孝老故事被传扬。
孝贤残疾好乡媳,她的故事传千里。
一代一代永记忆,感天动地好事迹。
杜甫故里传佳话,香玉家乡好母女。
贤母孝女来推举,孝贤之星请考虑。
孝贤残疾好瘫娘,动人故事实在长。
最美孝花朱萌萌,孝亲敬老好人榜。
传播中原好声音,树立河南新形象。
一场孝爱接力赛,结局必然更精彩。
这家生活很无奈,急需大爱来关怀。
孝贤母女大家帮,助力好人奔小康。
平原故事说不尽,感动我们地球村。
孝贤精神代代传,众人划桨开大船。
中岳嵩山选孝贤,春芳萌萌来竞选。
祈盼能有好结果,孝贤新事永续说。
一个5岁女娃,身不及灶台高,就踩在小板凳上帮妈妈做饭、刷碗、洗衣服、做家务,农忙季节还要和妈妈一块儿下地干农活;一个10岁女孩,在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姥爷、姥姥六位大人都身患重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妹妹年纪幼小的情况下,用瘦弱身体独立支撑起一个八口之家,这一当“家长”就是21年;一个13岁女儿,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深一脚浅一脚踩着乡下泥泞不堪的“水泥路”,背着突发急病的姥爷看医生;一个20岁女生,“求学路上带着俺爹俺娘”,大学附近出租屋里昼夜忙碌着侍奉病父瘫母。以上精彩泪奔孝爱故事片段讲的是同一个“孝心姑娘”,她就是“最美中国孝花”朱萌萌。朱萌萌,女,汉族,31岁,中共党员,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芝田镇北石村五组居民。
“爷爷年迈体衰,爸爸重病缠身,妈妈瘫痪残疾,将来我要出嫁,他们是我必带的嫁妆!”这是朱萌萌最大胆最温暖的承诺。
2012年9月,朱萌萌的母亲突发脑出血,她不离不弃侍奉瘫母6年整;2013年起,她带上病父、背起瘫母上大学。5岁起,她就开始帮母亲做家务、干农活。10岁起,她拼命务农打工挣钱甚至四处举债养活了三代八口人,为祖辈、父辈两代六位重病亲人买药治病,且不分昼夜精心侍奉他们,清洗衣裳,拆洗被褥,喂饭喂药,洗手洗脚,擦脸擦身,揉肩捶背,推拿按摩,康复锻炼,百烦不厌。家里边大人被病缠,十岁女撑起一片天;暴雨夜老人突发病,背负着姥爷踏泥泞;老人接连得绝症,临终关怀送孝敬;自己节俭到极点,总为家人巧打扮;家有巨债打工还,信义做人成典范;秽物喷脸全不嫌,先为祖母净衣衫;临终关爱送温暖,精细侍奉润心田;用口为卡痰老人吸痰,挽救老人生命;下手为便秘老人抠便,解除老人病痛;久病床前有孝女,侍母孝行撼天地;求学路带上病父和瘫母,十六年孝亲敬老不停步;快乐公益,助人悦己。朱萌萌的一幕幕孝爱情节挑起大家泪花戳中众人泪点让人热泪盈眶泪流满面叫人唏嘘不已泪奔不止!萌萌侍奉姥姥6年(姥姥病重期间她不离病榻用心陪护56天),侍奉祖母7年(祖母病重期间她不离病榻用心陪护43天),侍奉姥爷8年(姥爷病重期间她不离病榻用心陪护49天),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三位老人长期卧床均未得过褥疮;姥姥、祖母、姥爷身患绝症期间,她日夜侍奉于病榻前,一刻不离左右,先后陪护姥姥、祖母、姥爷数十天,给三位老人送终,极尽孝道,临终及身后关怀无微不至,给他们擦洗身体、梳理头发、美化遗容、穿好寿衣,直至为他们办理好遗留下的所有身后事;她精心照顾年老体弱多病的祖父和年纪幼小的妹妹,细心照料身患严重肾病和鼻炎的父亲、患有严重高血压病和妇科病的母亲,至今已有21个年头;她学习之余日夜辛苦打工挣钱,为上学的妹妹和自己积攒学杂费与生活费已达21个春秋;21年打工生涯,她拣过破烂,为房地产、超市、空调专卖店等近百个商家散发过广告,到快餐店、餐馆端过盘子刷过碗卖过盒饭,全天家教、半日家教和夜间家教都做过,去复印店打过字。她自己总是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一年里舍不得吃上一回肉,舍不得买上一件新衣裳,而是穿亲戚朋友和好心人送给的衣服,用辛苦和劳累努力偿还因给家人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的外债。
“求学路上带着爹娘”。大学附近简陋的出租屋里,她和父母三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她一边刻苦求知,一边辛苦打工,一边侍奉双亲。每天课余,她都要在出租屋照料她的父母,帮瘫母刷牙梳头、洗手洗脸、擦身洗脚、喂药喂饭、做康复治疗,成了妈妈的“手”、“脚”和“拐杖”;帮病父洗衣、做饭、喂药、剪指甲、洗脚。每天早上,她天不亮就起床做饭,给父母喂过饭、喂过药、家务活儿都做完,她才急匆匆去学校学习。中午,又急忙赶回出租屋,给父母做午饭,吃完饭,她忙着洗父母换下的衣服,打扫卫生,给父母洗头、擦身。喂父母吃过晚饭后,给瘫母活动活动胳膊、按摩按摩腿脚、做做康复理疗,陪伴父母聊聊天、唠唠嗑、拉拉家常。每逢双休日,她还想尽一切办法给父母改善生活。她还根据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了“亲情诗记”3000多篇以及《瘫娘好》、《求学路上带着爹娘》、《好人颂》等新诗,以此表达孝心与心声,每逢母亲郁闷烦躁的时候,她都要饱含深情地念给母亲听,正应了那句话,心有灵犀一点通、女儿心情娘最懂,母亲听着、听着,就慢慢安静了下来,甚至听得有点儿入神,脸上也绽开了舒心的笑容。
#p#分页标题#e#
作为阳光志愿者、微笑公益倡导人,她10岁起就牢记“好事无大小、做好真是中”的做人做事准则,始终秉承“快乐公益、助人悦己”的慈善理念,热心待人、乐于助人,帮助别人、开心自己,奉献他人、提升自己,长期积极参加各类义工活动义务劳动、各项志愿者行动及无偿献血、义务家教、为地震灾区捐款、慈善一小时、照看孤残儿童、照料空巢老人等各种爱心公益活动,21年累计达2600多次。平日里,她随时随地为同学或遇到难处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图任何回报。2014年以来,她相继参加了新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者服务活动、新乡市卫滨区敬老院和天泰养老院的志愿服务活动等10多个社会公益活动;她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爱心协会,为心灵空虚的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为孤独寂寞的孤寡老人送去爱心和欢笑。大一至大四的寒暑假,她都在积极从事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工作。
作为中原青春孝星、中国优秀大学生代表,朱萌萌成了义务家教与无偿献血的“熟脸”,成了福利院和敬老院的“常客”,她往往从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做起,永续热心社会公益,真挚热诚孝亲敬老,小家行孝、大家撒爱,一颗孝心、一腔爱心从身边小家出发,扩展到大家、校园乃至医院,延展到社会、集体甚至国家,带动身边的人一同做好事、行善事,用爱心行动传递青春阳光正能量,给他人传递爱心、温暖和亲情,把太阳、月亮和星星种进弱势群体的心里,不仅是全家人而且是福利院里的儿童与敬老院里的老人的贴身小皮袄和贴心小棉袄。近年来,身为中国好人、河南好人,她争当孝心大使、文明使者,奔赴全省各地“现身说法”,念“孝经”、谈“孝声”、剖“孝心”、讲“孝道”,倾情讲述孝心故事,全面展现感恩情怀,积极传播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明,努力让孝心孝顺孝敬孝行的文明道德新风吹遍中原大地中华大地,竭尽全力、全力以赴为文明河南文明中国建设多做贡献,义务举办孝爱公益宣讲累计达数百场。
2014年10月,朱萌萌入选了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慈善中国》杂志社共同编辑出版的《慈善中国百名爱心人物、爱心单位》系列丛书,其先进事迹还被收录《中华风采人物》期刊、《善行天下》杂志、《福利中国》会刊、《中华儿女》海外版;2014年12月,她入选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2014‘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2015年4月1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求学路上带着俺爹俺娘”的“最美中国孝花”朱萌萌榜上有名,喜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是全国20名荣获这一奖项的大学生,也是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大学生。4月25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青年联合会、大河网三家单位共同授予朱萌萌河南省第二届成功女性”翡翠奖“最高奖——2014年”河南省十大年度女性人物”大奖。4月29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河南省委联合作出表彰决定:授予朱萌萌2014年度“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5月10日母亲节,全国亿万网民投票海选“孝子”,“13载求学路昼夜侍奉呵护重病父母”的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科技学院女大学生朱萌萌的孝爱典型事迹感人至深、温暖心灵、震撼灵魂,经过全国网友多轮投票,朱萌萌成功上榜,最终当选“中国十大孝子”。
身为最美“中原孝心花”,朱萌萌充分发挥中国大学生文明道德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向社会和群众传达满满“青春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整21年,朱萌萌在“孝老爱亲”、“养家上学”和“助人为乐”上都是蛮拼的,亿万群众为她点赞!她的爱心付出忘我奉献、替别人圆梦的高尚情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担当,赢得了中原父老的广泛敬重,更激起了亿万国人的强烈共鸣,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朱萌萌”页面网民访问量已经突破200万人次。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大学生网、中华复兴网、大河网、河南文明网、河南教育网、时代通讯社、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教育时报》等媒体全面深度宣传报道了朱萌萌孝老爱亲、养家上学、助人悦己、自强不息的动人事迹,并在河南卫视、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都市广播等多家电视广播栏目专访播出,朱萌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典型事迹在社会上和群众中引起了巨大而又强烈的反响,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大学生表示要向她学习,接好朱萌萌孝爱接力棒,弘扬朱萌萌孝爱精神,高举朱萌萌孝爱明灯,播撒朱萌萌孝爱亮光。21年来,照料老人小妹,她夜以继日;侍奉病爹瘫娘,她废寝忘食。萌萌太苦了、太累了,因为长期超负荷劳作,加之她非常艰苦朴素、异常节衣缩食、超常省吃俭用,常常是一天只吃一顿饭,她的身子看上去瘦弱单薄,整个人都要比同龄人矮上半头、瘦上一圈儿,人称“袖珍女”、“瘦身女”、“孝心女”,由于劳累过度、太过用心,她曾一次次累病晕倒。朱萌萌“孝亲敬老、养家上学、助人为乐、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已经走进中小学校思想品德课堂、走进中国高校传统道德讲堂、走进学校考生试卷、走进社会公众视野,成为“崇尚孝德、感恩父母”的优秀经典案例。
朱萌萌,小女生,大孝敬,31岁,21年,7000多个日日夜夜,从亲友到他人,从学校到病房,从家庭到社会,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家到大家,她把孝老爱亲、养家上学和助人为乐的种子从巩义老家从牧野新乡播撒到中原热土中国沃土,善始善终,尽善尽美,以一颗敬畏感恩之心、一腔炽热火红之爱,用真善真情真诚去演绎“最美”,用青春的生命之光去续写爱老、尊老、敬老、孝老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动人传奇和感人故事,为“河南好人”之大海注入了自己最纯净的一滴活水,为“中国好人”之太阳传递了自己最靓丽的一抹暖色。
朱萌萌“十岁女娃稚嫩双肩扛起祖孙三代八口贫困家,中原孝花廿一寒暑艰难圆满养家上学中国梦”的“最心灵”泪奔亲情故事感动家园,感动校园,感动中原,感动中国,她荣登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明办共同表彰的“河南好人榜”(2014年度)上榜人物,入选“河南好人库”,成为“全省孝老爱亲好人”,她又荣登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同表彰的“中国好人榜”(2015年元月)上榜人物,入选“中国好人库”,成为“全国孝老爱亲好人”,成了“家园孝心”、“校园爱心”、“中原良心”、“中国好心”,成为全国全省孝心典型。朱萌萌曾获得“中国好人”、“中国十大孝子”、“全国十佳孝贤”、“慈善中国百名爱心人物”、“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河南好人”、“中原十大孝子”、“河南省十大年度女性人物”、“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河南省优秀大学生”、“河南省文明学生”、“第十届感动中原年度人物提名奖”、首届“最美新乡人”、“新乡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巩义市道德模范”、“巩义十大孝子”、“入党积极分子”、“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50多项殊荣。
31年11315天,萌萌经历了一系列磨难考验,但这么多不幸都没有击垮她。在萌萌悉心照顾下,父母病情有所改善,妹妹品学兼优、茁壮成长,因长期给父母长辈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巨债正由萌萌长期打工偿还,至今已全部还完。不仅如此,萌萌还长期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她向灾区捐款献爱心、无偿献血、义务支教助学、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参加全省高校孝爱公益宣讲、举办仁爱孝道讲座、去火车站汽车站义务服务乘客、骑电动车义务帮助乡村老人出行、打工挣钱主动帮扶困难老人和孩子、自觉捡拾垃圾保护环境、积极参与文明城市系列创建活动,21年累计2600多次。萌萌还走遍全省各大高校、走向全国各地,走进上海东方都市广播、团中央“身影”榜样在线访谈,甘当孝心大使,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杰出传承人”。朱萌萌相继荣登中国好人榜、河南好人榜、善行义举榜,先后荣获孔子奖章、当代中国最美孝女、中华孝女、中国好人、河南好人、巩义好人、中国十大孝子、中原十大孝子、巩义十大孝子、全国十佳孝贤、感动中原十大人物、时代楷模第十二届爱心中国十大公益道德模范、新乡市道德模范、首届最美新乡人、首届巩义市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大学生、全国优秀志愿者等50多项荣誉称号。2017年,在最美中国符号人物评选中,她的总票数稳居全国第一。
“泰山巍巍,汶水汤汤。泱泱华夏,家国安康。济世为民,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百姓其昌。延年益寿,富贵同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归仁,和谐万邦!”《泰山宣言》,铭记心房。她叫朱萌帝,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人,她27年痴梦不醒——梦想成为白求恩那样的中国好医生、屠呦呦那样的医学家,白衣天使,救死扶伤,解除父母和天下所有患者的病痛,护佑人类健康。她是朱子后裔,信奉孔孟之道和儒家学说;她是博士医师,深研岐黄之术与中医中药;她是中共党员,医者仁心,“中医中药中国行,实现中医复兴中国梦努力在我”,以传承弘扬中华中医药文化为己任,聚力中医药研究阐发、推广普及,助力慈善公益事业,致力大健康、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担当起中国中医复兴的神圣使命,为全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用儒家智慧、中医药文化造福人类的中国梦世界梦,努力成为大国良医,登顶中华医药之“泰山”,感受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感受古老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受“天下归仁”的医者情怀和“仁者爱人”的使命担当,在互学互鉴中实现共同进步,为人类健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美好未来贡献儒家智慧和中国力量。孔子是儒家文化的缔造者,两千五百多年来,孔子深邃的思想牢牢铭刻在我们华夏民族的意识里,数千年生生不息,已然化为中华文明的血脉基因。健康是所有一切的基础,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有了健康才有一切。她顺应时代要求,践行孔子“仁爱”思想,在健康中国建设中,高扬起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光辉旗帜,为百姓谋福祉。站在新的起点,聚焦当下,面向未来,新时代大担当,带着希望与梦想,带着执着与追求,开启中医中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巍巍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医学者和大国良医的精神源泉,代表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对美好生活“和谐”“平安”的期盼与向往。泰山作证、黄河作证,朱子后裔、党员医师,引领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有特色、有优势、有潜能、有实功。泱泱中华源远流长,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卓越辉煌,健康产业宝藏丰富博大精深,传承弘扬前辈大师留下的珍贵健康养生财富,是新时代医师的庄严职责和神圣使命。朱萌帝以屠呦呦、钟南山为榜样,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推动中医健康事业发展,情系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一生践行、传播孔子思想精神,以仁爱之心,心系健康,肩负起大医天下使命,当好老百姓健康的捍卫者、做好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她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从小就爱党爱国、立志成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感恩利人。萌帝积极帮助老师做好班级上的各种事情,主动为同学分忧解难,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后进生补习功课,为困难同学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下雨天帮同学带雨具、打饭。一有空,她就往敬老院和福利院跑,帮助那里的老人和孤儿。在家乡更是如此,懂得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活雷锋”。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学习兴家、读书富家、文明塑家、和美暖家、公益爱家、道德旺家、科学教子、大爱育女, “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出彩做好人”,这是朱门家风对全家人的要求。一家人传承中国文化和中华美德,落实《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四礼手册》,“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刚柔相济,和谐中道,生成转化,包容涵摄,雍容大度,凝魂聚气,凝心聚力,家风从最初的“德、忠、孝”三字经演化成现在的“德”、“忠”、“孝”、“义”、“勤”、“恕”、“仁”、“爱”、“和”九字经,24字朱门家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孝两全、心疼父母、真才实学、爱党爱国”,就像一面明镜,时刻规范着全家人的言行。
萌帝从小就很懂事,从来不和别的孩子比吃穿,而是比学习、比上进、比做好人、比做好事,由于父母得了重病,萌帝不得不在幼小年纪就承担起很多家庭重担。萌帝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党的正能量的强大感召下,她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优秀的中共党员。她长期参加各类义工活动及无偿献血、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成为校园知名公益达人。2012年9月,妈妈中风瘫痪,萌帝喂药喂饭、搓背洗澡、端屎端尿、日夜护理,用行动书写下一段孝老爱亲的动人传奇。长期以来,萌帝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传递善良与爱心,无偿献血、义务支教助学、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参加全省高校孝爱公益宣讲、举办仁爱孝道讲座、去火车站汽车站义务服务乘客、骑电动车义务帮助乡村老人出行、打工挣钱主动帮扶困难老人和孩子、自觉捡拾垃圾保护环境、积极参与文明城市系列创建活动等,17年累计1000多次。她通过全省高校巡回演讲,把忠孝的种子撒遍大中原;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让仁爱的星火燎原全中国。身为白衣战士,她参加湖北武汉保卫战和疫情防控,并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发出光和热:在最近几年新冠疫情中,她经常加班加点争先恐后忘我付出和奉献,多少次舍小家为大家,在抗疫斗争中努力与新冠肺炎作战,成为同事和患者口中亲切的“大白姐姐”。
萌帝从小就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助人为乐、关爱同学、帮助老人,学医10年来,只要有慈善公益活动和医疗科普行动,再忙再累也要参加,她义务为众多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医疗救助、心理咨询、保健养生服务等,她还在国内外知名医学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产生了较大影响。春风化雨培“五育”,润物无声立德心。她曾任大研会主席,带领研会成员取得“优秀研究生会”、“优秀研究生会主席团”称号,获得知行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研究生德育助理等多项荣誉。制度文化建设:有制度,有温度,助成长。作为日常德育助理,她将“德育”工作渗透在日常事务中,在解决每件小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观念的转变、思想上的成长,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院系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在院系和同学们之间筑起了沟通的桥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她协助院系老师制定了每日打卡定位制度、核酸检测登记制度、三院区常规查寝制度,守护在校生安全,做到了疫情期间零感染。在严格落实每项制度执行的同时,她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展开 “个体化管理”,让有困难的同学感受到关怀。制度和温度并行,陪伴每位同学成长。精神文化建设:打造“五育味道”的社区文化。作为“五育萌主”,她协助老师修订并完成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办法,并录制视频对其进行详细讲解。在综合素质测评管理方法的指导和激励下,院系师生以“同济颜”研究生团队为核心,在学生社区内开展了多项五育活动,取得累累硕果。德育:朋辈引领-党团班共建。她创新性提出党团班共建的活动开展模式,联合各年级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举办“及人之老”一对一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孝昌县巴石村下乡义诊等活动,两项活动获得了《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多家媒体的肯定和报道。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逐步引导院系同学意识到 “守护健康,服务社会”是医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智育:助推思维碰撞,引领学术创新。她联合院系研究生会举办了“十佳论文”座谈分享会、同济颜学术蓝-“颜咖开聊了”科研分享讲座,邀请院系优秀的师兄师姐为在院学生分享科研思路和经验,干货满满,获得全院学生积极响应。体育:塑造强健体魄,展现青春力量。为了提高院系学生的身体素质,她和后勤部门多次沟通后,科研园区逐步完善了操场、球类运动场所的设施。同学们在科研学习之余,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同济医学院研究生羽毛球联赛获得冠军,第五届“知心导师杯”羽毛球联赛获得冠军。美育:把握美育内涵,塑造美好心灵。她积极搭建活动平台,鼓励院系同学“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同学们参加研究生党史歌唱大赛获得特等奖,用歌声高唱《我爱你,中国》;参加“舞与伦比”大赛,两支参赛队伍荣获一等奖及优胜奖。劳育:重视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她策划并举办了同济颜文艺紫-“与你相寓,一见钟寝”寝室文化节活动,引导同学们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弘扬劳动精神,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权益心理建设:勤做调研,多干实事,守护心灵。开展调研座谈,完善基础设施。她将“研代会”和日常调研会作为权益问题的收集窗口,帮助同学解决社区生活中遇到的选房、住宿变更、食堂、寝室报修等问题1000多件,回复信息总量达3000余条。她按时召开院系现场调研和座谈会,切实解决大家科研生活中的问题。实验医学研究中心24小时开放、实验动物中心面积大幅增加、宿舍环境和设施不断改善以及增设的咖啡厅、阅览室、室内球场、小雨共享电车……“为同学做实事”是她的工作信条。构建解压平台,优化心理素质。她积极组织院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邀请专业的教授进行答疑解惑。她策划并举办了第一届同济颜心理绿—“将烦恼甩在风中”定向越野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在学生社区内搭建解压平台,促进院系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立德树人,青春担当。她表示,德育助理作为大学研究生骨干培训的重要环节,为其提供了锻炼平台。作为一名日常德育助理,“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是初心,成为一名有信念、有追求、有温度、有力量的德育助理是信念。带着初心和信念,她将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学校的育人工作做出贡献。她打算筹建国医养生馆,弘扬推广中医文化,宣传普及“整体养生”观和“治未病”的智慧理念,增强农村居民疾病预防意识,改变病后拖延问题,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靶向助力健康扶贫、文化脱贫,让更多民众领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她虚怀若谷,虚心求教,立志寻遍天下名医,就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就像唐僧取经那样取回“真经”,报效祖国,报答人民,造福人类,护佑众生。
朱萌帝,一颗新时代新征程的医学新星,正冉冉升起在中国中医药的璀璨星空,为健康中国、为人类健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她拼搏着、奋斗着、研究着、奉献着,不知疲倦,日夜苦战,青春的血汗洒向中华大地!
老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他教育孩子,从小就要爱党爱国、立志成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他告诉一双女儿,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一定要倍加珍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感恩利人。2013年,学校有位同学不幸患上了癌症,得知消息后,老朱长女把口袋里仅剩的1000元钱全部送给了同学,她自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生活一直很简朴。萌萌积极帮助老师做好班级上的各种事情,主动为同学分忧解难,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后进生补习功课,为困难同学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下雨天帮同学带雨具、打饭。一有空,她就往敬老院和福利院跑,帮助那里的老人和孤儿。在家乡更是如此,懂得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活雷锋”。老朱坚持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学习兴家、读书富家、文明塑家、和美暖家、公益爱家、道德旺家、科学教子、大爱育女,“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出彩做好人”,这是老朱对全家人的要求。在老朱的带动、教育和影响下,一家人传承中国文化和中华美德,落实《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家风从最初的“德、忠、孝”三字经演化成现在的“德”、“忠”、“孝”、“义”、“勤”、“恕”、“仁”、“爱”、“和”九字经,24字朱门家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孝两全、心疼父母、真才实学、爱党爱国”,就像一面明镜,时刻规范着全家人的言行。
朱学军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他们教子有方、育女有法:亲自养育,亲子陪伴;父母双方,共同参与;相机而教,寓教于常;身教言传,潜移默化;严慈相济,管爱并重;尊重差异,科学引导;平等交流,理解鼓励;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两个女儿在老朱的带领下,从小就很懂事,从来不和别的孩子比吃穿,而是比学习、比上进、比做好人、比做好事,由于父母得了重病,孩子们不得不在幼小年纪就承担起很多家庭重担,长女萌萌从10岁起,整整21年用瘦弱身体和柔嫩肩膀撑起一个家;打工挣钱支付妹妹和自己读书学杂费生活费,偿还因给家人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巨额外债。由于老朱长期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双女儿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党的正能量的强大感召下,两个女儿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优秀的中共党员。长女长期参加各类义工活动及无偿献血、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成为校园知名公益达人。2012年9月,妈妈中风瘫痪,萌萌带着病爹瘫娘上大学,养家上学、打工救亲、偿还巨债,用行动书写下一段孝老爱亲的动人传奇。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长女捐款500元,向地震灾区献上了全家人的一份爱心。在一家人齐心协力的奋斗下,两个女儿分别被培养成人民教师和白衣战士,并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发出光和热:长女朱萌萌作为人民教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培养出一个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次女朱萌帝在最近几年新冠疫情中,更是加班加点争先恐后付出和奉献,多少次舍小家为大家,在抗疫斗争中努力与新冠肺炎作战,成为同事和患者口中亲切的“大白姐姐”。次女从小就扣好了人生第一颗扣子,助人为乐、关爱同学、帮助老人,学医10年来,只要有慈善公益活动和医疗科普行动,再忙再累也要参加,她义务为上万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医疗救助、心理咨询、保健养生服务等,在充满爱心、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敬业奉献、虔诚勤勉,孝老爱亲、侍奉瘫娘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2023年10月,朱学军、王春芳、朱萌萌、朱萌帝一家四人被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评选为“河南省孝贤之星”。
老朱带领妻女长期以来坚持学习实践,该家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家庭文明建设总要求,推动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老朱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章、领袖导师名言、习近平金句武装全家人的头脑。作为党员之家,每逢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老朱就组织全家人开展学习强国“亮赛比”活动,开展“爱党爱国”知识竞赛活动,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读书比赛、《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宣传践行比赛、“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竞赛等;每天“全国新闻联播”是全家人的必学内容;自费购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一套四册)、“四史”(一套四册)等,组织全家人认真学习,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持续提升家教家学家庭家风建设,除了抓好学习,老朱还极其重视孩子们的品德教育,让孩子懂得感恩、敬天爱人,形成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妻子早年经历过车祸,后来又中风瘫痪,生活难以自理,老朱自己多年负重前行也是积劳成疾,一家人经济收入有限,生活窘迫,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坚持学习。老朱用党建领家,创建了家庭党支部,弘扬中华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爱党爱国爱民爱乡红色家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朱说服老伴,女儿出嫁零彩礼,带头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一家人团结友爱,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吃饭穿衣生活用钱,能省则省;学习读书成才用钱,能花则花。老朱坚持耕读传家,陆陆续续拿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自费购买书籍数千册,助力孩子成长成才,老朱家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效果可观:一双女儿,一个是优秀党员教师,一个是优秀党员医师。辐射影响邻里向善向上。为此,老朱获得了郑州市百佳学习标兵、巩义市十佳学习标兵、巩义市文明市民、巩义市千名优秀家长等殊荣。长期以来,朱学军一家人一直走在“热心公益、志愿服务”的慈善之路上,为“志愿者之家”添砖加瓦,用爱党爱国的模范言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先锋党员朱学军家庭,就像一面光洁明亮的镜子,映照出一种自强不息、刚健勇毅、厚德载物、为善最乐的宝贵精神;又像一缕和煦清新的春风,温暖启蒙了周边乡村许多个家庭。他们紧紧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契机,在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中大力宣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及其科学内涵,传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大家一起学习领悟习近平金句,持续跟进学习党的领袖最新讲话,跟上新时代新征程前进的节拍和步伐,积极参与慈善公益,助人为乐,发光散热,传递爱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争做先锋。老朱始终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长期以来,朱学军家庭,主动对标“最美”,积极践行“最美”,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推动家庭建设与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社会文明进步同频共振,持续不断传递向上向善向美正能量,推动“最美”家庭“最美”家教“最美”家风辐射蔓延,让“最美”道德在万千家庭落地生根,让文明新风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踏上新征程,朱学军家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坚定理想信念,正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意气风发创造美好未来。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朱学军家庭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推动全家人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运用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具象化载体,引导家庭成员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传承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传承红色家风,践行忠诚相爱、亲情陪伴、终身学习、绿色生态等现代家庭理念,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全过程,引导家庭成员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强化党员家风建设,突出品德教育这一关键,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团结引领家庭成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激励家人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在朱学军夫妇的身教言传下,一家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党和政府一系列有关家庭文明建设的政策落实到位,形成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作为乡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学习计划,贯穿到党史学习教育中,融入政治理论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等,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创新开展微宣讲、云讲堂、“最美”宣讲、清廉讲堂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在乡村设立新时代家庭观宣传栏,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基地、进人心;开展家风家教主题宣传,讲好家风故事,传播家教理念,营造浓厚氛围;实施培育文明新风尚行动,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抓住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契机,组织开展家庭文艺活动、文化讲座、家风故事宣讲、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时代新风宣传等,吸引乡村群众在参与中传承节日习俗、感悟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大力开展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宣传活动,加强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坚决抵制婚嫁陋习、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不良社会风气,引导村民群众在改陋习、树新风中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移风易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注重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家庭文化建设,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带头廉洁治家,公私分明、亲清分开,严格家教家风,从严管好家属子女,经常监督、提醒、警示,教育督促他们遵纪守法、尽心尽责工作;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展览、家教家风展览等,深入开展家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处理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监督、职权和特权、原则和感情的关系,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培养红色宣讲队伍,挖掘整理并讲好革命前辈家风故事,引导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的精神养分,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文明村等创建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健康公益、亲子阅读、邻里互助、厨艺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和睦邻里、美丽乡村、平安社区建设;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聚焦一老一小等家庭所需所急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失独家庭等提供生活关爱、精神文化抚慰、健康检测、防诈骗、智能技术运用等服务;加大对特殊困难儿童群体的保障力度,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寒暑假期关爱活动;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矛盾纠纷调解、心理咨询、学生课后托管等服务,形成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家庭成员增强法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
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国一体、家国同心、精忠报国,始终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基因。朱学军夫妇,一位是为脱贫攻坚日夜坚守奋战的基层干部,一位曾是投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最美甜嫂”,他俩总是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为一双女儿做出了榜样。一双女儿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一位是近年来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一位是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校园知名公益达人。一家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生动阐释了新时代的家国情怀。爱国爱家是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集中体现。朱学军家庭突出爱国爱家这一主题,家庭成员牢固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国家观、民族观,把爱国与爱家统一起来,把个人理想、家庭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的传统观念,著名唐诗《游子吟》表达的家庭情结,反映了亿万人对家庭的向往和依恋,贯穿其中的就是浓浓的亲情。朱学军家庭是孝老敬亲、相亲相爱的典型。他们身上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反映着忠诚、责任、学习、公益等现代家庭理念,是相亲相爱家庭关系的鲜活代表。他们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梦想启航的出发地和加油站。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蕴含着向上向善的因子,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朱学军家庭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摆在重要地位,把家庭美德作为加强家庭成员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在促进家庭幸福、乡村和睦、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时代条件下,朱学军家庭聚焦家庭教育功能,通过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引导家庭成员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自觉承担应有责任,弘扬清风正气。他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他们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中提升精神境界,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实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共建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着大家庭的温暖,应当成为广大家庭成员的内在追求。朱学军家庭,积极参与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通过生机勃勃的家庭实践,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实现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朱学军家庭不断加大文明家庭创建力度,落实共建共享原则,扩大辐射面、增强影响力,汇聚起家庭文明建设强大合力。朱学军家庭,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家庭文明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家庭文明建设走深走实,使之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朱学军家庭,发挥家庭文明创建作用、文化艺术涵育作用、道德典型示范作用,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积极营造共建家庭文明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老朱是河南郑州巩义人,和妻子王春芳结婚33年来,一直彼此恩爱、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营造了一个亲和温暖、和美甜蜜的幸福之家,获得“中国最美爱情”、“中原最美爱情”、“河南最美爱情“、“首届中原优秀婚姻模范夫妻”等殊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朱学军家庭的突出优势。一家之长、户主朱学军是圣哲文公朱熹后裔,有着千年孝道文化传承,他与人为善,待人友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人称老朱。老朱的妻子王春芳是琅邪王氏孝圣元公王祥后裔,有着一千八百余年孝贤文化传承,王祥卧冰求鲤、孝感后母的动人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该家庭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教计划,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培根铸魂、武装头脑、教育家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弘扬孝文化,奋进新征程,深化家庭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家庭建设,构筑家庭精神、家庭价值、家庭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时代家庭新气象新作为新风尚。该家庭始终充满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善于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已成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指引,是家庭教育最深厚的文化沃土和最直接的精神源泉。他们重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滋养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研究和梳理优秀传统家文化的发展脉络,挖掘家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汲取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精髓,融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之中,融会贯通在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学习践行王祥《训子孙遗令》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家训》等中华经典,精心提炼展示孝圣王祥文化和圣哲朱子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五种精神”(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和朱子家学,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家庭道德建设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坚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贯通融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家庭文化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铸就社会主义家庭文化新辉煌,用心构建最美家庭话语、最美家庭叙事,和新时代同频共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讲述家庭好故事,传播家庭好声音,展现可信、可亲、可爱、可敬的家庭形象。该家庭在努力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弘扬革命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以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他们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通过家庭的情感认同、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风的浸润熏陶,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倡导每个家庭成员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努力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真正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该家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日常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凝聚人心、汇聚家魂的强大力量,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人,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该家庭始终以培育新时代家庭观为主线,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培育新时代家庭观,就是引导家庭成员既爱小家又爱国家,在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养老育幼等方面共担责任,在自立自强、岗位建功、筑梦圆梦等方面共同发展,推动全家人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老朱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永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柱、政治灵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政治本色、挺起精神脊梁,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增强过硬的担当本领,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两手抓、两手硬,牢记践行党的宗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他常讲,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要坚决拥护党纲、遵守党章、履行义务、执行决定、严守党纪、保守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一员,我们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发展集体经济、富裕全村百姓;我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建设文明新村文化强村、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我们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群众;我们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他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奋力投身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劳作奉献。他主动参加村里各种义务劳动,积极帮助弱势群体,为乡村建设贡献家庭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智慧正能量,先后义务创作完成了北石村“诗、词、歌、赋、文”等一系列文宣作品,积极主动参与“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德系列宣讲、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四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四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传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民阅读、党员联户、“五星”支部创建、幸福家园、文明实践、公益慈善、卫健宣传、清洁家园、敬老助老、关爱儿童、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志愿服务、便民服务、文化体育、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等各项活动,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家庭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引导全家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老朱骑着“仁爱号”电动车义务助力老弱病残孤寡孕出行,分文不取,十几年如一日,累计1000多人次,免费爱心车方便了很多群众出行。
王春芳,女,汉族,1966年2月生,57岁,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芝田镇北石村五组村民,在家务农,高中文化。她是一个好孝女、好孝媳、贤内助、好妈妈。巩义原为孝义,她大力弘扬家乡“孝义”之风,始终坚持“勤俭为本、孝老爱亲、奉献为荣”的人生信念,传递积极、乐观、阳光的正能量,认认真真干好每一项工作。生活中,她用善待自己的父母及身边的亲人,来诠释孝老爱亲这一伟大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实现了“忠孝双全”的人生追求。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她是孝圣元公王祥后裔,家学颇深,颇得孝道真传。她小小年纪就支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亲爹亲娘年老多病,经常住院,她总是床前日夜侍奉,喂饭喂药,按摩捶背,帮老人洗衣洗澡,不怕累;给父母双亲端屎端尿,不嫌脏;给老人敬茶喂饭,总是自己先尝尝,茶饭做到不烫不凉。1977年2月的一天,她去水井挑水,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贫血,她突然头晕目眩,一头扎进了水井里,幸亏乡亲及时发现,才救回她一条命。为此,她一生怀揣感恩,决心奋斗奉献终身。她扛起全家人生活重担,庄稼活儿样样能干,播种、耕耘、打药、浇地、施肥、收割,件件亲力亲为,是远近有名的“女汉子”和“孝女子”。
1990年1月,出嫁到朱门,她带来了优良的王氏家风,又弘扬了优秀的朱氏门风。孝老爱亲是她信奉的做人坐标。逢年过节,她都会准备两份礼品,和爱人带上孩子一起去看望双方父母,她们结婚33年,年年春节都是在丈夫家过的。王春芳很感恩生长在一个既严格又有爱的家庭。也正是家长的严格要求,父母的慈爱造就了她们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双方老人因病卧床或住院,她都会侍奉床前,给老人翻身、擦洗、端吃端喝,伺候得周周到到,来看望的亲戚朋友,皆为其孝德孝行点赞。爹妈和公婆都是父母,王春芳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她从结婚开始,就将爱人的父母打内心感激地喊叫爹妈。这些年来,王春芳和爱人每年都陪着双方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她说,不为别的,只为让老人健康,只有老人健康了,才是儿女最大的福气!公爹公婆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她总是想方设法给两位老人改善伙食,营养配餐,做出符合二老口味的香甜饭菜,每年给二老做三套新衣裳,让二老住进向南朝阳的最好房屋里,夏天给老人扇扇子,送去清凉,冬天亲自给二老暖床,还时常给二老拉家常、说笑话,千方百计逗老人开心。她还自学了营养配餐和基础护理技术,学会了扎针、配药。二老有病,她就拉起架子车让老人坐上,四处寻医问药。有几次,老人夜里犯病,情急之下,她就背起公爹公婆去看病。家里生活拮据,可她精打细算,是勤俭持家的“行家里手”,总能省出陪公爹公婆一起出游的钱。每年一次,她陪二老外出旅游,背起老人爬山,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让公爹公婆高兴开心,尽兴舒心。1995年5月,公爹患病住院需要换肾,在丈夫不适合的情况下,王春芳二话不说,毫不犹豫,毅然给公爹捐出了一只肾。她先后送走了双方八位老人,床前照料数月或伺候数年,给老人整理遗容,料理后事,细心体贴,细致周到,无微不至,任劳任怨,她自己倒没有半句怨言。
她有一手漂亮的针线活儿,做出的饭菜又非常爽心可口,父老乡亲有红白事,总好来找她,家里不管有多忙,她没有爽约过人家一次,她总是好帮忙,忙前忙后,是个一辈子闲不住的人,被大家称为“热心肠大嫂”。谁来家里借钱,她从来没有拒绝过,也不让人家打借条,更没有上人家的门催要过一次。时间一长,就忘了,她也就不要了。她总是说:“借钱不还,说明人家比咱家更艰困呢,咱怎么能再催要?去要不是往伤口上撒盐吗?”她天生就是这样简单纯洁、真诚善良!她还参加村里组织的“甜嫂美”志愿服务队,在乡村建设、保护环境、厕所革命、“六乱”“六清”、纠纷化解、安全宣教、便民服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移风易俗、敬老助老、关爱老小、幸福家园、卫生保健、养老服务、文体活动等各项工作中,勇争一流、力拔头筹,成为让领导放心、群众乐心的好甜嫂,也是让老人舒心、儿女开心的孝老爱亲好榜样。
王春芳里里外外“一把手”,农活儿家务事全靠她一人操持打理,农闲她还要去私企打工挣钱贴补家用,吃饭不应时,饥一顿饱一顿的,多少次累至虚脱,为不良身体积攒下“祸根”。为双方老人为丈夫为孩子为他人,不辞辛苦,昼夜忙碌,她有高血压,心里只有别人,唯独没有她自己,最终累瘫。一次车下救了小孩的命,她的腿为此受伤做过手术,中风瘫痪更使伤情雪上加霜,至今生活难以自理,有十分严重的脑出血后遗症,爱人日夜专职陪伴护理。2016年5月,王春芳被授予“当代中国最美孝女孝媳贤妻良母”、“河南省孝贤之星”等荣誉称号。
#p#分页标题#e#
孝贤瘫娘王春芳,把祖父祖母讲给她的王祥“卧冰求鲤”孝感后母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讲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听,让她们一生铭记中华十大义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从小就扣好她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她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播种下孝贤的种子,为一双女儿打开了一扇忠孝仁爱的窗。自从2012年9月脑出血瘫痪之后,王春芳无法用行动尽孝了,她就当起了“孝道顾问”和“孝贤指导师”的角色,用孝德孝心、孝言孝语悉心指导一双女儿行孝尽孝、孝老爱亲。让她高兴与欣慰的是,两个女儿已经得到了她的身教言传和“孝贤真传”。她俩看在眼里,记到心上,妈妈的孝言孝行春风化雨地影响到一双女儿。看到她的辛苦,老人在世的时候,一双女儿也经常利用星期天时间回家给双方老人洗洗头、剪剪指甲,搀扶着老人到处转转,每次看到她们姐妹两个,老人家都是乐得合不拢嘴。她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乡亲,特别关注“全国新闻联播”,哪里发生了地震泥石流,哪里受了灾,哪儿遭了难,她都格外关注,写在手心儿里,记到心坎儿上,并带动全家人捐款献爱心,这一良好的家德家风,也感染着一双女儿,她俩积极主动自觉地为青春梦而学习,为中国梦而读书,拥有一副坚强的体魄和一颗不屈的灵魂,奋斗创立新我,奉献追求无我,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出彩当好人,她们都成了知名慈善公益达人。两个女儿没有辜负瘫娘的期望,长女成长为优秀党员教师,次女成长为优秀党员医师,她们牢记践行孝圣王祥《训子孙遗令》和圣哲朱熹《朱子家训》,较好地传承延续了琅邪王氏遗风和圣哲朱子遗风,事瘫娘极孝,求学路上带着病爹瘫娘,养家上学,打工救亲,用行动书写下感天动地的孝贤传奇故事。王春芳一家五代孝心接力,用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深刻含义,孝老爱亲正能量播撒华夏大地。
有一首《夸夸贤母好孝媳》的诗,点赞的就是王春芳——
伊洛河水起涟漪,夸夸贤母好孝媳。
忠孝传家出孝女,王氏家风美乡里。
十岁年纪挑大梁,务农打工度风雨。
披星戴月十四载,为爹为娘苦身体。
二十四岁进朱门,三十三年孝贤心。
公公婆婆她侍奉,日里夜里忙不停。
一周饭菜不重样,一年三套新衣裳。
二老住房要朝阳,老人出门她搀上。
二老睡觉她守床,不让蚊蝇近身旁。
寒冬入睡怕冰凉,她为老人来暖床。
时常又把笑话讲,只为二老多健康。
血压必须自己量,打针先扎己身上。
老人重病她心痛,日夜翻身睡不宁。
四处问药累坏己,拖着病体来寻医。
喂饭常常嘴对嘴,卡痰又是口对口。
翻身洗澡寻常事,二老便秘用手抠。
一身扛起里外事,身体严重被透支。
务农打工家务活,她的付出实在多。
长期劳作惹灾祸,日夜忙碌超负荷。
二0一二九月底,积劳成疾累瘫己。
病榻醒来吃力问,公爹吃饭多不多。
配合医生勤锻炼,梦想续写孝爱篇。
常说我们还年轻,吃喝先敬老公公。
现今成为指导师,教育女儿讲孝敬。
虽说春芳读书少,领着子女走孝道。
朱子家训常念叨,弟子规里找法宝。
孟母岳母她仿效,立下家规德忠孝。
汶川地震她捐款,女儿捐上压岁钱。
公益慈善她跑前,大家事情她爱管。
古道热肠闲不住,跑前跑后忙不完。
爱送女儿小人书,女儿看书她幸福。
言传身教好家风,一双女儿读孝经。
家长子女皆优秀,模范夫妻登高楼。
长女萌萌得真传,孝老爱亲三十年。
中国好人留美名,全国孝贤树典型。
小女帝儿紧跟上,接过孝爱接力棒。
端给爷爷洗脚水,一日三餐喂瘫娘。
贤母孝媳好瘫娘,五十七年好榜样。
时代需要美孝像,孝贤榜上写春芳。
河洛之水向海洋,孝老故事被传扬。
孝贤残疾好乡媳,她的故事传千里。
一代一代永记忆,感天动地好事迹。
杜甫故里传佳话,香玉家乡好母女。
贤母孝女来推举,孝贤之星请考虑。
孝贤残疾好瘫娘,动人故事实在长。
最美孝花朱萌萌,孝亲敬老好人榜。
传播中原好声音,树立河南新形象。
一场孝爱接力赛,结局必然更精彩。
这家生活很无奈,急需大爱来关怀。
孝贤母女大家帮,助力好人奔小康。
平原故事说不尽,感动我们地球村。
孝贤精神代代传,众人划桨开大船。
中岳嵩山选孝贤,春芳萌萌来竞选。
祈盼能有好结果,孝贤新事永续说。
一个5岁女娃,身不及灶台高,就踩在小板凳上帮妈妈做饭、刷碗、洗衣服、做家务,农忙季节还要和妈妈一块儿下地干农活;一个10岁女孩,在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姥爷、姥姥六位大人都身患重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妹妹年纪幼小的情况下,用瘦弱身体独立支撑起一个八口之家,这一当“家长”就是21年;一个13岁女儿,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深一脚浅一脚踩着乡下泥泞不堪的“水泥路”,背着突发急病的姥爷看医生;一个20岁女生,“求学路上带着俺爹俺娘”,大学附近出租屋里昼夜忙碌着侍奉病父瘫母。以上精彩泪奔孝爱故事片段讲的是同一个“孝心姑娘”,她就是“最美中国孝花”朱萌萌。朱萌萌,女,汉族,31岁,中共党员,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芝田镇北石村五组居民。
“爷爷年迈体衰,爸爸重病缠身,妈妈瘫痪残疾,将来我要出嫁,他们是我必带的嫁妆!”这是朱萌萌最大胆最温暖的承诺。
2012年9月,朱萌萌的母亲突发脑出血,她不离不弃侍奉瘫母6年整;2013年起,她带上病父、背起瘫母上大学。5岁起,她就开始帮母亲做家务、干农活。10岁起,她拼命务农打工挣钱甚至四处举债养活了三代八口人,为祖辈、父辈两代六位重病亲人买药治病,且不分昼夜精心侍奉他们,清洗衣裳,拆洗被褥,喂饭喂药,洗手洗脚,擦脸擦身,揉肩捶背,推拿按摩,康复锻炼,百烦不厌。家里边大人被病缠,十岁女撑起一片天;暴雨夜老人突发病,背负着姥爷踏泥泞;老人接连得绝症,临终关怀送孝敬;自己节俭到极点,总为家人巧打扮;家有巨债打工还,信义做人成典范;秽物喷脸全不嫌,先为祖母净衣衫;临终关爱送温暖,精细侍奉润心田;用口为卡痰老人吸痰,挽救老人生命;下手为便秘老人抠便,解除老人病痛;久病床前有孝女,侍母孝行撼天地;求学路带上病父和瘫母,十六年孝亲敬老不停步;快乐公益,助人悦己。朱萌萌的一幕幕孝爱情节挑起大家泪花戳中众人泪点让人热泪盈眶泪流满面叫人唏嘘不已泪奔不止!萌萌侍奉姥姥6年(姥姥病重期间她不离病榻用心陪护56天),侍奉祖母7年(祖母病重期间她不离病榻用心陪护43天),侍奉姥爷8年(姥爷病重期间她不离病榻用心陪护49天),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三位老人长期卧床均未得过褥疮;姥姥、祖母、姥爷身患绝症期间,她日夜侍奉于病榻前,一刻不离左右,先后陪护姥姥、祖母、姥爷数十天,给三位老人送终,极尽孝道,临终及身后关怀无微不至,给他们擦洗身体、梳理头发、美化遗容、穿好寿衣,直至为他们办理好遗留下的所有身后事;她精心照顾年老体弱多病的祖父和年纪幼小的妹妹,细心照料身患严重肾病和鼻炎的父亲、患有严重高血压病和妇科病的母亲,至今已有21个年头;她学习之余日夜辛苦打工挣钱,为上学的妹妹和自己积攒学杂费与生活费已达21个春秋;21年打工生涯,她拣过破烂,为房地产、超市、空调专卖店等近百个商家散发过广告,到快餐店、餐馆端过盘子刷过碗卖过盒饭,全天家教、半日家教和夜间家教都做过,去复印店打过字。她自己总是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一年里舍不得吃上一回肉,舍不得买上一件新衣裳,而是穿亲戚朋友和好心人送给的衣服,用辛苦和劳累努力偿还因给家人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的外债。
“求学路上带着爹娘”。大学附近简陋的出租屋里,她和父母三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她一边刻苦求知,一边辛苦打工,一边侍奉双亲。每天课余,她都要在出租屋照料她的父母,帮瘫母刷牙梳头、洗手洗脸、擦身洗脚、喂药喂饭、做康复治疗,成了妈妈的“手”、“脚”和“拐杖”;帮病父洗衣、做饭、喂药、剪指甲、洗脚。每天早上,她天不亮就起床做饭,给父母喂过饭、喂过药、家务活儿都做完,她才急匆匆去学校学习。中午,又急忙赶回出租屋,给父母做午饭,吃完饭,她忙着洗父母换下的衣服,打扫卫生,给父母洗头、擦身。喂父母吃过晚饭后,给瘫母活动活动胳膊、按摩按摩腿脚、做做康复理疗,陪伴父母聊聊天、唠唠嗑、拉拉家常。每逢双休日,她还想尽一切办法给父母改善生活。她还根据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了“亲情诗记”3000多篇以及《瘫娘好》、《求学路上带着爹娘》、《好人颂》等新诗,以此表达孝心与心声,每逢母亲郁闷烦躁的时候,她都要饱含深情地念给母亲听,正应了那句话,心有灵犀一点通、女儿心情娘最懂,母亲听着、听着,就慢慢安静了下来,甚至听得有点儿入神,脸上也绽开了舒心的笑容。
#p#分页标题#e#
作为阳光志愿者、微笑公益倡导人,她10岁起就牢记“好事无大小、做好真是中”的做人做事准则,始终秉承“快乐公益、助人悦己”的慈善理念,热心待人、乐于助人,帮助别人、开心自己,奉献他人、提升自己,长期积极参加各类义工活动义务劳动、各项志愿者行动及无偿献血、义务家教、为地震灾区捐款、慈善一小时、照看孤残儿童、照料空巢老人等各种爱心公益活动,21年累计达2600多次。平日里,她随时随地为同学或遇到难处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图任何回报。2014年以来,她相继参加了新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者服务活动、新乡市卫滨区敬老院和天泰养老院的志愿服务活动等10多个社会公益活动;她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爱心协会,为心灵空虚的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为孤独寂寞的孤寡老人送去爱心和欢笑。大一至大四的寒暑假,她都在积极从事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工作。
作为中原青春孝星、中国优秀大学生代表,朱萌萌成了义务家教与无偿献血的“熟脸”,成了福利院和敬老院的“常客”,她往往从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做起,永续热心社会公益,真挚热诚孝亲敬老,小家行孝、大家撒爱,一颗孝心、一腔爱心从身边小家出发,扩展到大家、校园乃至医院,延展到社会、集体甚至国家,带动身边的人一同做好事、行善事,用爱心行动传递青春阳光正能量,给他人传递爱心、温暖和亲情,把太阳、月亮和星星种进弱势群体的心里,不仅是全家人而且是福利院里的儿童与敬老院里的老人的贴身小皮袄和贴心小棉袄。近年来,身为中国好人、河南好人,她争当孝心大使、文明使者,奔赴全省各地“现身说法”,念“孝经”、谈“孝声”、剖“孝心”、讲“孝道”,倾情讲述孝心故事,全面展现感恩情怀,积极传播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明,努力让孝心孝顺孝敬孝行的文明道德新风吹遍中原大地中华大地,竭尽全力、全力以赴为文明河南文明中国建设多做贡献,义务举办孝爱公益宣讲累计达数百场。
2014年10月,朱萌萌入选了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慈善中国》杂志社共同编辑出版的《慈善中国百名爱心人物、爱心单位》系列丛书,其先进事迹还被收录《中华风采人物》期刊、《善行天下》杂志、《福利中国》会刊、《中华儿女》海外版;2014年12月,她入选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2014‘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2015年4月1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求学路上带着俺爹俺娘”的“最美中国孝花”朱萌萌榜上有名,喜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是全国20名荣获这一奖项的大学生,也是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大学生。4月25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青年联合会、大河网三家单位共同授予朱萌萌河南省第二届成功女性”翡翠奖“最高奖——2014年”河南省十大年度女性人物”大奖。4月29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河南省委联合作出表彰决定:授予朱萌萌2014年度“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5月10日母亲节,全国亿万网民投票海选“孝子”,“13载求学路昼夜侍奉呵护重病父母”的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科技学院女大学生朱萌萌的孝爱典型事迹感人至深、温暖心灵、震撼灵魂,经过全国网友多轮投票,朱萌萌成功上榜,最终当选“中国十大孝子”。
身为最美“中原孝心花”,朱萌萌充分发挥中国大学生文明道德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向社会和群众传达满满“青春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整21年,朱萌萌在“孝老爱亲”、“养家上学”和“助人为乐”上都是蛮拼的,亿万群众为她点赞!她的爱心付出忘我奉献、替别人圆梦的高尚情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担当,赢得了中原父老的广泛敬重,更激起了亿万国人的强烈共鸣,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朱萌萌”页面网民访问量已经突破200万人次。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大学生网、中华复兴网、大河网、河南文明网、河南教育网、时代通讯社、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教育时报》等媒体全面深度宣传报道了朱萌萌孝老爱亲、养家上学、助人悦己、自强不息的动人事迹,并在河南卫视、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都市广播等多家电视广播栏目专访播出,朱萌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典型事迹在社会上和群众中引起了巨大而又强烈的反响,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大学生表示要向她学习,接好朱萌萌孝爱接力棒,弘扬朱萌萌孝爱精神,高举朱萌萌孝爱明灯,播撒朱萌萌孝爱亮光。21年来,照料老人小妹,她夜以继日;侍奉病爹瘫娘,她废寝忘食。萌萌太苦了、太累了,因为长期超负荷劳作,加之她非常艰苦朴素、异常节衣缩食、超常省吃俭用,常常是一天只吃一顿饭,她的身子看上去瘦弱单薄,整个人都要比同龄人矮上半头、瘦上一圈儿,人称“袖珍女”、“瘦身女”、“孝心女”,由于劳累过度、太过用心,她曾一次次累病晕倒。朱萌萌“孝亲敬老、养家上学、助人为乐、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已经走进中小学校思想品德课堂、走进中国高校传统道德讲堂、走进学校考生试卷、走进社会公众视野,成为“崇尚孝德、感恩父母”的优秀经典案例。
朱萌萌,小女生,大孝敬,31岁,21年,7000多个日日夜夜,从亲友到他人,从学校到病房,从家庭到社会,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家到大家,她把孝老爱亲、养家上学和助人为乐的种子从巩义老家从牧野新乡播撒到中原热土中国沃土,善始善终,尽善尽美,以一颗敬畏感恩之心、一腔炽热火红之爱,用真善真情真诚去演绎“最美”,用青春的生命之光去续写爱老、尊老、敬老、孝老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动人传奇和感人故事,为“河南好人”之大海注入了自己最纯净的一滴活水,为“中国好人”之太阳传递了自己最靓丽的一抹暖色。
朱萌萌“十岁女娃稚嫩双肩扛起祖孙三代八口贫困家,中原孝花廿一寒暑艰难圆满养家上学中国梦”的“最心灵”泪奔亲情故事感动家园,感动校园,感动中原,感动中国,她荣登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明办共同表彰的“河南好人榜”(2014年度)上榜人物,入选“河南好人库”,成为“全省孝老爱亲好人”,她又荣登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同表彰的“中国好人榜”(2015年元月)上榜人物,入选“中国好人库”,成为“全国孝老爱亲好人”,成了“家园孝心”、“校园爱心”、“中原良心”、“中国好心”,成为全国全省孝心典型。朱萌萌曾获得“中国好人”、“中国十大孝子”、“全国十佳孝贤”、“慈善中国百名爱心人物”、“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河南好人”、“中原十大孝子”、“河南省十大年度女性人物”、“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河南省优秀大学生”、“河南省文明学生”、“第十届感动中原年度人物提名奖”、首届“最美新乡人”、“新乡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巩义市道德模范”、“巩义十大孝子”、“入党积极分子”、“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50多项殊荣。
31年11315天,萌萌经历了一系列磨难考验,但这么多不幸都没有击垮她。在萌萌悉心照顾下,父母病情有所改善,妹妹品学兼优、茁壮成长,因长期给父母长辈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巨债正由萌萌长期打工偿还,至今已全部还完。不仅如此,萌萌还长期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她向灾区捐款献爱心、无偿献血、义务支教助学、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参加全省高校孝爱公益宣讲、举办仁爱孝道讲座、去火车站汽车站义务服务乘客、骑电动车义务帮助乡村老人出行、打工挣钱主动帮扶困难老人和孩子、自觉捡拾垃圾保护环境、积极参与文明城市系列创建活动,21年累计2600多次。萌萌还走遍全省各大高校、走向全国各地,走进上海东方都市广播、团中央“身影”榜样在线访谈,甘当孝心大使,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杰出传承人”。朱萌萌相继荣登中国好人榜、河南好人榜、善行义举榜,先后荣获孔子奖章、当代中国最美孝女、中华孝女、中国好人、河南好人、巩义好人、中国十大孝子、中原十大孝子、巩义十大孝子、全国十佳孝贤、感动中原十大人物、时代楷模第十二届爱心中国十大公益道德模范、新乡市道德模范、首届最美新乡人、首届巩义市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大学生、全国优秀志愿者等50多项荣誉称号。2017年,在最美中国符号人物评选中,她的总票数稳居全国第一。
“泰山巍巍,汶水汤汤。泱泱华夏,家国安康。济世为民,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百姓其昌。延年益寿,富贵同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归仁,和谐万邦!”《泰山宣言》,铭记心房。她叫朱萌帝,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人,她27年痴梦不醒——梦想成为白求恩那样的中国好医生、屠呦呦那样的医学家,白衣天使,救死扶伤,解除父母和天下所有患者的病痛,护佑人类健康。她是朱子后裔,信奉孔孟之道和儒家学说;她是博士医师,深研岐黄之术与中医中药;她是中共党员,医者仁心,“中医中药中国行,实现中医复兴中国梦努力在我”,以传承弘扬中华中医药文化为己任,聚力中医药研究阐发、推广普及,助力慈善公益事业,致力大健康、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担当起中国中医复兴的神圣使命,为全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用儒家智慧、中医药文化造福人类的中国梦世界梦,努力成为大国良医,登顶中华医药之“泰山”,感受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感受古老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受“天下归仁”的医者情怀和“仁者爱人”的使命担当,在互学互鉴中实现共同进步,为人类健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美好未来贡献儒家智慧和中国力量。孔子是儒家文化的缔造者,两千五百多年来,孔子深邃的思想牢牢铭刻在我们华夏民族的意识里,数千年生生不息,已然化为中华文明的血脉基因。健康是所有一切的基础,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有了健康才有一切。她顺应时代要求,践行孔子“仁爱”思想,在健康中国建设中,高扬起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光辉旗帜,为百姓谋福祉。站在新的起点,聚焦当下,面向未来,新时代大担当,带着希望与梦想,带着执着与追求,开启中医中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巍巍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医学者和大国良医的精神源泉,代表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对美好生活“和谐”“平安”的期盼与向往。泰山作证、黄河作证,朱子后裔、党员医师,引领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有特色、有优势、有潜能、有实功。泱泱中华源远流长,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卓越辉煌,健康产业宝藏丰富博大精深,传承弘扬前辈大师留下的珍贵健康养生财富,是新时代医师的庄严职责和神圣使命。朱萌帝以屠呦呦、钟南山为榜样,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推动中医健康事业发展,情系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一生践行、传播孔子思想精神,以仁爱之心,心系健康,肩负起大医天下使命,当好老百姓健康的捍卫者、做好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她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从小就爱党爱国、立志成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感恩利人。萌帝积极帮助老师做好班级上的各种事情,主动为同学分忧解难,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后进生补习功课,为困难同学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下雨天帮同学带雨具、打饭。一有空,她就往敬老院和福利院跑,帮助那里的老人和孤儿。在家乡更是如此,懂得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活雷锋”。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学习兴家、读书富家、文明塑家、和美暖家、公益爱家、道德旺家、科学教子、大爱育女, “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出彩做好人”,这是朱门家风对全家人的要求。一家人传承中国文化和中华美德,落实《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四礼手册》,“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刚柔相济,和谐中道,生成转化,包容涵摄,雍容大度,凝魂聚气,凝心聚力,家风从最初的“德、忠、孝”三字经演化成现在的“德”、“忠”、“孝”、“义”、“勤”、“恕”、“仁”、“爱”、“和”九字经,24字朱门家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孝两全、心疼父母、真才实学、爱党爱国”,就像一面明镜,时刻规范着全家人的言行。
萌帝从小就很懂事,从来不和别的孩子比吃穿,而是比学习、比上进、比做好人、比做好事,由于父母得了重病,萌帝不得不在幼小年纪就承担起很多家庭重担。萌帝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党的正能量的强大感召下,她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优秀的中共党员。她长期参加各类义工活动及无偿献血、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成为校园知名公益达人。2012年9月,妈妈中风瘫痪,萌帝喂药喂饭、搓背洗澡、端屎端尿、日夜护理,用行动书写下一段孝老爱亲的动人传奇。长期以来,萌帝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传递善良与爱心,无偿献血、义务支教助学、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参加全省高校孝爱公益宣讲、举办仁爱孝道讲座、去火车站汽车站义务服务乘客、骑电动车义务帮助乡村老人出行、打工挣钱主动帮扶困难老人和孩子、自觉捡拾垃圾保护环境、积极参与文明城市系列创建活动等,17年累计1000多次。她通过全省高校巡回演讲,把忠孝的种子撒遍大中原;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让仁爱的星火燎原全中国。身为白衣战士,她参加湖北武汉保卫战和疫情防控,并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发出光和热:在最近几年新冠疫情中,她经常加班加点争先恐后忘我付出和奉献,多少次舍小家为大家,在抗疫斗争中努力与新冠肺炎作战,成为同事和患者口中亲切的“大白姐姐”。
萌帝从小就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助人为乐、关爱同学、帮助老人,学医10年来,只要有慈善公益活动和医疗科普行动,再忙再累也要参加,她义务为众多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医疗救助、心理咨询、保健养生服务等,她还在国内外知名医学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产生了较大影响。春风化雨培“五育”,润物无声立德心。她曾任大研会主席,带领研会成员取得“优秀研究生会”、“优秀研究生会主席团”称号,获得知行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研究生德育助理等多项荣誉。制度文化建设:有制度,有温度,助成长。作为日常德育助理,她将“德育”工作渗透在日常事务中,在解决每件小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观念的转变、思想上的成长,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院系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在院系和同学们之间筑起了沟通的桥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她协助院系老师制定了每日打卡定位制度、核酸检测登记制度、三院区常规查寝制度,守护在校生安全,做到了疫情期间零感染。在严格落实每项制度执行的同时,她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展开 “个体化管理”,让有困难的同学感受到关怀。制度和温度并行,陪伴每位同学成长。精神文化建设:打造“五育味道”的社区文化。作为“五育萌主”,她协助老师修订并完成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办法,并录制视频对其进行详细讲解。在综合素质测评管理方法的指导和激励下,院系师生以“同济颜”研究生团队为核心,在学生社区内开展了多项五育活动,取得累累硕果。德育:朋辈引领-党团班共建。她创新性提出党团班共建的活动开展模式,联合各年级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举办“及人之老”一对一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孝昌县巴石村下乡义诊等活动,两项活动获得了《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多家媒体的肯定和报道。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逐步引导院系同学意识到 “守护健康,服务社会”是医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智育:助推思维碰撞,引领学术创新。她联合院系研究生会举办了“十佳论文”座谈分享会、同济颜学术蓝-“颜咖开聊了”科研分享讲座,邀请院系优秀的师兄师姐为在院学生分享科研思路和经验,干货满满,获得全院学生积极响应。体育:塑造强健体魄,展现青春力量。为了提高院系学生的身体素质,她和后勤部门多次沟通后,科研园区逐步完善了操场、球类运动场所的设施。同学们在科研学习之余,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同济医学院研究生羽毛球联赛获得冠军,第五届“知心导师杯”羽毛球联赛获得冠军。美育:把握美育内涵,塑造美好心灵。她积极搭建活动平台,鼓励院系同学“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同学们参加研究生党史歌唱大赛获得特等奖,用歌声高唱《我爱你,中国》;参加“舞与伦比”大赛,两支参赛队伍荣获一等奖及优胜奖。劳育:重视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她策划并举办了同济颜文艺紫-“与你相寓,一见钟寝”寝室文化节活动,引导同学们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弘扬劳动精神,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权益心理建设:勤做调研,多干实事,守护心灵。开展调研座谈,完善基础设施。她将“研代会”和日常调研会作为权益问题的收集窗口,帮助同学解决社区生活中遇到的选房、住宿变更、食堂、寝室报修等问题1000多件,回复信息总量达3000余条。她按时召开院系现场调研和座谈会,切实解决大家科研生活中的问题。实验医学研究中心24小时开放、实验动物中心面积大幅增加、宿舍环境和设施不断改善以及增设的咖啡厅、阅览室、室内球场、小雨共享电车……“为同学做实事”是她的工作信条。构建解压平台,优化心理素质。她积极组织院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邀请专业的教授进行答疑解惑。她策划并举办了第一届同济颜心理绿—“将烦恼甩在风中”定向越野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在学生社区内搭建解压平台,促进院系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立德树人,青春担当。她表示,德育助理作为大学研究生骨干培训的重要环节,为其提供了锻炼平台。作为一名日常德育助理,“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是初心,成为一名有信念、有追求、有温度、有力量的德育助理是信念。带着初心和信念,她将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学校的育人工作做出贡献。她打算筹建国医养生馆,弘扬推广中医文化,宣传普及“整体养生”观和“治未病”的智慧理念,增强农村居民疾病预防意识,改变病后拖延问题,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靶向助力健康扶贫、文化脱贫,让更多民众领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她虚怀若谷,虚心求教,立志寻遍天下名医,就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就像唐僧取经那样取回“真经”,报效祖国,报答人民,造福人类,护佑众生。
朱萌帝,一颗新时代新征程的医学新星,正冉冉升起在中国中医药的璀璨星空,为健康中国、为人类健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她拼搏着、奋斗着、研究着、奉献着,不知疲倦,日夜苦战,青春的血汗洒向中华大地!
老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他教育孩子,从小就要爱党爱国、立志成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他告诉一双女儿,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一定要倍加珍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感恩利人。2013年,学校有位同学不幸患上了癌症,得知消息后,老朱长女把口袋里仅剩的1000元钱全部送给了同学,她自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生活一直很简朴。萌萌积极帮助老师做好班级上的各种事情,主动为同学分忧解难,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后进生补习功课,为困难同学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下雨天帮同学带雨具、打饭。一有空,她就往敬老院和福利院跑,帮助那里的老人和孤儿。在家乡更是如此,懂得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活雷锋”。老朱坚持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学习兴家、读书富家、文明塑家、和美暖家、公益爱家、道德旺家、科学教子、大爱育女,“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出彩做好人”,这是老朱对全家人的要求。在老朱的带动、教育和影响下,一家人传承中国文化和中华美德,落实《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家风从最初的“德、忠、孝”三字经演化成现在的“德”、“忠”、“孝”、“义”、“勤”、“恕”、“仁”、“爱”、“和”九字经,24字朱门家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孝两全、心疼父母、真才实学、爱党爱国”,就像一面明镜,时刻规范着全家人的言行。
朱学军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他们教子有方、育女有法:亲自养育,亲子陪伴;父母双方,共同参与;相机而教,寓教于常;身教言传,潜移默化;严慈相济,管爱并重;尊重差异,科学引导;平等交流,理解鼓励;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两个女儿在老朱的带领下,从小就很懂事,从来不和别的孩子比吃穿,而是比学习、比上进、比做好人、比做好事,由于父母得了重病,孩子们不得不在幼小年纪就承担起很多家庭重担,长女萌萌从10岁起,整整21年用瘦弱身体和柔嫩肩膀撑起一个家;打工挣钱支付妹妹和自己读书学杂费生活费,偿还因给家人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巨额外债。由于老朱长期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双女儿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党的正能量的强大感召下,两个女儿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优秀的中共党员。长女长期参加各类义工活动及无偿献血、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成为校园知名公益达人。2012年9月,妈妈中风瘫痪,萌萌带着病爹瘫娘上大学,养家上学、打工救亲、偿还巨债,用行动书写下一段孝老爱亲的动人传奇。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长女捐款500元,向地震灾区献上了全家人的一份爱心。在一家人齐心协力的奋斗下,两个女儿分别被培养成人民教师和白衣战士,并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发出光和热:长女朱萌萌作为人民教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培养出一个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次女朱萌帝在最近几年新冠疫情中,更是加班加点争先恐后付出和奉献,多少次舍小家为大家,在抗疫斗争中努力与新冠肺炎作战,成为同事和患者口中亲切的“大白姐姐”。次女从小就扣好了人生第一颗扣子,助人为乐、关爱同学、帮助老人,学医10年来,只要有慈善公益活动和医疗科普行动,再忙再累也要参加,她义务为上万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医疗救助、心理咨询、保健养生服务等,在充满爱心、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敬业奉献、虔诚勤勉,孝老爱亲、侍奉瘫娘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2023年10月,朱学军、王春芳、朱萌萌、朱萌帝一家四人被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评选为“河南省孝贤之星”。
老朱带领妻女长期以来坚持学习实践,该家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家庭文明建设总要求,推动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老朱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章、领袖导师名言、习近平金句武装全家人的头脑。作为党员之家,每逢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老朱就组织全家人开展学习强国“亮赛比”活动,开展“爱党爱国”知识竞赛活动,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读书比赛、《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宣传践行比赛、“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竞赛等;每天“全国新闻联播”是全家人的必学内容;自费购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一套四册)、“四史”(一套四册)等,组织全家人认真学习,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持续提升家教家学家庭家风建设,除了抓好学习,老朱还极其重视孩子们的品德教育,让孩子懂得感恩、敬天爱人,形成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妻子早年经历过车祸,后来又中风瘫痪,生活难以自理,老朱自己多年负重前行也是积劳成疾,一家人经济收入有限,生活窘迫,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坚持学习。老朱用党建领家,创建了家庭党支部,弘扬中华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爱党爱国爱民爱乡红色家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朱说服老伴,女儿出嫁零彩礼,带头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一家人团结友爱,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吃饭穿衣生活用钱,能省则省;学习读书成才用钱,能花则花。老朱坚持耕读传家,陆陆续续拿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自费购买书籍数千册,助力孩子成长成才,老朱家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效果可观:一双女儿,一个是优秀党员教师,一个是优秀党员医师。辐射影响邻里向善向上。为此,老朱获得了郑州市百佳学习标兵、巩义市十佳学习标兵、巩义市文明市民、巩义市千名优秀家长等殊荣。长期以来,朱学军一家人一直走在“热心公益、志愿服务”的慈善之路上,为“志愿者之家”添砖加瓦,用爱党爱国的模范言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先锋党员朱学军家庭,就像一面光洁明亮的镜子,映照出一种自强不息、刚健勇毅、厚德载物、为善最乐的宝贵精神;又像一缕和煦清新的春风,温暖启蒙了周边乡村许多个家庭。他们紧紧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契机,在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中大力宣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及其科学内涵,传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大家一起学习领悟习近平金句,持续跟进学习党的领袖最新讲话,跟上新时代新征程前进的节拍和步伐,积极参与慈善公益,助人为乐,发光散热,传递爱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争做先锋。老朱始终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长期以来,朱学军家庭,主动对标“最美”,积极践行“最美”,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推动家庭建设与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社会文明进步同频共振,持续不断传递向上向善向美正能量,推动“最美”家庭“最美”家教“最美”家风辐射蔓延,让“最美”道德在万千家庭落地生根,让文明新风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踏上新征程,朱学军家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坚定理想信念,正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意气风发创造美好未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华传统文化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中央宣传部日前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单杏花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
-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主题记者见面会,邀请四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围绕“做新时...